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0月15日,厦门湖里出口加工区破土动工,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同日,厦门市政府自筹资金创办的鹭江职业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前身)成立,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厦门理工学院简介官网?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厦门理工学院简介官网(历经风雨四十载)

厦门理工学院简介官网

1981年10月15日,厦门湖里出口加工区破土动工,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同日,厦门市政府自筹资金创办的鹭江职业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前身)成立。

因改革开放而生、应特区需求而建,学校始终遵循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培养急需的技术、管理人才”的办学宗旨,坚持应用型办学道路,积极担当作为。特别是2004年学校升本以来,学校传承“为特区而生、为特区服务”的办学传统,遵循“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努力建设“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四十载春风化雨,学校累计为地方培养了近十万名“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为厦门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持,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亲产业”大学之路。

“作为服务厦门经济特区的高校,学校在办学和内涵建设上不断突破,每一步成长都烙上了‘开放包容、改革创新、跨越发展’的特区印记。”厦门理工学院校长朱文章介绍。

“坚持应用型办学方向,以申请更名大学为契机,学校将凝聚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勇担使命,谱写新一轮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精彩篇章。”学校党委书记林进川表示。

“亲产业”基因 贯穿人才培养体系

今年的毕业季,15名来自厦门理工学院“智慧物流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学生顺利就职物流龙头企业京东物流,该班的其他学生也凭借扎实的专业实践经验纷纷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

“智慧物流创新人才实验班”项目负责教师潘福斌介绍,该实验班是学校自2018年起和京东物流集团深度合作的校企项目,目前已有90位“智慧物流创新人才实验班”同学顺利结业,就业率100%,其中就职京东占70%。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厦门理工学院持续全面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形成配套的教学、科研、管理、评价体系,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间的良性互动。

智能制造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城市管理、应用统计学、交通运输、环境生态工程、影视摄影与制作等是厦门理工学院近年来新设置的专业。学校从专业设置着手,紧密呼应厦门及闽西南区域产业、社会发展需求,以服务厦门千亿产业链为线索,动态调整学校专业设置,专业链建设深度融入地方产业链,现有63个本科专业全部紧密对接厦门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顶层设计先行之外,厦门理工学院积极开展人才供给侧改革,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早于“智慧物流创新人才实验班”两年,学校就已经和触控科技巨头宸鸿科技开展“校企深度协同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就业型项目“宸鸿新干班”,至今已培养120人,其中培训后直接留任49人。学校与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与论证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形成校、企两个培养主体协同育人,大幅度提高学生实习实践的比重。目前学校已与盈趣科技、翔业集团、冠捷科技、联芯等行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300余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校还通过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体验与实践等环节,协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2016年以来,已获得各类学生竞赛奖项近4000项,国家级奖项1800多项(其中国家级大赛中获冠军、金奖或一等奖约260项),学生获奖人次超10000人次,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排行结果,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1名。

科研服务地方 彰显高校担当

作为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厦门理工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主动对接厦门主导产业及厦门“五大发展”示范区建设,紧密围绕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战略目标,着力探索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服务地方发展道路,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产学融合和服务地方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学校工程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这是学校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突破,标志着学校工程科学学科已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一串数据见证着学校近年来产学研融合的跨越发展:“十三五”时期,新增横向项目超过2000项,到校横向项目经费达2.76亿元,年均超过5500万元;以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地方发展,学校促成科技成果转化1500余项,其中标志性重大科研成果70余项;发挥高校智囊作用,学校共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开展联合攻关等近1200项。

与世界500强企业ABB公司等300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其中与福建省“十三五”期间着力培育壮大的25家百亿元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累计为合作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达3.2亿余元;多年来,学校在服务闽西南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生态建设和精准扶贫等公益服务方面不断发力,获得地方政府积极评价……深度融入地方发展,厦门理工学院持续彰显着高校担当。

栉风沐雨40载,砥砺奋进新征程,厦门理工学院正振奋精神,在探索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道路上再创新局、再谱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