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1)

文/凌硕

编辑/凌硕另说

请您跟随着音乐的节拍一起欣赏本文

前言

普罗科菲耶夫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苏联作曲家之一,他创作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其中,《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的起源与创作过程颇为曲折。在二战爆发后,普罗科菲耶夫离开莫斯科开始流亡生活,面对新音乐的制约、经济窘境和外界的指责,他的生活陷入黑暗。然而,在这段困难时期,苏维埃作曲家列冯阿托缅委托普罗科菲耶夫创作一部作品来解决经济问题。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2)

于是,普罗科菲耶夫创作了《D大调长笛与钢琴奏鸣曲》,后来在小提琴家奥伊斯拉赫的建议下改编为《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尽管在创作过程中遭遇了困难,但这首作品清新甜美,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成为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生涯中一道光明的篇章。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3)

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

提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以古典传统曲式为基础,充满了大胆的主题和动机,旋律宽广优美,带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色彩。

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在钢琴声部中展现了他独特的趣味性和诙谐感,运用现代化的和声思维,巧妙地运用离调、变音和古怪的经过句,使音乐线条富有棱角。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主要体现在旋律的流畅和丰富多样、活力十足的节奏以及独特的调式调性处理上。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4)

旋律

《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中的钢琴在音乐中扮演着更为复杂的角色,不仅作为伴奏,还负责与小提琴声部交织出纷繁多彩的旋律。通过运用丰富的和声技巧和音乐表现手法,钢琴在作品中展示了普罗科菲耶夫作为杰出作曲家的独特才华。

在第一乐章中,钢琴以精确的指法和灵活的手指技巧,演奏出具有高度曲调性的旋律。这些旋律线条经常运用复杂的变音和变化的音程,如连续的八度跳跃、十度跳跃等。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5)

在38-41小节中,钢琴旋律通过引入变音,如升C、F音,创造出神秘的音乐色彩,这种变音技巧常用于现代音乐中。而在44-50小节,钢琴以大跳音程的形式展现了夸张而戏剧性的效果,这种音程的连续跳跃给人带来强烈的艺术冲击。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6)

此外,钢琴在《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中还承担着与小提琴旋律的呼应和对话。通过合理的音乐分配和演奏技巧,钢琴与小提琴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可以通过对位法、音乐变奏、对位和声等手法来实现,营造出富有层次感和音乐张力的效果。

在普罗科菲耶夫的《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中,钢琴部分以其丰富多样的音乐特点引人注目。一个引人瞩目的旋律出现在56-60小节,钢琴以快速连贯的音符呈现出活力四溢的主题。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7)

这段部分中,钢琴以左右手对位的方式进行演奏,创造出层次感。左手以强力的低音音符为基础,与右手高音音符形成鲜明的对比,为音乐增添了层次感。

另一个显著的音乐特征出现在76-80小节。钢琴以持续的八度跳跃(和广阔的音程变化营造了紧张而引人入胜的氛围。这段旋律线条具有挑战性,展示了普罗科菲耶夫作为作曲家的技巧和创新精神。钢琴通过变化的音符和音程为整个作品注入了戏剧性和动感的元素。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8)

此外,在92-95小节,钢琴以轻快的音符和跳跃的音程展现了愉悦的旋律。这段音乐呈现了普罗科菲耶夫作品中常见的趣味性和诙谐感。钢琴的旋律与小提琴形成对话,创造出活泼而愉快的音乐画面。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9)

节奏

《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展现了普罗科菲耶夫独特的节奏处理方式和创作技巧。作曲家在这个乐章中巧妙地运用了复杂的节奏变化和非传统的重音设定,为作品注入了新颖而引人注目的音乐元素。

一方面,普罗科菲耶夫通过频繁的节奏变化打破了传统的规律性,展示了他对音乐节奏的自由掌控。在乐曲中,他不仅使用了标准的4/4拍子节奏,还巧妙地穿插了5/4和7/4拍子的变换,创造出富有韵律复杂性的节奏结构。

例如,在44-50小节中,他通过将节拍在4/4和2/4之间交替进行,创造出一种流畅而富有张力的节奏感,为音乐增添了变化和动态。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10)

另一方面,普罗科菲耶夫运用了非传统的重音设定,使节奏更具个性和冲击力。他善于在音符中加入重音符号(>),突出特定音符的重要性和力量。举个例子,78小节中连续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型中的每个拍子都被赋予了重音,创造出一种强烈而有力的韵律感。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11)

丰富的调式调性

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创作以其独特的调性处理和和声构造而闻名于世。在他的作品中,他运用了先锋的调性技巧,包括模糊的调性边界、多调性和和声中的复调效果。这些创新的手法使他的音乐具有非凡的复杂性和现代感。

在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中,大小调调性交替的运用常常以模块化的方式呈现。他在音乐的不同部分之间巧妙地切换调性,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和声色彩和情感变化。这种调性交替的技巧使他的音乐充满了张力和变化,为听众带来了令人惊喜的音乐体验。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12)

此外,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中还经常出现调性的悬置和转位。他善于在音乐进行中暂时延缓和解决调性,创造出一种悬而未决的音乐氛围。这种技巧使他的音乐充满了紧张和不确定性,引发了听众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普罗科菲耶夫的作曲风格在其时代被视为先锋和挑战传统的。他对于调性的处理和和声结构的创新为后来的音乐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对现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音乐作品以其复杂的调性和和声处理而备受推崇,为音乐界带来了一场革命。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13)

