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读书的发言稿800字左右(征文青春)(1)

翻译界泰斗,译著等身,摘得国际译协首次颁发给亚洲作家的“北极光”文学奖,许渊冲教授的百岁人生是传奇的一生,更是在文学翻译领域精进不止的一生。

我们敬佩许渊冲教授渊博的学识,更好奇,许渊冲教授是如何踏上翻译之路,不断“修炼”专业,不断前行的?

许渊冲先生的著作:《西南联大求学日记》回答了人们所有的疑问。

有关读书的发言稿800字左右(征文青春)(2)

·西南联大:理想从这里起航·

1937年,日寇的铁蹄踏破华夏大地的平静,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拉开帷幕。也是这一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组成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1938年,由于长沙接连遭到日寇轰炸,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一路向西。在昆明,这所学校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

这所诞生了无数大师的西南联合大学,彼时虽然条件艰苦,但日后,她培育的各方精英成为中国各方面建设的栋梁之才。

有关读书的发言稿800字左右(征文青春)(3)

就在1938年,许渊冲报考了西南联大外语系,并被如愿录取,“从赣江的清水走向昆明的白云”。

西南联大大师云集,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国内一流学者都能亲自为本科生授课。许渊冲在西南联大外语系学号是联203,被分在N组。当时西南联大外语系实行分组教学,教授负责制度,A组由清华大学外语系陈福田教授负责,B组教授是大名鼎鼎的钱钟书教授,C组是北京大学翻译领域著名的潘家恂教授,许渊冲这一组是南开大学柳无忌教授负责。

每一位大师型学者都是一座宝库,他们专业精深,个性十足,富有魅力,这样的课堂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滋养,更是智慧的启迪。

许渊冲在外文系听到了沈从文讲写作,听到了闻一多先生讲《诗经》,也听到冯友兰先生讲《中国哲学的发展》,听到朱自清先生讲鲁迅小说,听到吴宓先生讲《欧洲文学史》,听到陈寅恪先生讲《南北朝隋唐史研究》。这些文史哲方面近乎奢侈的师资阵容,为许渊冲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成为他后来从事翻译工作的强劲助力。

·匠心独具:知识在思考中升华·

许渊冲考入西南联大时在外语系排名第七,属于中等水平。但在西南联大这个浓郁的学术氛围内,他从入学开始,就有着明确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这表现在他在各位专家的授课中虽然投入去听,但绝不盲从,甚至常有反思,形成自己对于知识的体会。

在学习了朱光潜先生的《论文学》后,许渊冲回想高中时学习过的荀子“玉不琢不成器”的教育思想,觉得朱光潜先生的艺术是通过“人为”塑造的思想与荀子这一思想有相同之处,对他后来的翻译思想很有启发。

有关读书的发言稿800字左右(征文青春)(4)

当新来的张老师要求大家写简单明白的英语不要注意修辞时,许渊冲立刻感觉到这和他以往的学习经历大相径庭。他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了不同意见。

在许渊冲看来,本来资质平平的自己,因为中学时按照余老师的要求熟背了三十篇有文采的英文短文,忽然找到了学习英语的感觉,而后又从同学阳含和那里学习了音韵动听的英语歌曲,又在西南联大把教授的名言翻译成英文,这是提高自己英语学习的三大阶梯。如果只追求简单明白,难道不是一种学习英语的倒退吗?这种质疑精神,让许渊冲勇敢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翻译之路。

不仅如此,许渊冲在学习别的学科时,也能触类旁通,应用到英语专业上来。比如张佛泉教授的政治课,在这门课上,许渊冲从老师讲的哲学一元论和多元论中,通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感悟到翻译出一个句子,并不等于翻译出所有词语之和,因为还有言外之意。

在平时的学习中,许渊冲还特别注意学结。每个学期,他都会针对本学期自己的收获和失误进行总结,反思自己的不足。在大一上学期的总结中,他回顾到自己中学学习时的“见树不见林”局限性,还谈到了联大同学带给自己的触动。从同学杨振宁那里,他学会了注意异常现象,发现异常是导致优异的先声。

有关读书的发言稿800字左右(征文青春)(5)

正是西南联大这种宽松的氛围给了许渊冲睁眼看世界的机会,他广泛涉猎世界文化,不光是英语专业,他也阅读各国世界名著,还报名学习了俄语和法语两门第二外语。这些广博的知识面,让他在各领域都表现突出,不但俄语在小考、大考和总评接连获得三个一百分,法语和法国文学史等专业课程也名列专业第一。

·壮志凌云:男儿不忘爱国志·

在许渊冲大三那一年,日寇飞机轰炸昆明成了常事。为了应对危机,学校不得不改变了作息时间。由于日寇飞机经常在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之间进行轰炸,西南联大的上课时间改成了上午七点至十点上四节课,下午三点至六点上四节课。相应的,学校食堂也改变了吃饭时间,早上和下午吃干饭,中午喝粥。

1941年10月,美国志愿空军第一大队来到昆明。在中国,他们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称——飞虎队。飞虎队支援中国抗日战争,需要大量英文翻译。当时的教育部号召外文系高年级男同学要参军一年,许渊冲毅然报名。

因为此时,不但自己的家乡遭到日寇轰炸,而且同学陶有槐、黄文亮早已参加空军,甚至已经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许渊冲在日记中写道:“他们的精神可以说是进入了天地境界,而我自己却还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之间徘徊不前,怎么对得起已经壮烈牺牲的汪国镇老师和当年的同学?”

有关读书的发言稿800字左右(征文青春)(6)

许渊冲和吴琼等三十多个同学报名参军,被分配到美国空军第一大队机要秘书室工作。他精湛的翻译才能得到了同事一致赞赏。一次,许渊冲翻译的情报说日军军舰到达海防,飞机即将进驻河内机场。陈纳德将军得到情报后,迅速调整作战计划。第二天,日本飞机果然空袭昆明。飞虎队对日本空军展开截击,数家日本飞机被击落在西山滇池上空。从那以后,日本再不敢进犯昆明。

这是许渊冲运用专业知识,为祖国服务的第一次,也是他特别引以为傲的经历。一年后,许渊冲回到西南联大复读,更加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

俱往矣,当年的专家、才子风云流散。

但阅读许渊冲先生的《西南联大求学日记》,仿佛在当年那些炽烈文字的实录中,亲眼目睹那座辉煌的大学,虽简陋,却不朽;仿佛亲眼目睹许渊冲先生为求知所作出的种种努力,虽艰辛,却奋进;仿佛亲眼目睹西南联大师生蔑视日寇的奋不顾身,虽坎坷,却永恒!

这一段青春的脉动,这一段求知的记忆,这一段大学的往事,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

-END-

责编 |邓茜

实习编辑 | 宋佳妮

版权声明

本文系“读者·新语文”独家稿件。

可发布于“读者·新语文”旗下各大媒体平台,版权及解释权归“读者·新语文”所有。

个人或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原创稿件凡经“读者·新语文”使用,即视作作者同意授予信息网络传播权,“读者·新语文”将有权在系列媒体平台上使用,本平台所支付的稿酬已包括上述使用方式的稿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