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谎瞒不了当乡人】 见“说谎不瞒当乡人”,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500句经典谚语俗语句句都是精粹?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500句经典谚语俗语句句都是精粹(500句常用谚语集锦)

500句经典谚语俗语句句都是精粹

【撒谎瞒不了当乡人】 见“说谎不瞒当乡人”。

【撒手不由爷】 撒手:离开。爷:指发号施令之人。指当面表示接受命令,但在执行命令时,就由不得发号施令之人。

【塞北梅花少,江南美女多】 塞北:指长城以北的地区。由于该地区气候寒冷,即使不畏寒风的梅花都很少见;江南风景秀丽,因此多出俊美女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焉:何,哪里。据《淮南子·人间训》载:古时边塞有一老翁丢失一马,人家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谁能说不是福呢?”后来这匹马果然自己回来,还带来一匹骏马。别人又来向他贺喜,他却说:“这谁能说不是祸呢?”果然,他的儿子因骑这匹带回来的马摔断了大腿。别人又来安慰他,他又说:“这谁能说不是福呢?”后来异族入侵,丁壮都被征入伍迎战,近塞之人,十死八九,他的儿子因为腿瘸而得以幸免。边塞上的老翁丢失了马,哪里知道是祸还是福?指祸福相随,好事和坏事可以互相转化。

也作①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②塞翁失马,祸福未知。

【三百六十行,行行吃饭着衣裳】 见“一百二十行,门门都好着衣吃饭”。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见“行行出状元”。

【三杯茶作合,两盏色媒人】 见“茶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

【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三杯酒过后,什么矛盾都能得到和解;酒醉之后,什么样的忧愁都能忘却。指酒有和事解愁的功力。

【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 软饱、黑甜:我国南方方言中,称饮酒为“软饱”,称睡觉为“黑甜”。三杯酒过后,就能令人熟睡,进入梦乡。指人在酒足饭饱之后十分满足舒适。

【三餐莫过饱,无病活到老】 指一日三餐不要吃得过饱,可以健康长寿。

【三尺有神明】 见“举头三尺有神明”。

【三春不赶一秋忙】 三春:三个春天,也指春天三个月。不赶:比不上。三个春季也比不上一个秋季忙碌。指秋收、秋耕和秋种是农民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

也作“三春不如一秋忙”。

【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 三春:指阳春三月。荠(jì)花:荠菜花,可食,也可入药。旧俗,农历三月初三,男女头戴荠菜花,这时连繁茂的桃李也感逊色。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三寸气:指呼吸。无常:迷信中称勾魂的鬼,引申指死亡。指人活着时,可以有各种计划和作为;一旦死亡,万事也就终结。劝世人要淡泊名利。

也作①三股气在千条计,一日无常万事休。

  ②三寸气在千般用,一遇无常万事休。

【三代不读书会变牛】 指一家几代人都不读书,就会变得愚昧无知。

【三代以下惟恐不好名】 好:爱好,爱惜。一个有好名声的家族惟恐经历三代以后子孙不再珍惜家族的名誉声望了。

【三分吃药,七分调理】 调理:调养护理。治病三分靠药力,七分则要靠调养。指治病时精心调养护理比吃药更重要。

也作①三分医治,七分调养。

  ②三分治,七分养。

  ③三分药,七分养。

【三分画儿七分裱】 裱(biǎo):装裱,用纸、布或丝织物把书画等衬托粘糊起来。一幅好画,三分功劳是画功,七分功劳是装裱。也比喻人也需要外表的装饰与打扮。

【三分匠人,七分主人】 原指一项施工项目完成的好坏,三分功劳归工匠技术的发挥,七分功劳归主人的构思与指挥。泛指受雇者要按照雇主的意图行事。

【三分毛利吃饱饭,七分毛利饿死人】 毛利:总收入中只除去成本而没有除去其他费用时的利润。指在做生意时,薄利多销,资金周转快,生意就兴隆;要价过高,牟利过重,暴利以致滞销,生意就会萧条。

【三分人才,七分打扮】 人才:人的外貌、仪表。打扮:指衣着妆饰。人的仪表,三分是天生的,七分靠衣着妆饰。指一个人的外表形象如何,关键在于衣着打扮。

也作①三分人才,七分修饰。

  ②三分人样,七分打扮。

  ③三分颜色七分妆。颜色:指女性的姿色。

【三分天资,七分勤奋】 见“七分人事,三分天资”。

【三分栽树,七分管护】 指栽树成活率的高低,关键是管护。

【三个不开口,神仙难下手】 如果一个人拿定主意不开口说话,谁也拿他没办法。

也作①三句不开口,神仙难下手。

  ②死活不开口,神仙难下手。

  ③只要不开口,神仙难下手。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皮匠:有学者认为是“裨将”的谐音,指副将。诸葛亮: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足智多谋,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原指三个裨将的主意合起来顶一个诸葛亮。后讹变为三个臭皮匠的主意也顶一个诸葛亮。指人多智谋多。

