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听到一个词语"一推六二五",不明就里,就去上网查询,不查不要紧,一查还查出了文化。

电视上,一位评书表演艺术家在说评书,精彩的故事情节顿时吸引了我。"二皇子把责任一推六二五,一身轻松,扬长而去……"艺术家声情并茂,讲得津津有味。而我却懵了:"'一推六二五'是什么意思?"于是,拿起手机,问度娘去了。

度娘很负责任,知识也很渊博,一分钟的时间,便告诉了我答案。

现在,人们常常用"一推六二五"来形容一个人把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的。那为什么不说"一推二三四"呢?为何偏偏钟情于"六二五"这三个数字呢?原来,这句俗语是有来源的。

三七四八六是什么意思(34一推六二五)(1)

互相推卸责任

一、与古秤有关

在电子秤诞生之前,人们称重普遍用的是实物秤。斤和两是实物秤的两个重要单位,一斤等于十两,一两等于1/10斤或0.1斤,斤和两之间采用的是十进制。

在很早的时候,我国采用的还是十六两秤 ,也就是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就等于1/16斤或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三两等于0.1875斤,四两等于0.25斤……

十两秤诞生后,"麻烦事"也随之而来。对于老百姓来说,新旧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过于复杂,因此给生活带来了不便。比如说旧秤的一两是0.0625斤,新秤的一两是0.1斤。如果采用新的计量方法,那么以前的一两其实是0.625两,二两是1.25两,三两是1.875两,四两是2.5两……

三七四八六是什么意思(34一推六二五)(2)

古代的秤

为了便于老百姓记住,有人就编了一个口诀:"一退六二五,二一二五,三一八七五,四二五……"

二、与珠算有关

我国古代没有电子计算器,一把算盘走遍天下。学过珠算的人都知道,珠算是有口诀的。而我们上面说的"一退六二五,二一二五,三一八七五,四二五……"同时也是珠算口诀。这个口诀同样用于新旧秤之间的单位换算。

"一退六二五"就是将原来一两所在的"1"的档位清空,然后后退一个档位,接着依次拨"625"三个数字。这样一来,算盘上显示的就是0.625,也就是将以前的一两换算成了现在的0.625两。

同样的道理,"二一二五"就是将二两所在的"2"的档位清空,但不后退,而是直接从左到右依次拨"125"三个数字。这样,算盘上显示的就是1.25,也就是将以前的二两换算成了现在的1.25两。

三七四八六是什么意思(34一推六二五)(3)

算盘

以此类推,"三一八七五"就是将"3"的档位清空,不退位,从左到右依次拨"1875"四个数字。"四二五"就是将"4"的档位清空,依次拨"2"和"5"两个数字。

这样一来,以前的"麻烦事"就不存在了,只要记住口诀,问题就游刃而解了。

话题回到"一推六二五"上。原来,"一推六二五"其实是来源于"一退六二五"。由于"退"是退位的意思,与"推诿"谐音,久而久之,人们便将珠算口诀"一退六二五"加以化用,变成了"一推六二五",用以表示推卸责任,互相推诿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