钢琴声部演奏技法

音色的处理

在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中,他采用了一种颠覆性的做法,加强了打击和敲击的演奏手法,将钢琴视为打击乐器。

这种创新使得他的钢琴音乐充满了活力和热情。普罗科菲耶夫追求钢琴音色的干硬金属般的光辉,要求演奏时触键干净利落,声音富有弹性。这一特征在作品中的许多地方都可以体现出来。

举例来说,在第一乐章中的56-57小节的过渡句中,钢琴声部以跳音的形式呈现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三连音,犹如小军鼓鼓点的跳音。演奏时,需要以直接的触键方式,指尖有力而快速地落键,使音色通透明亮。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14)

另一个例子是44-50小节,在这个部分中,钢琴声部以持续的十六分音符将乐章的高潮表现得更加辉煌。在弹奏时,需要使用比较"干"的音色,追求短促而响亮的效果。手掌关节应作为支撑点,通过前臂的带动迅速集中地落键,保持手腕的低压,以确保大跨度音的准确性,创造出厚实而有弹性的音响效果。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15)

除了模仿打击乐的音响效果外,在这首作品中,钢琴声部还有许多音色柔和的抒情段落,展现了作曲家对抒情性和童话性的追求。

例如111-113小节,钢琴与小提琴形成了二声部,旋律悠长抒情,音色纤细柔美,创造出新奇而梦幻的色彩。在弹奏时,需要缓慢下键,保持附点八分音符的统一协调,运用手腕带动手指,用手指肉垫部分触键,增强音与音之间的连贯性。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16)

力度的控制

在这首奏鸣曲中,小提琴与钢琴相互交融、共同演绎音乐的段落随处可见,因此,两个声部之间的力度配合显得尤为重要。钢琴声部的力度把握对于与小提琴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下面将探讨在作品中如何精确把握钢琴声部的力度。

从20小节开始,钢琴率先演奏副部附点材料来引出小提琴的主题。尽管力度标记为“p”,在实际演奏中,钢琴的音色不能过于软弱。弹奏时,指尖稍微放平,力量要向下沉,轻中要带有透明的音质,确保听众能够清晰地捕捉到这条旋律线,并填补小提琴的四拍休息。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17)

接着,在第22小节,小提琴副部主题逐渐加入,尽管谱面上没有新的力度标记,但若钢琴继续以前面两小节的“p”力度演奏,可能会盖过小提琴的音量。因此,钢琴在这部分的力度应适度下调为“pp”,以突出小提琴的旋律。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18)

在81-83小节中,小提琴声部呈快速上行的乐句,而钢琴声部则以密集的三连音交织其中,音乐逐渐走向高潮,紧张氛围逐渐加剧。这一段落中,钢琴既需要与小提琴配合,又需共同推动情绪的发展。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19)

钢琴声部的力度标记为“ff”,要通过左右手的协同演奏完成上行琶音。在弹奏过程中,双手手腕应保持放松,特别注意快速跑动时左右手之间的衔接。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20)

除了保持非常强的力度外,右手弹奏小字二组的D音时应着重突出,使用“sf”力度进行演奏。同时,需注意小拇指的抬高和落键速度的快慢,以保持音色的饱满和清晰。

另外,在15-18小节中,钢琴左手声部为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与小提琴的十六分音符旋律声部相互支撑。尽管力度标记均为“f”,但在实际演奏中,钢琴的左手声部音区较低。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21)

若仍以“f”力度演奏,可能导致声音过于厚重,影响小提琴旋律声部的表现。因此,钢琴左手声部在弹奏时需尽量控制音量,使用“mf”力度即可。尤其在第四个小节,小提琴声部的第二拍和第四拍有两个重音记号,而钢琴左手声部与之配合形成两个八度音程。

在弹奏时,需适度突出这两个八度音程的音量,以配合小提琴的旋律。然而,应避免音区低的八度音程产生过于浑厚的音响,压盖住小提琴旋律声部中的重音。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22)

作者观点

普罗科菲耶夫的《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是一部集“古典性”与“现代性”于一身的佳作,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出色的艺术性而备受推崇。作曲家细腻的写作风格和卓越的音乐美感使这首作品成为了音乐界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展现了普罗科菲耶夫作为作曲家的才华与创新。旋律宽广优美,带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色彩,充满了戏剧性和感染力。

d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曲(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23)

与此同时,作曲家的现代化和声思维的运用使作品的音乐线条富有棱角,充满了个人风格。他巧妙地融合了古典传统和现代创新,以大胆的主题和动机为基础,创造出充满趣味性和诙谐感的音乐。

参考文献

[1]托马斯. 西帕尔戈斯、葛斯. 普罗科菲耶夫[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08) .

[2]徐雨濛.《D 大调长笛奏鸣曲》的演奏探究[D]. 南京: 南京艺术学院,2015,( 03) .

[3]倪惠丰. 普罗科菲耶夫《D 大调小提琴奏鸣曲》音乐简述及演绎研究[D]. 上海: 上海音乐学院,2016,( 06) .

[4]祁亮. 普罗科菲耶夫《D 大调第二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音乐与演奏分析[D]. 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2014,( 04) .

[5]赵玲. 普罗科菲耶夫《D 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钢琴与小提琴演奏技法探究[D]. 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