也作“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三个姑娘一台戏】 指女孩子们或妇女们凑到一块儿,总爱说说笑笑,热闹得像在舞台上演戏一样。

【三个明人便是官】 明人:心地光明、有见识的人。指几个通情达理、有见识的人对事情作出的判断不会错。

【三个婆婆,抵一面铴锣】 铴(tānɡ)锣:小铜锣。指妇女聚在一起,总喜欢东家长西家短地唠叨不休,就像唱戏打锣鼓一样热闹。也指妇女聚在一起时爱传闲话搬嘴舌,消息如打锣一样迅速传开。

【三个秀才讲书,三个屠户讲猪】 指从事某一行业的人聚在一起,就会谈论该行业内的事情。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 清·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下:“从前近支王公子弟,令在上书房读书,余带引见。是时,天皆未明,即见小王公纷纷下学。儒者本有‘三更灯火五更鸡’之语。”三更:半夜十一时到凌晨一时。五更鸡:指夜里第五更鸡叫的时候,即天将明未明时。指男儿立志报国,就要勤学苦练。

【三公后,出死狗】 三公:古代朝廷三种最高官职的合称。死狗:比喻败家子弟。旧指大官的后代,多是些无能之辈。指养尊处优、宠而不教会使下一代堕落。

【三姑六婆,不可入门】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占卦的)。六婆:牙婆(贩卖人口的)、师婆(女巫)、媒婆、虔婆(开妓院的鸨母)、药婆(女医)、稳婆(接生婆)。旧时三姑六婆多贪财说谎,拨弄是非,甚至拉皮条卖淫,正经人家都忌讳让她们进入家门。

也作“三姑六婆,不令入门”。

【三官避酒客】 三官:道教所信奉的天官、地官、水官三神。这里泛指当官的人。指醉酒者失去了判断力,神志不清,即使官员遇见也要避让。

【三虎出一豹】 俗传虎生三子,必有一豹,异常凶猛。比喻兄弟几人中必有一人本领最大。

【三家四靠,倒了锅灶】 指几家穷亲戚朋友都向一家伸手求救济,这一家非被拖垮不可。指几家帮助一家容易,一家要救济几家很难。

【三尖瓦儿也会绊倒人】 三尖瓦:破瓦片。比喻看不上眼的小人物有时也能扳倒大人物。指不要轻易藐视不起眼的小人物。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栗】 三九:农历冬至后的前三个九天,即头九至三九,共二十七天。篱头:篱笆上。觱栗:汉代由西域传入的管乐器。三九天,寒风吹过篱笆,声如觱栗。指三九天寒风凛冽,声如觱栗。

【三九四九冻死狗】 三九四九:农历冬至后第三个九天和第四个九天。冬天的三九四九天里,连最耐寒的狗都要被冻死。强调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三九四九,隔门叫狗】 旧指在最冷的三九四九天里,农村的懒妇们冷得不愿出门,就让自家的小孩在家里大便,隔着门叫狗来处理粪便。指三九四九天最冷。

【三九无雪休种麦】 休:不要。三九天如果不下雪,来春就不要种春麦。

【三、九月,乱穿衣】 指农历三月是暮春,九月是深秋,天气正处于冷热交替的时期,人们穿衣厚薄不一。

【三句不离本行】 指人们的谈话内容总是离不开自身所从事的行业。

【三句好话不如一马棒】 指对有些人,好言相劝不如采用强硬手段见效。

也作①三句好话不如一拳头。

  ②三句好话当不得一扁担。

【三句好话暖人心】 多说几句好话,能使人感到温暖,心情舒畅。指说话时注意方式方法,能使关系融洽。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见“军马未动,粮草先行”。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见“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三里无真信】 三里:概数,指范围不大。指消息经人传说后就会失真。

也作①三里地内没准信儿。

  ②十里没真信。

【三年不飞,飞必冲天;三年不鸣,鸣必惊人】 语本《韩非子·喻老》:“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有所暗指的话称“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比喻英雄豪杰平日时运不至,难展宏图,一旦时来运转,就会一鸣惊人。也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看似寻常,一旦做起事来,就会惊天动地。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指做特殊行业的生意,长时期无人问津,一旦开张卖出一次,所赚利润异常丰厚。多指做古玩字画生意,长时间不开张,一旦开张,所赚利润颇丰。

【三年不经匠,屋里走了样】 指家具、房屋、院落等,要经常维修,长期不维修就会破旧塌落。也作“三年不请瓦木匠,家里就会不像样”。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三年:概数,形容时间长。指亲戚、朋友之间长期互不来往,原本亲密的关系也会变得疏远、陌生。

也作①三年不上门,是亲也不亲。

  ②三年不上门,亲戚也不亲。

【三年笛,七年箫】 要学成吹笛,要下三年功夫;要学成吹箫,要下七年功夫。指笛难学,箫更难学。

【三年读成举子,十年学不成诗翁】 举子:举人,明清时期,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考试,称为乡试,考中的人称举人。花三年时间读书就可考中举人,但花十年时间学诗也不一定能成为诗人。指成为诗人要具有天赋,不是死学硬背就能成的。

