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甘肃省武威市文物管理所对南营乡青嘴湾的唐代墓葬群进行了发掘,其中发现了一座规格非常高的墓葬,仅仅是残存的基墙就有两米之高,可见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

墓中出土的墓志铭上,用篆书清晰地刻着“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几个大字,在生平事迹中还记载了这么一段话:

“大周故弘化大长公主,李氏赐姓曰武,改封西平大长公主,墓志铭并序。”

吐谷浑和大唐谁厉害(她是大唐首位和亲公主)(1)

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

根据墓志铭上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墓主人是埋葬于武则天时期,因为武则天曾经把大唐的国号改为周。

通过史料中的记载,在武则天执政时期,确实封了一个人为“西平大长公主”,这个人就是弘化公主,她也是唐朝历史上的第一位和亲公主。

公主和亲的传统起源于何时?

提起唐朝的和亲公主,我们首先想到的一位可能就是文成公主,她是继弘化公主之后第二位和亲公主,同时也是唐朝所有和亲公主里面最出名的一位。

“和亲”的顾名思义,就是指两个政权之间通过婚姻的方式,以实战停止战争,建立和平友好关系的目的。

吐谷浑和大唐谁厉害(她是大唐首位和亲公主)(2)

弘化公主与慕容诺曷钵

但是,虽然和亲能够让双方和平交往,但纵观历史各个朝代的和亲案例,大部分承担和亲使命的公主并非是心甘情愿,而是被迫嫁到异国他乡的。

很多人认为,和亲这一政策是从西汉时期开始的,在班固笔下的《汉书》和司马光笔下的《资治通鉴》中都有相关的记载。

当时的西汉国力积贫积弱,而北部边疆的匈奴却是最为强盛的时候,不断侵犯汉朝的边境。刘邦在解决韩王信(并非韩信)叛乱之时,曾与匈奴发生了军事冲突。由于轻敌,最终被匈奴的40万大军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时间,甚至差点丢掉性命。

从此以后,刘邦意识到,必须要加大力度发展国防力量,但长期处在战争之中肯定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他选择了与匈奴和平相处,并与之结为儿女亲家,将汉朝的公主嫁到匈奴。

吐谷浑和大唐谁厉害(她是大唐首位和亲公主)(3)

汉高祖刘邦

除此之外,为了换取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汉朝每年还要给匈奴送上大量的粮食、布匹等。

实际上,和亲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的周朝天子势力衰微,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来对抗其余的诸侯各国,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他们通常就会采取“政治联姻”的方式,结为同盟,这也是后来历朝历代实行和亲的早期形式。

和亲,作为两个人婚姻的一种特殊形式,已经不仅仅是男女双方的个人事情了,而是牵涉到两个政权。

根据史料记载,历史上两个政权之间的和亲有很多,除了西汉与匈奴的和亲之外,还有孙吴与蜀汉、唐朝与吐谷浑、隋唐与突厥、唐朝与吐蕃、辽国与西夏,以及后来的清朝满蒙联姻等等。

吐谷浑和大唐谁厉害(她是大唐首位和亲公主)(4)

西汉和亲

强盛的唐朝,为何还要走和亲之路?

如果说西汉时期的和亲,是带有一点迫不得已的成分在里面,而唐朝时期是当时的世界大国,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为什么仍然要采取和亲的方式呢?

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唐代时期的和亲次数竟然是历朝历代最多的,多达28次。其实,从唐太宗将唐朝的第一位和亲公主嫁到吐谷浑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也恰好伴随了大唐帝国的整个兴衰历史。

大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的一天,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旨意下,左骁卫将军淮阳王李道民和右武卫将军慕容宝护送年仅17岁的弘化公主。送亲队伍从大唐国都长安出发,他们一路穿行于西北的茫茫大漠上,此行的目的地是与唐朝毗邻的吐谷浑,与吐谷浑的首领诺曷钵结婚。

送亲队伍中间有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里面坐着这次和亲的主人公弘化公主。她轻轻地掀开窗帘,望着渐行渐远的长安城,不禁落下了眼泪。当然,她自己也不知道,嫁到异国他乡之后的命运会是怎样的。

吐谷浑和大唐谁厉害(她是大唐首位和亲公主)(5)

