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地方戏曲 榆次志中记载戏曲(1)

第三章戏剧曲艺

第一节晋剧

晋剧即旧称的中路梆子,源于晋中.以境内的“四喜班”为最早,继而班社盛行。

迄今一百三十多年来,名家辈出,至今榆籍许多著名艺术家仍占领晋剧艺坛。乾嘉以来,聂店王氏和车辋常氏等旺族均以境内经商驰名,富甲一方。他们茶余酒后,追求文化娱乐享受,多邀蒲州梆子来境演出,旺族的戏曲爱好者、票友、合文家(当地通晓戏曲者)即与落脚境内的蒲梆艺人探索研创新声,以期适合当地口味,在唱腔和文武场乐器上博采众长,将蒲梆的典雅细腻、北路梆子的慷慨激昂,地方秧歌的明快清晰之特点融于一体,遂逐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地方特色。

咸丰年间(1851—1861),聂店王家创办了晋剧“四喜班”,从苏州定置戏箱,从蒲梆中聘请名演员、鼓师、琴师,由蒲梆艺人“八百黑”和“棒槌红”掌班。时人将其中名演员编成顺口溜:“四喜班,是好戏,秃红、秃丑盖陕西,人参娃娃、棒槌红,后面背得一杆旗,京大花脸唱得好,京二花脸福喜喜,饿了吃得大碗肉,渴了喝得一条鱼。”

此后,王胡村三家煤窑窑主合办了“三合店”。该班从蒲州买回男性幼童 30 余名,聘请晋剧花脸演员兀登和须生演员大回州为师,在王胡村一旅店内教戏。培养出名演员二八黑(尚云峰,蒲州人)。之后,榆次籍晋剧演员陆续步入艺坛,诸如永康村人刘任生(须生)、彭村人张有(花脸)、西范村人德海(须生),郭村人李八斤(正旦)、王胡村清蛮(正旦)等。

此外,境内的晋剧班社有“马快班”、“窑黑班”和“保和班”等。光绪元年(1875)流村人崔玉峰办起“二保和班”。八年(1882)艺名核桃红(李道德,蒲州人)、顺腿流(李俊德,道德之弟,工小旦)以及玻璃脆(黄元,工小旦,嗓音清脆)落户流村,公推二保和班的鼓师杨青(张村人)为班主,与“马锣三”(郭三蛮,祁县人)办起“三保和班”。培养出榆次籍名演员有“什贴红”、“小十八红”、“八斤红”(三人均为什贴人)和鼓师杨甲成(杨青之子)。

九年(1883),榆次城隍庙庙会之际,演戏助兴,五月二十七日,山西巡抚张之洞亲临,观看演出,大悦。随后,令府十县名班赴并会演,首台参演的有要村人陈大庸的“会音班”,参演班社中,榆次籍名演员有“众梨园”的“六堡黑”(荣全全,六保村人)、“双林园”的“砖井黑”(任来顺,北砖井村人)、“什贴黑”(什贴村人)、“金胜和”的“小十八红”(根培)等。三十一年(1905)长凝镇范双根办起“双胜园”。光绪末,小东关人郑小二和长凝镇范银喜合办了“四胜和”,都在邻近县有一定声望。

在光绪、宣统年间,邑中名演员还有太原太平班培养的后来驰名晋剧艺坛的“说书红”(高文翰,有传)、“狼叼红”(全成,东墕村人),“二锦霓园”培养的“灌肠红”李景云(郝村人),“乾梨园”培养的富根旦(陈林富根,西胡乔村人),什贴人孙竹林。

清末民初,被誉为“上三班”的“坤梨园”、“锦霓园”、“万福园”多次在境内演出,使榆次的晋剧艺术深受影响。

民国初,榆次籍演员多有升任承事或掌班者,如灌肠红、六堡黑在祁县“吉梨园”掌班,砖井黑任承事;小十八红在平遥“自成园”和徐沟“自诚园”掌班。新一代演员诸如“万福园”培养的“彦章黑”(萧亮,马村人),“小荣梨园”培养的“北田旦”(王增山,北田村人)等。