【三年饿不死火头】 见“荒旱三年,饿不死厨子”。

【三年郎中妻,抵得半个医】 郎中:中医医生。指医生的妻子病人见得多了,慢慢也会懂些药性和医道。比喻长期耳濡目染,外行也会变成内行。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清:清廉。知府:明清两代一府的最高行政长官,管辖数个州县。雪花银:成色纯正的银子。明清时,知府一年的俸禄是一千多两银子,若三年有十万两,肯定是贪污受贿所得。即使当三年清廉的知府,也会积下十万两银子。形容旧时官场腐败之甚,无官不贪财。

【三年桃,四年杏】 见“桃三杏四梨五年,枣子当年便还钱”。

【三年桃,四年杏,十月怀胎才成人】 桃树结果需要三年,杏树结果需要四年,胎儿怀够十个月才能出生。比喻凡事都有它发生发展的过程,着急是没用的。

【三年易考文武举,十年难考田秀才】 文武举:文举人、武举人。田秀才:指种庄稼的行家。指成为种庄稼的行家比中举人还难。

【三千功易满,八百行难圆】 三千、八百:指佛家的众多戒律。指佛家要修成正果很不容易。指人要做成一件大事非常艰难。

【三穷三富过到老】 人的一生不会长贫久富,穷变富,富变穷,大起大落,一辈子不知要变多少次。指人一生的贫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也作①三富有三贫。

  ②三穷三富不到老。

  ③三贫三富才到老。

【三秋不如一麦忙】 三秋:秋收、秋耕、秋播。一麦:夏天收割麦子。三秋再忙,也忙不过收麦忙。麦子成熟时要及时收割,否则熟过头,麦粒就会落在地里收不起,或遇下雨,麦子在穗上就长芽发霉。所以麦收是农事最忙的时节。

【三秋大忙,绣女下床】 见“秋忙麦忙,绣女下床”。

【三拳敌不过四手】 敌:抵挡。指寡不敌众。

也作①三拳不及四手,四手不及人多。

  ②三拳难敌四拳,好汉也怕人多。

【三人不成党,五人不成群】 三人结不成一体,五人组不成一群。指人多容易散乱,结合不成整体。

【三人成众】 从字面上,三个“人”字组成“众”字。指人多气势高,力量大。

也作“三人是个众字”。

【三人抬不过“理”字儿去】 三人:泛指众人。人再多也拗不过真理。指在真理面前,人人都得服气。

也作①三个人抬不过一个“理”字。

  ②三个将军抬不动一个“理”字。

【三人同心,其利断金】 见“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人同行,必有一智】 三人:概数。指人们一同外出,若遇困难,总会有一人能想出好办法来解决。

【三人同行小的苦】 小的:辈分低或年龄小。指结伴出门,小字辈往往比较辛苦。

也作①三人出外,小的儿苦。

  ②三人同行,少者吃苦。

【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 六耳:指三人。指参与策划机密大事的人不宜超过两个。知道机密的人越多,越容易泄漏机密,贻误大事。

也作“六耳不通谋”。

【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见“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荆棘:泛指带刺的小灌木。三天不弹琴,手上就像长了刺一样生涩。指技艺精湛贵在坚持不懈地练习,一旦中断就会生疏。

也作①三天不练一手生。

  ②三天不摸手生。

  ③三日不练不顺手,三天不念不顺口。

【三日不分大小】 指结婚三日之内,不论大小辈分,任何人都可与新娘新郎开玩笑。

【三日不相见,莫作旧时看】 语本《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三天不见面,就不能用以前的眼光来看人。指人的变化很大。

【三日官府,百年父母】 只当了三天知县,就为百姓办了大事,老百姓会感念不忘。指为官一任,只要是为民着想,为民办实事,即使任期短暂,百姓也会刻骨铭心。

【三日肩膀两日腿】 挑重担走长路,熬过头两天腿就不疼了,熬过第三天肩膀就不肿痛了。也泛指刚开始干重体力活时感觉特别累,坚持几天后,慢慢就会习惯。也作“三日肩膀四日腿”。

【三日起早当一工】 一工:一个白天所做的活。三天早起干的活,就能抵一个白天所干的活。指坚持早起,就会挤出更多时间干更多的活。

也作①三个五更抵一工。

  ②三早当一工。

  ③早起三朝当一工。朝:早晨。

【三日无粮不聚兵】 指军队三天没粮吃,就会不战自乱。也指失去起码的物质条件,任何群体都会解散。

也作“一朝无粮不驻兵”。

【三升的锅,容不下四升的米】 煮饭时锅小米多,容纳不下。比喻人的福浅,享受不了富贵生活,即使有富贵降临头上,也会转眼逝去。

【三十不荣,四十不富,五十看看寻死路】 荣:荣华,指官运。富:富有,指财运。旧指人活到三四十岁还不能在仕途和财富上有所成就,五十岁以后便没有希望了。

也作“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钱买死路”。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唐代科举制设“明经科”、“进士科”。“明经科”所考科目为儒家经典,易考且录取人数较多,但声望不及进士;“进士科”所考科目为诗词曲赋,考的是个人的才气,难考且录取人数少,但声望高。因此,三十岁考取“明经科”年龄已算是太老了,而五十岁能考中进士还算少年进士。指唐代的明经易考,进士难中。

