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新华医院急诊室收治了一位72岁老伯,因为吃了隔夜的海鲜出现腹痛,到了晚上开始发高烧到39度。正当所有人都觉得可能仅仅是一个急性肠胃炎之时。老伯的身体每况愈下,病情告急,甚至出现了意识淡漠。

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新华医院急诊科医生诊断为急性肠胃炎引发的脓毒症!

越来越多的脓毒症病人在急诊出现,生命垂危,一定要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

吃隔夜的海鲜会中毒么(不要再吃隔夜菜了)(1)

11月23日,在第五届中日抗感染高峰论坛上,上海医学专家宣布启动脓毒症公众教育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上海医师学会科普分会会长潘曙明教授说,一方面抗生素滥用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旅游外出、海底潜水等增多,很多外来不明细菌越来越多。手上破个口、智齿发了炎,急性肠胃炎……这些司空见惯的细菌感染都有引发脓毒症的可能,必须提高警惕。另外,特别提醒老人,不要吃隔夜菜。

外来少见菌细菌增加,脓毒症风险增高

脓毒症到底有多可怕?这种病可以短时间引发患者死亡。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在攻破人体免疫力屏障后,会大肆攻击人体各个脏器,引发强烈的炎症风暴,最终导致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据悉,脓毒症病死率超过25%,全球每年新发病人达到1900万人次,其中约有600万患者因此丧生。这种疾病所致的死亡率已经高于前列腺癌、乳腺癌及艾滋病三种疾病的总和。在存活下来的脓毒症病人中,因为细菌攻击了脑部,有三分之一出现了认知障碍。

更值得关注的是,脓毒症还在增加中,每年脓毒症病例数量都有7%至8%的增长。潘曙明告诉记者,在重症监护室里,越来越多的脓毒症病人在出现。很多人从东南亚等地回来莫名细菌感染引发脓毒症,还有人潜水后带来了大海深水里的细菌,这些细菌都是从未见过的。少见菌的出现引发了第一时间很难有针对性找到抗菌药物。另外一方面,而今我们已经不在青霉素一阵有效的时代。面对细菌感染,并不是办法越来越多,而是办法越来越少了。

发烧是脓毒症最早表现出来的感染症状

记者了解到,面对脓毒症的危害越来越大,目前很多医疗人员和公众都未对此足够重视。专家们指出,公众教育的缺失,增加了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的困难,难以更好地防治疾病。

对于脓毒症的教育必须要走出医院大门。上海医学专家宣布启动脓毒症公众教育计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现在起,鼓励更多地医生、专业团体走进社区。潘曙明坦言,“我们第一步的小目标就是要让更多人听过或者知道脓毒症这个疾病名称。”

吃隔夜的海鲜会中毒么(不要再吃隔夜菜了)(2)

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脓毒症有三个关键步骤:

①是不是感染

②感染有没有向全身播散

③全身播散的感染有没有引发器官功能障碍。

这里需要划重点的是,许多脓毒症患者,最早出现的是感染所致的发热反应。

另外,脓毒症的治疗关键在于规范使用抗生素,明确诊断后一定要在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才能提高救治效果。因此在脓毒症的教育项目中,除了公众版块外,还会增加对于基层医生的培养,提高他们对脓毒症的鉴别诊断能力。

据悉,在今天举行的中日感染高峰论坛上,专家们也将共同关注院内感染问题。在日本有一套相当严格的院内抗感染体系,同时启用三层净化病房来面对超级病毒。

潘曙明透露,随着脓毒症的增加,院内感染特别是重症监护室的抗感染正在加强中。目前,新华医院重症监护室内都做到一人一听诊器。医生看病每看完一个病人都严格洗手消毒。

吃隔夜的海鲜会中毒么(不要再吃隔夜菜了)(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