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面,是深受河北赵县老百姓欢迎的风味食品,它物美价廉,富人不舍弃,穷人离不了,赵县人早晚吃上一碗杂面,或小米粥里煮上杂面,加把菜叶和少许盐,吃起来非常可口。

榆林最好吃的杂面(吃过以杂豆磨制的杂面吗)(1)

在赵县县城的集市上,经常有临时搭起的饭棚供应杂面。杂面吃法非常简单,棉花籽油烹大葱为调料,如吃阳春面,赶集的人,花三两块钱就可以吃一大碗杂面和几根油条。这样说吧,杂面在赵县,如山东人的煎饼,河南人的胡辣汤,非常大众化。

榆林最好吃的杂面(吃过以杂豆磨制的杂面吗)(2)

河北赵县的杂面,不是北京人所说的杂合面,也不是东北人说的杂合面。而是以绿豆或豇豆、小豆磨粉制成的面条,其薄如纸。用绿豆或豇豆做成的杂面,质量上乘,色香味俱佳,而且煮熟后不易烂在锅里。小豆做成的面条,口感稍差一筹,且下锅后不可久煮,时间一久,则捞不起来。其实,黄豆和黑豆都可以做杂面。只有美食家,专门食用以绿豆或豇豆做成杂面。

榆林最好吃的杂面(吃过以杂豆磨制的杂面吗)(3)

做杂面选料十分重要,选豇豆或小豆,均以白皮者为佳,豇豆放入口中一咬,豆粒崩碎,破碎面有玻璃光泽者为佳,呈白粉色者欠佳。赵县人习惯现做现吃,俗称湿杂面。不喜超市食品架上摆放的干杂面。

榆林最好吃的杂面(吃过以杂豆磨制的杂面吗)(4)

姥姥虽是从旧时农村嫁出来,却分外伶俐。各式饭菜只要经了她的手,味道就好像加进了现代人使用的味精,吃起来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姥姥擅长做农家饭食,大凡乡俚坊间常用来果腹的饭菜,她都会做。如,蒸苦捋、摊煎饼、摊咸食、炒茶面、拌疙瘩汤、熬大锅菜等等。至于杂面汤对于她来说更是小菜一碟。杂面汤做起来省时便利、价廉味美,在诸多吃食里最受百姓青睐。富户人家大鱼大肉吃腻了,需要它来解油腻,一般户贪求它的平民风格,更是不离不弃,变着法吃。

榆林最好吃的杂面(吃过以杂豆磨制的杂面吗)(5)

小时候,经常看姥姥做杂面汤,见她往锅里倒入黑乎乎的棉花籽油,加热后炝入几粒花椒,再从盐罐子里抓适量的食盐连同热水倾入锅内,当一锅水咕嘟嘟开始翻滚,便麻利地将薄如纸、长如带的杂面煮进去,那杂面在锅内翻腾,半碗冷水加进复有沉下、浮起。此时,切碎的葱花是必不可少的。一锅热气腾腾的杂面汤端下火后,你再看锅里,漂散着一层油花葱花,一种独有的、催人食欲的香气直往你鼻孔里钻,相信任何人都难以拒绝它的诱惑。

榆林最好吃的杂面(吃过以杂豆磨制的杂面吗)(6)

讲究些的人家,会用煮牛肉的腥汤熬上一锅小米粥,待米花开米汤浓时,往锅里扔几把杂面头儿和切碎的萝卜婴子,做成一锅腥汤杂面,肉香、米香、菜香交织在一起别有风味,令人胃口大开。

榆林最好吃的杂面(吃过以杂豆磨制的杂面吗)(7)

杂面还有另一种吃法,叫做炒杂面。做法是,用清水将杂面煮熟捞出沥干备用;炒勺入油加热炝花椒、辣椒、白菜丝,半熟时加入备用的杂面翻炒。香味随即在小院的上空弥漫开来,尤其酒后吃上一碗香喷喷、软乎乎的炒杂面,真叫舒坦。如今,赵县城乡大小饭店都上了这道炒杂面,可以充当下酒菜,也可以当主食。

榆林最好吃的杂面(吃过以杂豆磨制的杂面吗)(8)

而在赵县街头,每天黄昏时分都有“杂面喽!卖杂面——”那拖着长腔的吆喝声,听到卖杂面的来了,爱吃杂面的人家总会三五斤地往回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