吐谷浑地图

也就是在这一年,唐太宗派出了大将侯君集、牛进达等人率领军队,击败了西域的一个强国高昌国。除此之外,唐朝军队还陆续击败了焉耆、龟(qiu)兹等国,原本属于西突厥的附属国也都纷纷脱离了西突厥,转而投靠唐朝。

然而,吐谷浑同样也是一支少数民族政权,唐太宗却没有灭掉他们,而是答应和亲,还将唐朝的一位皇室宗亲弘化公主嫁给了吐谷浑的首领。

关于弘化公主的身世,也是说法不一,有人说她是唐太宗的女儿,也有人说她是淮阳王李道民的女儿,只是被临时册封的一个和亲公主。

吐谷浑政权位于河西走廊地区,夹在唐朝与吐蕃之间。早在隋朝刚刚建立不久的时候,隋朝就已经与吐谷浑有过和亲的先例。

吐谷浑和大唐谁厉害(她是大唐首位和亲公主)(6)

弘化公主夫妇

当时的吐谷浑首领是夸吕,他仗着日益强大的实力不断地侵犯隋朝的边境,但每次都是被隋朝军队打败。

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夸吕看着吐谷浑军队屡战屡败,就想起了别的招数,《隋书》中记载:“以女备后庭。

夸吕认为,皇帝一般都是既爱江山,又爱美人,他就主动向隋朝皇帝隋文帝杨坚献上一位美女,以换取与隋朝的友好往来。

但是,这个方法对于隋文帝来说是没用的,隋文帝在历史上也是一位特殊的皇帝。他并不像其他皇帝一样,后宫拥有“三千佳丽”,而是一位出了名的“妻管严”,什么事都要提前征得独孤皇后的许可。

吐谷浑和大唐谁厉害(她是大唐首位和亲公主)(7)

隋文帝杨坚画像

当然,夸吕想要通过进献美人的方式,在独孤皇后这边就被一票否定了,隋文帝自然也不敢收下这份“大礼”。

直到五年之后的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此时的吐谷浑首领已经由伏允担任。伏允则采取了比较柔和的策略,他在多次向隋朝进行朝贡的同时,顺便提出了要娶一位公主和亲。于是,隋文帝看他的态度还不错,就答应了将光化公主许配给他。

由于已经与隋朝有过和亲的先例,唐朝取代隋朝之后,吐谷浑便开始向唐朝伸出了橄榄枝,同时还协助唐朝灭掉了一个强有力的地方政权李轨政权。

为了刷刷自己的存在感,吐谷浑一边与唐朝交好,一边又在暗地里侵扰唐朝的边境地区,但又离不开唐朝这座靠山。

吐谷浑和大唐谁厉害(她是大唐首位和亲公主)(8)

吐谷浑人

吐谷浑之所以要与唐朝搞好关系,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1、吐谷浑所处的地理位置

吐谷浑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这个国家的区域包括如今的青海大部分、新疆和甘肃的一部分地区,这里在唐朝是通往西域的主要交通要道,也是唐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2、邻国的吐蕃政权日益崛起

吐谷浑的邻国是吐蕃,这是一个新崛起的强大政权,而吐谷浑正夹在吐蕃和唐朝的中间,也是两国争相拉拢的对象,所以它必须选择一个国家当作背后的靠山。

唐太宗当上大唐的皇帝之后,吐谷浑加快了向唐朝和亲的步伐。但是,伏允虽然表达了想要和亲的意思,诚意却并不充分,他始终不愿意来到大唐当面向唐太宗请婚。

吐谷浑和大唐谁厉害(她是大唐首位和亲公主)(9)

而此时的唐太宗也表现出了强硬态度,他心想,你身为吐谷浑的首领,竟然都不肯亲自来到唐朝商议和亲的事宜,那这件事就一直拖着吧!

与此同时,唐太宗正在忙着对付不听话的北方突厥,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管吐谷浑的事情。

直到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唐朝使者被扣押事件”,这件事让唐太宗十分愤怒。

当时,吐谷浑在侵扰唐朝的领地凉州的时候,竟然把唐朝的使者赵德楷拘禁了起来。唐太宗先后十几次派人从中斡旋,要求伏允放了赵德楷,但都遭到拒绝。

其实,伏允也是在打着自己心里的小算盘,他计划用赵德楷作为与唐朝谈判的砝码,从中捞点好处,这也是游牧民族的特性。

吐谷浑和大唐谁厉害(她是大唐首位和亲公主)(10)

