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还在喊着热热热

转眼已在讨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了

无糖饮料和有糖哪个危害大(无糖饮料可能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1)

一早

一个关于无糖饮料的话题引起关注

跃上微博排行榜

阅读量破亿

无糖饮料和有糖哪个危害大(无糖饮料可能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2)

曾有研究表明

糖分可以通过味觉诱导让人产生愉悦感

无糖饮料和有糖哪个危害大(无糖饮料可能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3)

可是过多的糖分

……

总是让人又爱又恨

这时无糖饮料横空出世

简直是爱糖人士的救星

如果人类注定难以抗拒甜味促进多巴胺分泌的快乐,选择摄入一种更加健康的甜味剂,又不必担忧糖尿病或发胖,何乐而不为呢?

现实是,各类零糖饮料中广泛应用的人工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等并非完美的代糖产品——口感不如蔗糖,对其安全性的疑虑亦未停过。

2014年《自然》杂志上发表的对人工甜味剂的小鼠实验显示,人工甜味剂“可能影响肠道菌”“也能增加糖尿病风险”“有致癌风险”等,惹来消费者心理抵触。

专家提醒

无糖饮料可能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

代糖食品,尤其是很多的无糖饮料和所谓的零糖、零卡路里的饮料,其实对人是没有好处的。最近很多研究发现,长期喝无糖饮料,如果它是甜的,它里面一般都加了甜味剂,比如像三氯蔗糖、阿斯巴甜木糖醇等,这些含有甜味的代糖饮料,它和含糖饮料在导致糖尿病方面没有本质区别,相反,这些无糖的甜的饮料,加了甜味剂的饮料,在导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方面,可能比我们喝的甜的含糖饮料危害更大。

不少网友还是很理智的

无糖饮料和有糖哪个危害大(无糖饮料可能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4)

无糖饮料和有糖哪个危害大(无糖饮料可能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5)

无糖饮料和有糖哪个危害大(无糖饮料可能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6)

无糖饮料和有糖哪个危害大(无糖饮料可能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7)

更多人在抱怨无糖饮料的口感

无糖饮料和有糖哪个危害大(无糖饮料可能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8)

无糖饮料和有糖哪个危害大(无糖饮料可能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9)

无糖饮料和有糖哪个危害大(无糖饮料可能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10)

让热衷“减糖”的消费者感到疑虑的是

无糖饮料,为何能做到这么甜?

不同饮料使用的代糖并不相同,比如零度可乐主要使用阿斯巴甜,一些品牌气泡水配方表中,主要出现的甜味剂为三氯蔗糖、赤藓糖醇等。

赤藓糖醇是一种从小麦、玉米等天然植物中提取的糖类替代品。食品工程博士、食品行业资深研发者云无心介绍,赤藓糖醇的甜度只有蔗糖的60%~70%,一次性摄入不能超过30g,否则可能出现腹泻症状。

让口感更甜的,是三氯蔗糖——这种高倍甜味剂的甜度是蔗糖的600倍,成本也很低,只要加极微量,就能让甜度达到要求。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6年发布的食品安全风险解析中专门谈到,甜味剂是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类,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

根据我国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的规定,纽甜、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及三钾、D-甘露糖醇、甜蜜素、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乳糖醇、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作为甜味剂可以用于面包、糕点、饼干、饮料、调味品等食品中。

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的最高权威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对每一种甜味剂均提出了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JECFA认为,按照ADI值正常摄入甜味剂,不存在安全问题。

理论上说,只要按照相关法规标准正确使用甜味剂,就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问题在于,从近年来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监督抽查中发现,在果冻、话梅等零食中均有发现超标使用甜味剂的情况,有个别生产厂家不了解相关标准的规定,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也不排除为节约生产成本,故意违法使用的情况。

甜食让人体分泌出令人快乐的多巴胺

是自古以来就镌刻在人类基因中的密码

与喝水吃饭偷懒一样

难以抗拒

不管是代糖、少糖还是无糖

不管怎样

浅尝辄止不要贪杯

健康第一!你说呢

(温州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