也作“五十少进士”。

【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二十里面条饿断腰】 吃了莜麦可支撑走三十里路,吃了黏糕可支撑走四十里路,吃面条才走二十里路就饿极了。指饭食中,用黏米面做成的糕最耐饥,其次是莜面,最不耐饥的是面条。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三十六:泛指多种计策。原指两军交战,一方处于明显劣势时,以走避为上策。后泛指陷入困境,已成败局,且无它计可施时,可采取逃避的策略。

【三十六行,行行相妒】 三十六行:泛指各种行业。指不论哪个行业,同行人总免不了要相互嫉妒。

【三十六行,庄稼为强】 见“千行万行,庄稼是头一行”。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原指大的河流经常改变河道,某个地方原在河东岸,若干年后却在河西岸。比喻风水地气的流转,几十年一变。后多指人或事物的兴盛与衰败,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三十年前人寻病,三十年后病寻人】 指人在三十岁以前,不懂得爱护身体,扎下病根,此为“人寻病”;三十岁以后,人的体质日趋衰弱,原来潜伏的疾病逐渐显现出来,此为“病寻人”。劝人在年轻时就应该爱惜身体。

也作①三十人找病,四十病找人。

  ②三十以前人欺病,四十以后病欺人。

  ③前三十人找病,后三十病找人。

【三十年前子靠父,三十年后父靠子】 前三十年,儿子要靠父亲养育成家立业;后三十年,父亲要靠儿子养老送终。也指儿子小时,父亲说话算数,父亲主事;父亲老了,儿子说话算数,儿子主事。

【三十年远报】 报:报应。佛家认为行善得善果,作恶得恶果。旧时认为人无论做了善事还是坏事都会得到报应,报应有近有远,近报就在眼前,远报不出三十年。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 指人在三十至四十多岁的年龄段,精力与性要求正处于旺盛时期。

【三十撒欢儿,四十升官儿,五十打蔫儿,六十靠边儿】 撒欢儿:因兴奋而连跑带跳。打蔫儿:无精打采,精神不振。靠边儿:退休。人在三十岁以前,精力旺盛,但还不稳重;四十岁左右,人既有精力又有能力,正是升迁干事业的好时期;到了五十岁,人的精力和体力逐渐衰退,做事就无精打采;到了六十岁,就该退休了。

【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 三十三天:佛家认为天有三十三层,最高一层是离恨天。四百四病:佛经说人有四百零四种病,最苦的是相思病。指人世间最难忍受的痛苦是离别和相思。

也作①三百六十病,唯有相思苦。

  ②四百四病人皆有,只有相思难受。

【三世仕宦,方解着衣吃饭】 三世:概数,指好几代人。仕宦:出仕为官。方解:才懂得。着(zhuó):穿。一连几代人做官,才能懂得当官人家穿衣、吃饭的讲究和规矩。指旧时官场礼仪规矩复杂。也指世代官宦人家在吃穿上非常讲究。

【三世修来同一宿】 三世:三生。佛家所指前生、今生、来生。同一宿(xiǔ):男女结合,共度一晚。旧指男婚女嫁从一而终,是三世修炼而来的。也指男女今世即使只同居一宿,也是前世修来的,决非偶然。

【三岁不吃鸡,到老不用医】 小孩子在三岁前不吃鸡肉,到老都不会生病。指三岁前的婴幼儿肠胃没有发育成熟,不宜吃如鸡肉等难以消化的食物。

【三岁定终身】 指年幼时形成的性格特征,一辈子也不会改变。

【三岁看到老】 指从一个人小时候的秉性、气度、志向以及日常的言谈举止,就可推断出他的一生是否有所作为。

也作“三岁看老”。

【三讨不如一偷】 指多次上门讨要不成,不如一次暗里偷拿就能得手。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上房揭瓦:形容生事捣乱。指对经常惹是生非的人要常管教。

【三条路儿中间行】 比喻遇事时,既不应激进,也不应保守,而要选择比较稳妥的中立态度。比喻办事以稳妥为上。

也作“三条路只走中间”。

【三条游鱼窜一塘,三个妹崽欢一房】 妹崽:指年轻女孩。指女孩们喜欢聚在一起,说笑逗趣。

【三湾当一闸】 湾:水流经过的拐弯处。三湾:三道水湾。三道水湾能当一道闸门。指弯曲的地方对水流有缓冲作用。

也作“三浅当一闸”。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即清明节前后。荠(jì)菜:草本植物,嫩茎叶可食,味美,全草可入药。指清明前后的荠菜,像灵丹一样,鲜美而又滋补。

