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三大瓷都之一的湖南醴陵,展开了一场为期五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旅。五名斗鱼主播受邀前往并同步开播,体验国家级非遗——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通过直播带领观众“梦回瓷都”。

作为一种文化遗产,非遗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随着移动直播逐步深度融入文旅、文创、商贸等领域,“非遗 直播”也发展出多种打开方式。

“非遗 直播”:强化文旅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非遗瑰宝逐渐成为很多乡镇的记忆点和旅游形象新名片。

各界发力把非遗的传承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拓展非遗传播面。通过直播镜头,观众不仅能了解到非遗背后的故事,更会与孕育非遗的土地建立起深层联结。作为中国“国瓷”“红官窑”的所在地,醴陵的陶瓷产业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形成集装备制造、新材料研发、陶瓷物流等配套产业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梦回瓷都”系列直播放大醴陵的这张“非遗名片”,实际上也激活了当地旅游业和整个陶瓷产业的发展。

让非遗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中永流传(多重加法下的非遗直播)(1)

不仅如此,据了解,湖南陶瓷产业和互联网平台的这种跨界合作,还促进了陶瓷相关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和就业,两者之间的碰撞不断推动陶瓷产业和文化创新发展,让历经沧桑的中国陶瓷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非遗 直播 综艺” 探寻传统文化根脉

“梦回瓷都”系列直播历时整整五天,让洗泥、制胚、捺水、画胚、烧窑等每一步工序完整呈现——真正展示出抟泥成器的神奇所在,还原出非遗传承的点滴乐趣,彰显出大国工匠的精神内核。

传统电视综艺的剪辑制作常被戏称为“百万后期”,而直播综艺将时间轴铺平开来,向观众实时展现节目录制现场。与真实生活完全同步的直播节奏、综艺化的互动娱乐方式、高度的沉浸感……直播综艺凭借这些与生俱来的优势,收获一批忠实受众。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兴起,一批优质的节目制作团队跟着涌向了直播综艺这片蓝海。以文化为载体的直播综艺常常以轻量化、沉浸式的内容消费新场景受到观众青睐。未来,通过加入角色扮演、竞技游戏、IP联动等形式,直播综艺会进一步在内容优化和形式探索方面实现转型升级。

“非遗 直播 电商” 深耕多元商业模式

移动直播的生动内容、代入感和交互性正成为一种生产力,试图打造一种非遗、非遗文创产业和平台三赢的局面。

让非遗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中永流传(多重加法下的非遗直播)(2)

“梦回瓷都”最后一天的直播中,斗鱼主播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特长,为古老的陶瓷技艺加入了全新的创作元素,将非遗和当下的流行文化结合起来,也为文创产业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灵感。

近年来,直播平台不断利用自身成熟的网络运营模式以及精准的流量扶持,汇集网络流行标签,打造新锐文创直播间,创新经营模式。斗鱼相关负责人表示,直播综艺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既满足了观众对娱乐内容的需求,也助推了传统文化传播,还吸引了许多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观众成为斗鱼用户。

在全民直播的时代,带有强文化属性的非遗传承人们成为独树一帜的存在,他们不但带领非遗走出深巷,拓展了生存空间,还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认可非遗,并愿意为其买单。“做短视频和直播,我觉得不是在做销售,更多是在文化普及,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王星记扇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孙亚青说。(李汶键)

来源: 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