民国十一年(1922)永康村人张根喜办了“兴盛班”,十七年(1928)近城村人郭再明办了“聚梨园”。

民国二十三年(1934)寿阳人董凤来在榆次办起“坤梨园”,二十五年(1936)南关人王金奎办起“十股班”,培养了一批晋剧新秀,直到民国三十年(1941),城内人郝珍还办起“双梨园”。

从 30年代以来,榆次籍的晋剧第一代名演员牛桂英(小张义村人),郭凤英(艺名“十一生”,郭家堡村人)在晋剧艺坛崭露头角,她们和丁果仙一起,献身梨园,对艺术精益求精,成为晋剧艺坛“丁、牛,郭、冀”四派中的代表人物。

晋中地方戏曲 榆次志中记载戏曲(2)

牛桂英(女,小张义人),郭凤英(女,郭家堡人)、王爱爱(女,南关人)三人是当代晋剧(中路梆子)旦(青衣)生(小生)代表性演员,蜚声三晋。

牛桂英工青衣,以唱腔婉转缠绵,吐字清晰,扮相俊秀,表演稳健大方、细腻传神著称,善于博采众长,在唱、念方面有所创新,形成了独特“牛派”表演艺术风格。

1952年,她与郭凤英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打金枝》获二等奖。1955年,该戏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为舞台艺术片,在全国放映。

郭凤英,艺名“十一生”,唱腔圆润,扮相英俊,做派潇洒,擅长刻画人物内在神情,其翎子功和腿功极著,善于吸取名家之长,提炼发展,形成独特的小生表演风格。

王爱爱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晋剧(中路梆子)中代表性的优秀演员,以青衣唱腔独绝,她承传统而不泥古,尊师法而不守旧,行腔清脆圆润,吐字真切,创独树一帜的“爱爱腔”,誉满三晋。她的表演优美舒展,细腻传神,刻画人物性格维妙维肖。

1961 年赴首都中南海演出《见皇姑》一折,受到中央领导的好评。她演唱的《见皇姑》、《算粮》、《打金枝》等戏被中央电视台录相播放。

郭凤英、牛桂英,王爱爱是当代在全国享有声誉的晋剧表演艺术家。

此外,榆次籍名演员有任玉珍、任玉玲(龙白村人)、筱桂花、武筱亭(牛村人)、高艾卿(孟高庄人)、白桂英(演武村人)、许娟娟(永康村人)、白桂枝(南关村人)、侯刚英(王都村人)等。

晋剧文武场上,境内也有不少人才活跃在艺坛。从咸丰以后,最著名的鼓师为流村人杨青,18 岁时成名,曾在二保和班为艺人鱼儿红、金镶翠等执鼓多年。时音乐伴奏人才匮乏,便悉心栽培后进,为晋剧音乐曾培养了一批新秀,其子杨甲成就是他亲自指点出的司鼓名手。甲成 20 岁后,入“上三班”(锦霓园、坤梨园、万福园)中先后司鼓十多年,后入“乾梨园”任教。他腕力特好,善于掌握剧情,与演员配合默契,颇得“三盏灯”、“说书红”等名演员的好评。稍后,城内人刘柱以晋胡驰名剧坛,他青年时受教于著名琴师常麟瑞(车辋村人),万金子,出师后,先后为名演员盖天红、三儿生、筱桂桃、说书红、狮子黑、丁果仙等伴奏。1952 年赴京参加了首届全国戏曲观摩汇演。1956年,参加省戏曲观摩调演获奖。1960年以后,执教于省晋剧院青年团、省艺校。

剧目咸同之际的“三合店”以演出晋剧《忠保国》、《反棠邑》、《沙陀国》驰名遐迩。光绪十年(1884),榆次“会音班”参加了由山西巡抚张之洞下令的府 10 县6大名班的调演,为期一个月,会音班被指定为第一班演出,历时 5 天,剧目为:

