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海坛岛的春天,是从苦楝树抽新芽开始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乡下的苦楝子树?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乡下的苦楝子树(渔村的苦楝树)

乡下的苦楝子树

总感觉海坛岛的春天,是从苦楝树抽新芽开始的。

每年的春分时节,海上的东北季风,转成了温暖湿润的南风。南风吹上岛,农人就忙着春耕了,黝亮的犁铧翻出新泥。那田埂间、石厝旁,苦楝树如同老友守候,抽新芽,长新叶,开出碎碎小小的紫花。

前一周去屿头岛下乡,这个地处长乐、福清与平潭交界的离岛,从长乐松下镇搭乘渡轮进岛,在田下渡口靠岸。码头前,伫立着一株身型巨大的苦楝树。伞状的树冠,枝条斜逸,翠叶积叠,绿叶间一簇簇紫色小花,远远看去像娴静淡紫的云,一片氤氲。点点船帆泊于树荫下,在水一方,这树竟然有了遗世独立的味道。码头的避风港内停满了渔船,船身大多刷以蓝色油漆,船舷配以大红勾边,撞色大胆有种突兀的喜庆感。

苦楝树,乍一看不起眼,嶙峋的树干,龟裂的树皮,但在春风的抚摸下,就像魔杖点化一般,刷刷刷地长出一树葱茏。每每在海边村庄见到这样的情形:枝头密集的绿、海上归来的渔船,场景总是让人喜悦,虽然不能明确知道在喜悦着什么。

苦楝树的习性,喜阳光,好温暖,在酸性、中性、钙质土壤均能生长,耐盐碱,能抗风。苦楝,耐盐碱的品质和抗风的能力,就是为海岛而生啊!

海岛儿女的成长,似乎总有一棵苦楝树相伴,如同少时伙伴陪同成长。

去年,我的同事阿洁制作了一部以平潭为背景的方言微电影《苦楝树》,电影海报是一棵写意的苦楝树,开着淡紫的小花,石头厝的背景寂静而安然。这个春夜,我看完了这部时长约一小时的片子。影片中,一个海岛阿爸在院子里举着木工刨子刨木料,他想翻新阿公留下的老厝。阿洁说,盖一座四扇厝是阿公的遗愿,也是海岛人家祖祖辈辈要做的大事——起厝,讨嫫。

影片的下半段,老厝的院子里有一棵苦楝树。阿嬷告诉孙女,这是阿公当初起厝时栽下的。这厝乱石砌的后墙,是阿公与一家子人在海滩前、村后山一块一块抬捡回来。有什么石头就捡什么石头,各种造型的石头填满了墙体,形同一个花色各异的“补丁”墙。阿嬷絮絮叨叨地说,老厝养育了三代人,这棵树就伴着三代人长大,读书,打工,离开海岛……后来,小孙女读初中,也随父母搬到了城里居住。再后来,孙女长大也离开了海岛。曾经繁茂的乡村,随着年轻人一个个离开,变得寂寥而冷清。阿嬷不愿意离开老厝,更不愿离开这苦楝树,在老宅里等待那洄游的“鱼儿”。多年后,孙女回到村庄,举起摄影机,老厝的每个角落缓缓入镜。当年的“补丁墙”在岁月的抚摩下,各色的石头经过岁月与风雨“盘”过,竟有了文物般的“包浆”感。镜头转动间,这个手持摄影机的女孩,仿佛看到老厝前的苦楝树下几个孩童在唱:

搓米时(“米时”拼字)齐搓搓,节节年年高;大人添福寿,昵仔岁增多。

搓米时(“米时”拼字)齐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讨依嫂,依弟单身哥。

后来,阿洁的这部小成本制作的微电影,在导师的鼓励下参加了2020国际电影节,并获了奖。

在前期采风时,阿洁与我探讨电影想要表达的情绪。苦楝树作为海岛人的家园纽带,象征海岛老辈人的坚守。如同渔村图腾一样的苦楝树,随处可见它的身影,老厝边、乡村教堂旁、祠堂前后,苦楝树不挑土地,也不挑地形,只要有点土壤就能落地生根。

这苦楝树多像向大海讨生活的渔家人啊,他们起早贪黑、辛苦劳作,肩披渔网,向海猎生——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顽强生长向上,努力做一棵合抱之木。

看得出阿洁的镜头表达很隐忍,场景重现童年的美好。地瓜腔土话,拉风箱,土灶煮地瓜粥,阿公带着阿爸出海捕鱼,阿嬷织渔网,种地瓜,孩子们在苦楝树下呷饭,也为争抢一只小鱼干而争吵……她将阿公海上捕鱼的辛苦,与大海搏斗九死一生的险境都大而化之处理。电影的最后,又是一年春来到,苦楝树开出簇簇紫色小花。

花树下,阿嬷喃喃自语,有厝就有家,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