【三月三,蚂蚁上灶山】 旧时习俗,三月初三日,把荠菜花放在灶边突出的地方,以驱虫蚁。

【三月三日晴,桑上挂银瓶;三月三日雨,桑叶无人取】 挂银瓶:指桑叶贵。农历三月初三若是晴天,主天旱,预示桑叶贵;三月初三若是雨天,主多雨,预示连阴,桑叶将发霉不值钱。

也作“三月初三晴,桑上挂银瓶;三月初三雨,桑叶生苔痕”。

【三月三,脱了寒衣穿汗衫】 指农历三月初三过后,天气由冷快速变热。

【三月十六皎皎晴,桑树头上见人情】 农历三月十六晚上月亮皎洁,预示本年天旱桑叶贵,免不了要借邻家桑叶而欠下人情。

【三朝雾露起西风】 入冬后,连日大雾不开,并伴有露水,一定会起西风。

【三朝媳妇,月里孩儿】 三朝媳妇:过门三天的媳妇。月里孩儿:不满月的孩子。媳妇的好坏,全在刚娶过门三天内对她的引导;孩子的好坏,全在刚生下后不久对他的调教。指教育贵在初期。

也作①三朝的新妇,月子的孩儿。

  ②三朝媳妇月里孩。

【三朝新妇婆引坏,月里唲呕娘引坏】 唲呕:形容婴儿语声。媳妇不好,是刚过门时婆婆引坏的;孩子不好,是刚生下不久时母亲带坏的。指教育人的最大失误是没有从头抓起。

【三折肱知为良医】 三:概数,表示多次。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数次折断胳膊,就知道医治折臂的方法,并成为这方面的良医。比喻多次失败,就会悟出其中道理。

也作①三折肱,成良医。

  ②九折臂而成医。

【散兵无斗志】 指没有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士兵,纪律涣散,在战场上没有拼搏精神。

【散将容易聚将难】 指散伙容易,再聚集起来就难了。

【桑发黍,黍发桑】 发:助长。在桑田里套种黍子,黍能助桑茂盛,桑能助黍增产。

【桑田变沧海,沧海变桑田】 语本晋·葛洪《神仙传·王远》:“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桑田被水淹没变成了大海,大海枯竭又变成了桑田。指世事变化巨大。

也作“桑田沧海,沧海桑田”。

【桑条从小拗,大来拗不直】 拗(ǎo):使弯曲或变直。桑条在初长的第一年,枝条嫩,可塑性很强,使其弯则弯,使其直则直。经多年修剪后的老枝都是弯曲的,难以拗直。比喻对孩子教育要从小抓起,长大定型后,就难以改变。

也作“桑条从小抑,长大抑不屈”。

【嫂如娘大】 大:北方方言,对父亲的俗称。家里失去父母,嫂子就承担起对弟妹抚养的责任,因此嫂子如同父母一样。

【扫帚不到,灰尘不掉】 扫帚扫不到的地方,灰尘不会自行离开。比喻一切落后反动的东西,不进行斗争就消灭不了。

【色不迷人人自迷】 见“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色胆大如天】 指追求色情的人胆量极大,往往会不顾一切后果。

也作“色胆如天大,淫心海样深”。

【色是杀人刀】 指沉迷于女色必定会招来杀身之祸。也作“色上有刀”。

【色为祸媒】 色情是灾祸的媒介。指好色要惹来灾祸。

【僧家口,吃十方】 见“和尚口,吃遍四方”。

【僧来看佛面】 僧:和尚。来了和尚,要看在佛祖面上以礼接待。比喻对不相干的来人,要考虑到举荐人的情面,予以礼待与照顾。

【僧老人敬,将老人嫌】 指和尚越老道行越深,别人越敬重;将领越老越不中用,别人越嫌弃。

【僧人照面说佛话】 照面:见面。和尚是佛家信徒,彼此见面时,要诵念“阿弥陀佛”之类的佛语。比喻同一行业的人聚在一起,说的都是行内话。

【杀兵不如惩将】 指严惩士兵,不如处罚将领。也指惩罚要从有权势的关键人物着手,才更有震慑作用。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杀兄之仇,不共日月】 不共戴天、不共日月:不愿与仇人同在日月光照之下活着。旧指人生最大的仇恨是杀父、杀兄之仇,可以和仇人同死,不能和仇人共生。

