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拿琅琊榜来对比好吗?实话实说,他不配!

之前在网上有看到过不少网友拿琅琊榜和大明王朝对比,于是我很好奇,究竟什么质量的国产剧能和大明王朝这部剧相媲美?也有人拿琅琊榜和美剧冰与火之歌做对比,正好权游我也早刷完了(未删减版的),我觉得国产剧和美剧没什么可比的,东西方价值观念和文化差异比较大。所以从风评上来看,我一度觉得琅琊榜可能确实很好,而且评分也不低。

琅琊榜完爆大明王朝:为什么有人拿琅琊榜和大明王朝1566相比(1)

先说,两部剧我都看了,大明王朝我刷了三遍左右。在疫情封控期间,我被隔离在宿舍,顶不住同事的一再推荐,于是和几个同事在宿舍一起用电脑看了。直到我看了琅琊榜之后,才得出一个结论:

国产历史剧真的没什么好质量了,都到了瘸子里面挑将军的地步了!

大明王朝1566里的台词

结合剧情,其台词更能经得起反复品味。

琅琊榜质量不差,作为虚构类权谋小说改编,不错。但真的没法和大明王朝这部剧相比,从任何方面都没得比!构图设计、化妆摄影、音乐搭配、剧情逻辑、思想深度等等,仅仅从台词这方面,我觉得大明王朝已经是历史剧的巅峰了。不想对比,我只想回忆一下大明王朝里的经典台词高下立判:

大商人沈一石临死前的——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归邙山;狡兔死,良弓藏,我之后,君复伤,一曲广陵散,再奏待芸娘。

交代了一个狡猾世俗、传奇重情的商人心声。

钦天监官吏是周云逸临死前的——

琅琊榜完爆大明王朝:为什么有人拿琅琊榜和大明王朝1566相比(2)

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基本上是说出了本剧的主要内容。

嘉靖皇帝遇到贪官清官斗争时候的——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这是嘉靖在严嵩徐阶两党斗争的时候说出来的,基本也就是他的态度:都不要吵了,你们都是干事儿的人,都在自己的位置好好干!

浙直总督胡宗宪给高翰林说的——

琅琊榜完爆大明王朝:为什么有人拿琅琊榜和大明王朝1566相比(3)

剧中我最喜欢的角色

圣人的书是拿给别人看的,拿来办事是百无一用!

这句话肯定是要引起很多学究的反对,但是结合当时胡和高的处境,胡想要点明高翰林这颗棋子,胡宗宪说的,是直截了当又真实无愧。

还有胡宗宪给已经犯了滔天大罪又顶缸的无知知县马宁远——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他们拿你的命换银子,拿浙江那么多百姓的身家换钱,你还得死心塌地护着他们,还要说是为了朝廷,是为了国策。为了朝廷,什么国策,什么改稻为桑,赚了钱有几文能进到国库?

这句台词,不同的时期看有不同的感受,尤其最近来看,更觉得莫名无奈和难受……

还有严嵩面对受命试探自己的胡宗宪——

琅琊榜完爆大明王朝:为什么有人拿琅琊榜和大明王朝1566相比(4)

剧中最讨厌的角色

他们都说,说我严嵩就凭着写一手好青词,逢迎皇上,真这样,内阁首辅的位子,我能做二十年?两京一十三省,战乱灾荒,官场争斗,这哪一件事情,是能靠写青词平息下去的?

还有老严嵩对小阁老这个在电视剧中显得自作聪明的人——

大明朝只有一个人能呼风唤雨,那就是皇上,只有一个人能遮风挡雨,那就是我,不是你!

不得不说,严阁老也很委屈。但他即使再委屈,也不能抹了他是个贪官这个骂名。为大明朝遮风挡雨的可能是他,但为大明朝百姓遮风挡雨的,只能是海瑞。

琅琊榜完爆大明王朝:为什么有人拿琅琊榜和大明王朝1566相比(5)

两严父子也是搞笑

还有最后海瑞海刚峰大人差点气死嘉靖的那番话——

以汉文帝之贤,犹有废政之弊,当今皇上,不如汉文帝,远甚!

可是历史上甚至现在,总有些人觉得自己是英明神武,没有任何过错并且不可能有错。但其实,可能不如嘉靖帝远甚。嘉靖帝虽然爱面子,但用人大体还是对的,至少能容忍海瑞。

写在最后

雍正、康熙王朝我也都看了,不错,我个人觉得比琅琊榜要好,不是那么的“扯”。但无论哪一部,其高度,艺术、思想、设计、剧情、台词等等,任何一方面,都比不过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

所幸并且感谢,一个好编剧,一个好导演,一群演技精湛的演员,一帮制作这部剧的幕后工作人员,贡献了这么一部好剧,让我们国产历史电视剧也有让观众无比“感慨”(优秀、好的意思)的一面。

琅琊榜完爆大明王朝:为什么有人拿琅琊榜和大明王朝1566相比(6)

剧中最敬佩的角色

最后,推荐两本关于明朝的两本书,也是我看过感觉很好的——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从他的观点写了明朝的转折,可以从正面对明朝有一个感觉;另外就是家喻户晓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既是历史书也可以当成小说来看。当年明月真是一个明史专家,厉害得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