电影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生活以及未来的初衷)(1)

在刚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许多年的时光里,我最喜欢的电影都是周润发,狄龙,张国荣,李子雄,朱宝意,曾江,成奎安等主演的《英雄本色1》,里边有本片导演吴宇森以及电影鬼材徐克的客串,有罗大佑李寿全操刀的《明天会更好》,即使在今天听来,这首歌曲也不仅是一般般的情怀而已,我清晰的记得它的美好。还有张国荣的《当年情》,现在想来,这首歌的名字都很有感觉。中间的插曲,闽南语陈小云演唱的《免失志》,出现在枫林阁酒家枪战背景音乐里,使这个虚构的地方成了电影史上的一个座标,义志当头,甘为朋友两肋插刀九死无悔的情节。

电影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生活以及未来的初衷)(2)

《英雄本色》系列有三部,分别是《英雄本色1》,《英雄本色2》,《英雄本色3夕阳之歌》,前边两部故事有连续性,第三部独立成章。我是说我只是非常喜欢《英雄本色1》,后边的两部不甚喜欢。我自己觉得我看电影挺挑的,大部分的电影,我未看完结之前,心里就默默的念叨“垃圾”,“我x”,“什么玩意”。

电影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生活以及未来的初衷)(3)

电影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生活以及未来的初衷)(4)

我自己性格偏执,在看得电影量还不是很大的时候,就开始罗列表格,把自己看过的电影逐一写下,什么类型,哪个地区,导演是谁,主演是谁,这个过程加强了我自己对于好坏电影的判断,当然这只是我自己认为的好坏,或者这只是按我自己的标准确立的。后来我理解了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是两个不同的方面,这解释了为什么我觉得一些垃圾的电影会在很多媒体人的口中认为是不错的,不仅是欣赏品味的差别,商业利益会使人讲违心的话,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

我之前只是受够了那些有意或者无意,而现在我可以充分的理解他们了。“少年的你太过清高,而别人都要生活。”我之所以能理解他们,是因为这句话,并且之后我也能理解生活本身了。我对电影的早期认识大约就是这样,我热爱它,它只是我生活中一些记录时光的东西,对于我这样感受敏感的人来讲,它能带给我更多记忆和感怀。

关于我是否真的热爱电影这种文学题材,还是只是借助它来表达我是某种人这个意思,就是讲人设。也许早期电影真的能体现这种情怀,那时候一部电影能影响一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还记得笔记本电脑刚出现那会儿,我下载了一部《英雄儿女》存在笔记本电脑上,过年带回老家,有邻居来串门,我放了这个给他们看,一群半大老头老太太看得唏嘘满面,我能理解这是使他们想起了他们的青春时光。那时候的电影真得能使人发自内心的热爱的。

近十年以来,电影产业已经可以用“泛滥”来形容了,而我时间有限,我不能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无限而大量的“垃圾”电影中,这不是指我一个人,我是讲我们很多朋友都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无限而大量的“垃圾”电影之中去。现在的电影,能够做到完全的脱离了艺术性而存在,能够做到完全的不走心都可以拍出来。我知道我只是热爱电影之中那种附带旧日情怀的东西,如果电影中没有这个,反而使我心生厌恶。电影是记录时光的艺术,如果不能表达时光变换这一层面的意思,我一般都很难将它跟好电影划等号,这是我判断电影好坏的一条很重要的标准。

看得多了,近些年越来越厌恶,我心想我应该有一天能按我的心思去做一下改变,当然我这里讲这些也只是吹NB,即是现在电影行业,有理想的人很多,能够落实的也是很少,这跟我对人类社群的认识一致:修行的人很多,修成的人很少。也许真如我上面所说,即使我热爱电影并非完全出于真本心,它只是我内心坚持标榜的一种情节,它也是我在不知电影行业天高地厚时候的一种狂妄。这种心思一旦动了,还是使我内心渐渐在加强了的,某一天我想我似乎可以努力尝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仔细想想,我现在还尚未到不惑之年,如果我努力,后边应该还有二三十年时间去尽心完成一些事,那差不多还等于我从上初中到现在的时光,上初中时的我跟现在我的差距,大约也会等于现在的我跟二十年之后我的差距。这加强了我的信念,它使我相信我可以从早年的只是热爱再向前进,到可以去尝试实施。这是我现在想要做电影的一个原因,另外的原因是文化方面的,跟我的故乡有关,也许我今后可以试着做一下,不能够使它仅是它过去的样子。

“我这样尽心去努力,即使最后一事也没有做成,我想也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只是若是我想到而不去做,时过境迁之后,我会懊悔。”我把上边这段话写下来,我过去一直是这样想问题的。现在我能想到更多的想法是,时间允许,我能做到许多我想到的事情,成功的机率远大于失败的机率,所有事情的成败都取决于内心能否扛过时间悠长。

人活着所有困难的解决之道均来自于内心,内心若狂放,世间无困顿,内心若迷离,世间皆不顺。

电影文章原创公众号&头条号&豆瓣电影号&微博号:电影扯淡机,转载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