也作“杀父之仇,不可不报”。

【杀鸡骇猴】 骇(hài):吓唬。原指驯猴人会在猴子面前杀鸡来吓唬猴子,让它听话。比喻惩罚一个人往往能用来威慑另外的人。

也作①杀鸡给猴子看。

  ②杀鸡给猢狲看。

【杀鸡焉用牛刀】 焉:哪里。杀鸡哪里用得着杀牛的大刀。比喻处理小事用不着费大劲。

也作①杀鸡焉用宰牛刀。

  ②杀鸡用不着牛刀。

  ③杀鸡不用牛刀。

【杀尽了报晓鸡,天还是要亮的】 比喻无论黑暗势力如何猖獗残酷,也无法阻挡历史前进。

【杀了高粱,才能露出谷子来】 高粱是高秆农作物,谷子是低秆农作物,两种作物套种在一起,只有把高粱砍倒,才能显露出谷子。比喻高层人物不去,低层人物就不能出头。

【杀了头也不过碗来大的疤】 见“砍了头,也只有碗口大的疤”。

【杀人不过头点地】 头点地:人头落地。人头落地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指死并不可怕。也指对待犯错的人,只要本人认错,就不必穷追不放。又指无论大事小事都可了结,不必把事态看得过于严重。

【杀人不死,不如不杀】 杀人不能致死,会招至被杀者的深仇大恨,还不如不杀。指做事不坚决、不彻底,只能招来恶果。

也作“杀人不死枉为仇”。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杀了人要偿命,借人钱要归还。指抵偿相当,是常理、常情。

也作①杀人抵命,欠债还钱。

  ②杀人的偿命,欠债的还钱。

  ③杀人须偿命。

【杀人的要见伤,做贼的要见赃,犯奸的要见双】 判定是否杀人,要验刀伤;捉拿盗贼,要见赃物;认定有奸情,要有当事男女双方在现场。指判刑定罪,要重事实和证据,不能轻信口供。

也作①杀人要见伤,拿贼要见赃。

  ②杀人要赃,捉奸要双。

  ③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

【杀人可恕,无礼难容】 杀人有时可以宽恕,待人粗野无礼却让人难以容忍。指不懂礼貌的人令人讨厌。

【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 见“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

【杀人须见血,斩草要除根】 指消灭敌人要像铲除杂草一样连根拔掉,不留后患。

也作“杀人见血,铲草除根”。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 杀伤敌人一万人,自己也得损失三千兵。指打仗时双方都会有损失,即使是打了胜仗,也要付出代价。

也作①杀人三千,自损八百。

  ②杀敌一千,自伤八百。

  ③歼敌一千,自损八百。

【杀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见“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沙场无老少】 沙场:战场。上战场打仗,不论年龄大小,都有战死的可能。

【沙锅底无柴煨不热冰】 指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沙粒虽小伤人眼,小雨不停会成灾】 比喻平时小事不注意,积累久了就会出现大问题。

也作“沙粒虽小伤人眼,小雨下久会成灾”。

【砂锅子不打一辈子不漏】 比喻话不说明白,当事者一辈子也不知其中的缘由,事情的起因将永远是个疑团。

【纱帽底下好题诗】 纱帽:乌纱帽,也叫官帽,指当官的人。指旧时当官的人写的诗不论好坏,都会有人吹捧。

【傻瓜见了钱,也要眼开花】 指谁见了钱都会高兴。

【傻瓜脾气大】 指脑子有毛病或智力低下的人,对有些事情转不过弯来,就容易发脾气。

【傻人也有个傻心眼儿】 心眼:想法,主意。指智力平常的老实人,有时也会想出好主意。

【傻子看到晚,乖人看一眼】 乖人:聪明人。傻子看人时,不眨眼地盯着看;聪明人看人时,只看一眼而不让对方有所觉察。指愚笨之人观察人或事不知如何抓住特点或重点;而聪明人观察人或事,注重抓住特点或要点。

【啥风也顶不过枕头风】 枕头风:指枕席之间诉说的话。指丈夫容易听信妻子的话。

【啥人扮啥装,啥将骑啥马】 将(jiànɡ):将官,将领。指人的衣着装束要与自己的地位和身份相称。

【啥师带啥徒】 有什么样的师傅,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徒弟。

【山不碍路,路自通山】 山不会阻挡路,路自然能通山。指山不论有多高多险,总是有路可通的。比喻生活中没有绝人之路。

【山不碰面人碰面】 山和山不会碰到一起,人和人却会碰到一起。指与人交往,要留情面,总有一天还会见面打交道。

【山不转路转】 山不转动,路却绕着山转。比喻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机会总会有。

【山草越割越旺,河水越堵越大】 比喻处理问题与事件运用的方法不当,结果会与愿望截然相反。

【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所;肺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 葬师:给人选坟地的风水先生。肺腑: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如果山川会说话,风水先生就会失业;如果人的五脏六腑会说话,庸医便会吓得面如土色。指风水先生和庸医多是骗人的,经不起事实的检验。

【山大有虎,林密多兽】 指大山密林之中,必定有老虎和其他野兽出没。也比喻社会大了,各种各样的人都会有。

【山带不出,三日必雨】 山带:环绕山峰的像带子一样的云雾。不出:不消散。指像带子一样的云雾萦绕着庐山而不散,三天之内必定会下雨。

【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山:河南与陕西境内的崤(xiáo)山与华山。相:旧时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将:武将。以崤山与华山为界,以东称山东,以西称山西。秦汉时崤山、华山以东民风尚文,多文官;崤山、华山以西民风习武,多武将。

