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范冰冰(金鸡影后范冰冰的佳作我不是潘金莲)(1)

《我不是潘金莲》的故事一点也不复杂:李雪莲为了生二胎,以方便分房的公开借口和丈夫秦玉河办了假离婚,没想到假离婚成了真离婚

李雪莲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决她和秦玉河的离婚是假,两人复婚,然后再离婚

法院当然判决驳回了她的无理诉求。李雪莲从此开始了上访生涯,进京拦住了“首长”的车子,导致从市长到县长、法院院长一干人被撤销职务

但李雪莲仍不满足,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和市长、县长、法院院长和截访干警发生了一系列碰撞的故事……

影后范冰冰(金鸡影后范冰冰的佳作我不是潘金莲)(2)

8”

在有着“洁癖”的法律人看来,《我不是潘金莲》有着太多的专业方面的硬伤:把“审判庭”写成了“审判厅”;

涉及人身关系的离婚诉讼必须当事人亲自到庭而片中秦玉河没有出庭;李雪莲提起的“确认离婚为假之诉”在立案阶段就应该裁定不予立案却进入了审理程序;

民事诉讼无权处理当事人对离婚证真假的争议必须是行政诉讼才能审理;秦玉河说李雪莲“我看你就是潘金莲”涉嫌侮辱可以提起侵权诉讼而没必要也不可能通过上访得到解决……

影后范冰冰(金鸡影后范冰冰的佳作我不是潘金莲)(3)

是的,这些硬伤确实存在,这也是我在多篇评论中批评国产片编剧和导演不专业的原因之所在。但是,相对于影片宏大的主题和犀利的现实批判,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根本没有必要吹毛求疵。

影后范冰冰(金鸡影后范冰冰的佳作我不是潘金莲)(4)

不是吗?尽管打官司是有受案范围的,但在立案登记制实施后潮水般涌来的案件中,有多少本来就是走错了门的?尽管法律规定了两审终审,规定了申诉终结程序,但人家信访不信法,你还不得一遍遍地写情况说明一次次面对责难的目光?

尽管你讲完了法律讲政策,讲完了事实讲道理,唾液星子满天飞,人家就给你耍流氓,用言语和行动问候你的家人甚至未成年的孩子,你又能如何?

对于那些本来就是拿着法律当由头,甚至像李雪莲一般夹带着私货的上访人来说,你用法律这个套路去诊断,无异于鸡同鸭讲,关公战秦琼,满满的不对路。

影后范冰冰(金鸡影后范冰冰的佳作我不是潘金莲)(5)

所以,当我们看到影片中法院院长王公道拐弯抹角攀亲戚低三下四套近乎,只为了让李雪莲不再上访,除了憋屈和辛酸还能感受到什么?当县长斥责法院院长为他惹事,纵使你是首席加高级法官,还不是听着责骂陪着笑脸乖乖的俯首称臣?当二十几名法官扔下手头的案子在寒风凛冽的北京街头无头苍蝇般乱窜,你还能抱怨法官效率低下不务正业?甚至有的法官委曲求全不敢依法下判,遇到上访老户领导直言幸亏判决有点毛病可以依法纠正依法赔偿得以搞定,等等不一而足,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就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

影后范冰冰(金鸡影后范冰冰的佳作我不是潘金莲)(6)

一个制度,如果沦落为个别或者少数人对下耍威风对外秀亲民的工具,成为悬在包括省长在内的一众官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即便有着绝对的执行力,也不可能带来人民群众的满意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遑论有些奇葩的诉求本来就不是法律和行政机关能够解决的

就像影片中李雪莲的“撤了离婚再结婚,结了婚再离婚”的要求,荒谬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再加上马市长“从小处着手”的玄妙高论,如同片中催人发怒声声急的鼓点,无形中让人产生绝望到极点的对于前途和事业的深度的挫伤和迷茫

影后范冰冰(金鸡影后范冰冰的佳作我不是潘金莲)(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