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根据法律规定,现在农村实行的是“一户一宅”政策,这项政策基本符合农村的生活需求一户通常指按公安局印发的户口本为依据,如果户口本上登记了4口人,那么这4口人就是一户,只能申请一处宅基地;一宅是指一处宅基地,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现在农村一户多宅怎么处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现在农村一户多宅怎么处理(并不是所有一户多宅)

现在农村一户多宅怎么处理

大家都知道,根据法律规定,现在农村实行的是“一户一宅”政策,这项政策基本符合农村的生活需求。一户通常指按公安局印发的户口本为依据,如果户口本上登记了4口人,那么这4口人就是一户,只能申请一处宅基地;一宅是指一处宅基地。

遇到拆迁,很多地方也是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进行拆迁补偿。

但是在现实中,仍然存在“一户多宅”的情况,部分征收方忽略实际情况,对一户多宅的情况一刀切认定为违建,使得被征收人蒙受损失。

拆迁方的这种做法是违法的,因为法律虽然规定“一户一宅”,但不是所有的“一户多宅”都是违建,应当分情况处理,一刀切的认定为违建,不符合法律的规定,也不符合农村实际生活情况。

合法的一户多宅有哪些?

对合法的一户多宅,多的宅基地是可以确权的。不过各地的政策不一样,各地区可能会存在差异。以下这些合法的一户多宅情况给大家参考:

①因分户而产生的一户多宅

比如一个家庭有多个子女,随着人口逐渐增多,原有住宅就不能满足他们的居住需求,就会重新选址进行建房。此时并没有进行分户,户口还是在一个户口本上,这样也就造成了一户多宅的情况。

针对这类一户多宅,可以进行分户处理,把多出来的宅基地确权。

还有就是达到分户条件,但是迟迟没有批下来的情况。现在建房子都是要先申请宅基地,只有审批过了才能建房子,那对于一些已经达到分户条件的农村居民,因为村集体的宅基地资源少等原因,在申请宅基地的时候迟迟批不下来的,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和村里的其他成员商量进行转让获取宅基地,这种情况下的一户多宅是合法的,不但不用被拆还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②因户口回迁造成的一户多宅

以前进城热是潮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行、农村户口的含金量凸显,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农村建房或者是定居。

有一部分人因为满足将户口迁回农村的条件,可以办理户口回迁,但是可能因为管理部门的疏忽而造成了一户多宅的情况。如果是因为这种情况造成的一户多宅,是合法的。

③因继承造成的一户多宅

农村土地属于该村集体组织所有,宅地基也是如此,农户对宅地基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但是对在该宅基地上的房屋享有所有权。子女不可以继承父母的宅基地,但是可以继承父母宅基地上的房屋。

比如家里的老房子原来是父辈在住,那父辈去世了,子女就有权继承老房子,而子女在继承老房子之前自己又是有房子的,所以在继承老房子后就造成了一户多宅,正中只要一户多宅宅基地的使用面积没有超标,就是合法的。

④宅基地总面积符合当地规定的一户多宅

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但是根据法理推定,总体面积房屋没有超标,形成的一户多宅符合这两个条件也合法。

首先,房屋的总面积加起来不超过法律的规定面积,其次房屋在建造的时候手续必须有,否则是违建。如果因为政策或者历史原因没有手续,应当根据政策和法律规定,采取补办手续。符合这两点规定,一户多宅就是合法的。

比如,部分地区因为地理条件受限或者是其他原因,初次建的农村自建房的面积狭小,久而久之无法满足一家人的居住需求,这时就会重新申请宅基地进行建房。各地区都有一定的建房面积标准,多次建造的房屋总面积并未超过当地政策标准,那么即使一户多宅也是合法的,也可以进行确权登记。

⑤本村村民相互之间的合法买卖

对农村房屋进行买卖,只要符合规定就合法有效。

一般情况下,农村的房屋只可以在本村村民之间进行合法买卖,民法典对这种情况下获得房屋所有权,完全认可。既然允许对宅基地上房屋进行买卖,那么必然会出现一户村民因为购买其他村民的房屋从而出现“一户多宅”的现象,而且其因交易取得的宅基地上房屋权利合法。

在此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农村宅基地不能随意进行买卖,有严格限制。如果把本村的房屋卖给外村的人或者是城市的人,买卖合同无效

因为农村宅基地上房屋具有福利属性,村民对于宅基地使用权享有的权利是有限的,如果村民将宅基地上房屋转让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之外的成员,相当于变相损害了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

万典律师提示

以上只是我们根据以往遇到的案例罗列的一些比较常见的情况,供大家参考,具体到各个地区,大家还是要关注你们当地的政策和规定。

但不变的原则是,一户多宅要分情况来看,既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不能一刀切认定违建。判断是否合法,还得从房屋取得方法的合法性和手段来判断。

合法的一户多宅可以确权,非法的一般不会被强制拆除,只有在建新未拆旧、强制占用宅基地特别是耕地建房以及骗取宅基地建房的情况下,才会强制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