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履相迎(也作倒屣相迎、倒屣迎之)

【释义】(急急忙忙地)倒穿鞋子出来迎接宾客。喻热情迎接宾客,也说明对待朋友的热情和一片诚意。

【出处】出自《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卫二刘傅传·王粲》:"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时邕才学显着,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纪弱,容状短小,一座尽惊。邕日:'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秋后算账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金杞典故倒履相迎)(1)

【典故】"倒履相迎"原作"倒屣迎之"。东汉献帝时,左中郎将蔡邕是一位博学多闻的文学家、书法家,很受朝廷器重,在当时很有名气,家里经常高朋满座。有一天,蔡邕正在家里陪几位客人习诵诗经。一位仆人通报王粲来访。蔡邕迫不及待地出迎,竟然把鞋子穿倒了。蔡邕以很高的礼节,非常客气地把王粲迎请进来。当时众宾客皆讶异是何人会让蔡邕如此匆忙?原来竟是个年幼瘦弱的孩子,满屋子的人都觉得惊异,蔡邕说:"这位是王府公子,天赋异秉,我自叹不如,我家收藏的书籍文章,当全部由他来传承。"王粲的确是智力超群,问无不对。他可以过目成诵,并且倒背如流,可以把搞乱的棋局一点不错地重新摆好,而且他的文章诗赋写得特别好,后成为东汉末著名的文学家。成语"倒屣相迎"被选人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中国民俗文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