也作①山东宰相山西将。

  ②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关:指函谷关与潼关。

【山东山西山里有,湖南湖北湖里出】 指山东、山西的山里蕴藏着多种矿产资源;湖南、湖北的水中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

【山高高不过太阳】 山再高也没有太阳高。比喻年龄大但辈分低的人得称呼年龄小、辈分高的人为长辈。也比喻在尊者面前,自己再强,也无法和对方相比。

【山高皇帝远】 指在偏僻的地方,中央的行政管理权力起不到作用。也指一些远离中央的地方官员,欺上压下,称霸一方,百姓喊冤无门。比喻能解决问题的人离得太远。也作“天高皇帝远”。

【山高雾浓茶才香】 指气候湿润、云雾常年笼罩的高山,所产茶叶色、香、形、味俱佳。

也作“云雾山中出好茶”。

【山高一丈,水冷三分】 指随着海拔的增高,温度就会逐渐降低。

【山高一丈,水深一尺】 山有一丈高,水就有一尺深。指有山的地方就有水。

【山高有个顶,海深有个底】 比喻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极限。

【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比喻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就看到了希望,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山高遮不得太阳,官高压不倒乡党】 乡党:乡邻和亲族。山再高,太阳也在它的头顶上;官再大,也不应在乡邻和亲族面前抖威风。指官做大了,更应与百姓和谐相处。

也作“山高遮不住太阳,官高压不倒乡里”。

【山高遮不住太阳】 山再高也挡不住太阳。比喻错误的东西总掩盖不了事实。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山再高也有可走的路,水再深也有渡船的人。指只要不怕艰险,路途再险恶也能闯过去。

【山河易改,本性还在】 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山鸡飞起来好打,兔子跑起来好打】 比喻打击敌人最好的时机,是其在活动过程中暴露出阴谋诡计之时。

【山里说话有鸟听,屋里说话有鼠听】 指无论在哪里说秘密的事,总会有人偷听。

【山里天,孩儿脸】 指山里的天气变化无常,忽晴忽雨,和孩子的脸一样,说变就变。

【山路山路,没有准数】 指山里的路程,说着不远,走着远,没有准确的里程数。

【山难改,性难移】 指人的本性不易改变,犹如大山难以移动一样。

【山怕无林海怕荒,人怕老来花怕霜】 山无林,水土就会流失;海中无鱼,人类就失去赖以生存的资源;人老无为,霜降花谢,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与光泽。指无休止地滥捕滥捞会使环境中的动植物濒临灭绝。

【山前讲话,山后有人】 指无论在什么地方说秘密话,都有可能被人偷听到。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山上没有老虎时,猴子自称为大王。比喻在某一地方或某一领域,没有能人高手,庸人便会称强。

也作①山中无老虎,猴子也称王。

  ②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③山中无虎猴称王。

【山食鹧鸪獐,海食马鲛鲳】 鹧鸪(zhèɡū):鸟名。獐(zhānɡ):獐子,形状像鹿而小。马鲛(jiāo):海鱼名。鲳(chānɡ):海鱼名,也叫海鲳鱼。指山里野味,数鹧鸪和獐子的味道最好;海中美味,数马鲛和鲳鱼的味道最佳。

【山瘦马,怒苦身】 苦:伤害。指山路上跑马,最能把马累瘦;人经常发怒,最容易伤害身体。

【山塌必有泉】 如果山有塌陷,在塌陷之处定有泉水。

【山抬风雨来,海啸风雨多】 大山阻挡暖湿气流,使暖湿气流向上爬升,遇冷空气而形成雨,所以风雨随着山势而来;当海啸发生时,狂风暴雨定会伴随着冲击沿海陆地。

也作“山抬海潮来,海啸风雨多”。

【山头戴帽,平地淹灶】 山顶被云雾笼罩,平地的积水会淹没灶台。指云雾笼罩山顶,预示有大雨。

【山外青山天外天,能人背后有能人】 高山外还有更高的山,技艺高强的人中还有更高强的人。指技艺的精深是无止境的,强手之外还有强手。

【山窝窝里出凤凰】 山窝窝:贫穷而偏僻的地方。凤凰:比喻漂亮女孩子,或比喻在某一方面极有才干的人。比喻穷乡僻壤往往有俊美女子或出类拔萃的人才。也作“深山沟里出凤凰”。

【山羊不跟豺狼作亲戚,老鼠不和猫儿打亲家】 山羊与狼做朋友、老鼠与猫攀亲家,最终将被对方吃掉。比喻受迫害者绝不与欺凌自己的人交往。

【山有百草,人有百性】 指人的性格各不相同,就像山上有各种不同的草木一样。

【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 工:工匠。度:估量,计算。山上有树木,工匠就会量材使用;宾客有礼貌,主人就会优先接待。比喻是人才就会有人录用。

【山有山脉,水有水道】 指任何事情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矩。比喻每一个地方都有当地的规矩,当地人有当地人的特点。

