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地方、道路需要起名字,然而这么博大的的中国汉字不用,却总是选择时间、方位这样的字用在名称上,实在让人觉得既无文化,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城市的发展而不适应。

以我生活的江苏盐城市为例,这现象真是太多了。

行政区划如亭湖新区、城南新区、盐南高新区、新城街道等,这是近年来新建的。有些已经“新”了几十上百年了,如位于先锋街道的新街社区;新西门桥!如城东街道,早已成为城市的中心,环城西路、北城路也早已成在市中心了。北城社区、城北社区均早已不在城北了,而是城中了。

我不知道这些名字该由哪个部门负责起,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程序和原则,为什么不多听听各方的意见,直接为后续的发展留些余地呢,不能像许多年前没文化给孩子们起名一样,一二三往下排或者小猫阿狗的叫吧!比如,东环路、西环路、南环路、北环路,为什么不能起名东一环、西一环、南一环、北一环呢,给城市的发展留下起名空间,要不然,几年后再建环路时,要用新东环、新西环吗?那么再扩展呢?要用新新环吗?

再比如,东仁医院发展了,改为新东仁医院,请问,再发展呢?

我这样的现象可能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吧。真的希望,我们城市管理者,在给城市道路、行政区划起名时,也能有点儿文化!如盐渎路、文峰街道、朝阳社区许多的名字也还挺有文化底蕴的嘛!

城市起个好名字(城市起名请不要太随意)(1)

新西门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