和亲

第二年,尽管唐太宗已经尽力通过谈判释放赵德楷,但伏允就是不放人,这一下触动了唐太宗的底线。

于是,唐太宗派出了唐朝大将李靖、侯君集等人,一举攻下了吐谷浑,伏允被迫自杀身亡,他的儿子慕容顺继承首领的位置。

然而,慕容顺在吐谷浑的威望不够,很快就被部下杀害。

在唐朝的扶持下,慕容顺的儿子慕容诺曷钵被立为吐谷浑的新一任首领,此时他的年纪比较小,大臣们之间相互争权夺利,整个吐谷浑国内动荡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唐太宗再一次看到了机会,他再次派出大唐军队帮助慕容诺曷钵稳定住了政权,帮助慕容诺曷钵坐稳了吐谷浑首领的宝座。

吐谷浑和大唐谁厉害(她是大唐首位和亲公主)(11)

为了感激唐朝的援助,慕容诺曷钵提出“向唐朝请婚,并将唐朝视为宗主国”的想法,这种行为却被吐谷浑的一些人视为大逆不道。

慕容诺曷钵刚有与唐朝和亲的想法,便立刻引起了以宣王为首的大臣们的强烈不满,他们坚决不同意迎娶唐朝的公主。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随着新兴起来的吐蕃出兵攻打吐谷浑,人们被迫迁徙到了青海北部。慕容诺曷钵心里非常清楚只有通过与唐朝和亲的方式,才能够得到大唐王朝出兵支持,以此保住吐谷浑的江山社稷。

于是在公元639年12月,慕容诺曷钵正式来到唐朝,以虔诚的态度与唐太宗商谈迎娶一位唐朝公主的相关事宜,并同意将唐朝视为宗主国。听到这番话,唐太宗非常高兴,当即同意了寻找一位公主许配给他,并授予他为吐谷浑可汗,册封为河源郡王。

吐谷浑和大唐谁厉害(她是大唐首位和亲公主)(12)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之所以爽快地答应慕容诺曷钵的请婚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吐谷浑夹在唐朝和吐蕃的中间,而且吐蕃的实力远在吐谷浑之上,对外扩张的势头非常明显。吐谷浑时刻都有被吐蕃灭掉的风险,急切需要得到唐朝军队的保护。

唐太宗答应慕容诺曷钵请婚的消息传到吐蕃时,他们也不甘示弱,也派出使者来到大唐,要求请婚,就有了之后的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那段历史。

在慕容诺曷钵主政吐谷浑期间,对于唐朝的态度还是比较恭敬的,每年都会向唐朝进贡上万只马匹和牛羊。他之所以这样做,也足以说明了吐谷浑确实需要唐朝的庇护。

吐谷浑和大唐谁厉害(她是大唐首位和亲公主)(13)

吐蕃人

2、吐谷浑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需要中原地区生产的茶叶、布帛和铁器等生活必需品,而唐朝也需要大量的马匹来扩充军备,两者是各取所需,互利共荣。

在这种情况下,唐朝和吐谷浑的边境贸易逐渐发展了起来,为了达到“各取所需”的目的,两国的和亲也就成为了历史必然。

既然答应了吐谷浑首领慕容诺曷钵的请婚,唐太宗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位和亲公主了。

根据《新唐书》《旧唐书》《诸帝公主传》和《后妃传》等史料中的记载,唐太宗的女儿有过详细记载的就多达21个,他完全可以从众多女儿中挑选一个嫁给慕容诺曷钵。

但唐太宗并没有选择自己的女儿,而是挑了一位李氏宗亲,并册封为弘化公主。或许,唐太宗是不舍得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嫁到遥远的吐谷浑,从而临时找了一位“公主”,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吐谷浑和大唐谁厉害(她是大唐首位和亲公主)(14)

弘化公主塑像

当弘化公主被唐太宗选为和亲公主之后,或许她的心里是非常不情愿的,忍痛告别了自己的家人,前往蛮荒之地度过自己的后半生。但作为一个皇室子女,如果能以自己的婚姻来换取国家边境的安宁与稳定,又何尝不是一件欣慰之事呢!

纵观历史上的和亲公主,弘化公主或许是幸运的,因为当时她和慕容诺曷钵的年龄都差不多,两人的感情也是比较幸福的。

但让弘化公主没有想到的是,正当她逐渐适应异国他乡游牧民族生活的时候,吐谷浑爆发的一场政治危机,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