也作“山有山道,河有河道”。

【山雨欲来风满楼】 大雨来临之前,必定有狂风作先兆。比喻在冲突或战争等大爆发之前,必然有许多预兆。

【山再高也高不过两只脚】 山是不动的,人是活动的,任何高山也会被踩在人的脚下。指任何艰难险阻都能被克服。

也作①山高高不过脚底板子。

  ②山再高还在脚板底下。

【山枣一声,懒媳妇吃了一惊】 叫卖山枣多在深秋时节,预示马上就到冬天,懒媳妇听到这种叫卖声会吃惊,感觉到不得不赶制冬衣了。

【山珍海味,没有盐有味】 指盐是百味之王,没有盐作调味品,任何山珍海味都会无味。

【山中常有千年树,世上并无百岁人】 大山中虽然常见有千年的古树,而人世间却罕见百岁老人。指百岁老人不常见。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山中:指仙人居住的地方。神仙的世界才过了七天,人世间好像已经过去了上千年。原指僧道以为神仙与凡界大不同。现多指外面的世界变化迅速。也比喻光阴易逝,人生短暂。

也作①山中七日,世上千年。

  ②山中方一日,人间已百年。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甲子:我国农历用天干地支来纪年,一个“甲子”为六十年。这里以“甲子”指日历。指偏僻的大山中连日历也没有,严寒的冬天过完了还不知年节已到。比喻时光不知不觉地流逝。

也作“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善恶报应,如影随形】 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报应就像人影不离身一样,很快应验。

也作“善恶昭彰,如影随形”。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指行善作恶最终都有报应,只是报应的时间有迟有早罢了。

也作①善恶终有报,只争早与迟。

  ②万事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③到头终有报,来早与来迟。

【善恶无门,惟人自召】 见“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善恶相形,祸福自见】 相形:相互比较。见(xiàn):表露在外,显现。行善与作恶相比较,所得到的祸福报应一下子就能显现出来。

【善马好骑,善人好欺】 见“人善得人欺,马善得人骑”。

【善门难开,善门难闭】 善门:做善事。开始做善事不容易,想要中止做善事更难。指在行善做好事时,有时会惹来麻烦,一旦有了麻烦是很难摆脱的。

【善泅者死于水,善战者死于兵】 泅(qiú):浮水。善于浮水的人,往往会认为自己非常熟悉水性而疏忽大意,最后死于水中;善于打仗的人,认为自己精通兵法,放松警惕而败于疆场。比喻有所擅长的人,往往会自恃精通而大意,结果总免不了要失事。也比喻凡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朝相反方向发展。

【善游者溺,善骑者堕】 溺:淹死。堕(duò):摔下来。善于游泳的人,往往会疏忽而淹死在水中;善于骑马的人往往会大意而摔在马下。指在某一领域精通的人,常自恃精通而疏忽大意,导致失手。也作“骑者善堕”。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佛家认为,行善有好报应,作恶有坏报应。有时不见报应,乃是报应的时间还未到。

也作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

  ②善有善缘,恶有恶报。缘:机缘。

  ③积善有善报,作恶有恶报。

【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见“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善者福,恶者祸】 行善的人会有好事相随,作恶的人会有灾难降临。劝人多做善事少作恶。

【善蒸不如善炒,善晒不如善焙】 焙(bèi):用微火烘。指制茶的工艺最好用炒和焙,而不用蒸和晒,这样炮制出来的茶叶最好。

【善正月,恶五月】 旧时认为正月多吉祥,五月多不吉利。

【善猪恶捉】 对表面驯服的猪,在捉拿时也要下狠心才能擒住。比喻在捉拿貌似温顺、弱小的敌手时,不能心慈手软。

也作“善猪恶拿”。

【伤弓之鸟高飞,漏网之鱼远逝】 受过弓箭惊吓或伤害的鸟会飞得很高,从渔网里逃出的鱼会游得很远。比喻人会从失误中吸取教训,对加害者产生警惕。

【伤筋动骨一百天】 指筋骨受到重伤、特别是骨折之后较难恢复,一般需要一百天的治疗与静养过程才能痊愈。

也作①伤筋害骨一百天。

  ②伤筋断骨一百天。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比喻对敌斗争,每个都伤着一点儿,不如彻底消灭其中一个更好。

【伤人不伤脸,揭人不揭短】 见“打人休打痛处,说人休说短处”。

【伤心莫过死了老子娘】 老子:父亲的俗称。最伤心的事是父母去世。

【商场如战场】 指商业竞争激烈,犹如战场交战,不容半点疏忽。

【商贾之言,医匠之心】 商、贾(ɡǔ):古时“商”指行商,“贾”指坐商,现商贾统称商人。商人之言虽好听,并不一定是真心话;医生之言虽不中听,却是肺腑之言。指好听的话不一定是真心话,真心话不一定好听。

【赏必行,罚必信】 行:实行。信:讲信用。奖赏一定要实行,责罚一定要执行。指作为领导者,要讲信用,制定了赏罚制度,就一定要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