晋中地方戏曲 榆次志中记载戏曲(3)

新中国建立以来,本市晋剧团上演的剧目以数百计,其中包括传统剧目,改编移植剧目,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四类.传统剧目诸如《芦花》、《教子》、《下河东》《算粮》、《蝴蝶杯》《孙安动本》《空城计》《走山》、《三岔口》《斩子》、《打金枝》《十五贯》等 200 余个,改编、移植剧目诸如《秦香莲后传》《姐妹皇后》、《灵堂花烛》等40余个,现代戏诸如《刘胡兰》《李双双》《朝阳沟》《高山劲松》《龙江颂》、《三上桃峰》、《追报表》《你追我赶》等 30 余个,新编历史剧诸如《三醉双梅楼》、《杨业归宋》、《幽州救驾》等近 10 个。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表

晋中地方戏曲 榆次志中记载戏曲(4)

晋中地方戏曲 榆次志中记载戏曲(5)

晋中地方戏曲 榆次志中记载戏曲(6)

晋中地方戏曲 榆次志中记载戏曲(7)

第二节其它剧种

一秧歌

广泛流传于榆次城乡的晋中秧歌,最早可追溯到清代的咸丰年间。当时,近城村艺人范黑小、李小蛮等自发组织起业余秧歌班,于农闲季节在本村演出。

1940年,近城村秧歌艺人张海洋、李仲林等组织了“同乐班”,演出了《回家》、《算帐》等剧目,不久散摊。

榆次解放后,李仲林、李俊卿等人又在范家堡组织起“同乐社”,赴邻村演出。

1950 年,以范家堡同乐社为主体的“榆次县秧歌改进队”正式成立,秧歌名艺人张效富(疙瘩丑)、董世俊(有儿旦)、张伟(照明旦)等相继进入改进队。剧目有《大挑菜》、《巧双配》、《对金环》等 50 余个。

1955 年 4月,榆次县秧歌改进队更名为“榆次市秧歌剧团”。在此后的十余年间,秧歌剧团除演出传统剧目数十个外,创作、改编、移植了《李二嫂改嫁》、《俩兄弟》、《张大叔从军》、《李双双》等 30 余个现代戏。

1970 年,以“秧歌不能演样板戏”为借口,秧歌剧团被撤销,艺人被迫改行。

1979 年,榆次市秧歌剧团得以恢复。1981年、1982年两年,剧团演出了移植戏《状元与乞丐》与现代戏《迎女婿》《闹菜棚》,三剧均被省电视台录相播放。

恢复以后的秧歌剧团,对伴奏音乐进行了改革,曲调累计达 200 余个。所演节目除 30 余个传统剧目外,创作、改编、移植的剧目有《抢新郎》《追骡》《槐树庄》、《五女拜寿》《凤凰戏乌鸦》等近 30个。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秧歌演员,如李俊卿(近城村)、李仲林(近城村)、王基珍(盖汾阳,原籍汾阳),邱金兰(女,盖平遥,原籍平遥)、马宝莲(女,使赵村)等。

晋中地方戏曲 榆次志中记载戏曲(8)

二 木偶皮影

榆次最早的木偶皮影班社,是光绪三十年(1904)聂店人王长海所办之“卖院猴儿班”。

王长海外地商号颇多,光绪二十年(1894)后先后倒闭,家境日衰。他将村中院落卖掉,从苏州买回衣箱,成立了木偶皮影班,“卖院猴儿班”由此得名。

此后,木偶皮影班不断出现,民国十年(1921)张维在城内成立过“保胜班”;李墕村人锦儿在本村成立过“锦儿班”;民国二十九年(1940)西荣村人根戌成立过“三变化班”;抗日战争前夕至 50年代,车辋人常麟玉(常双玉)、常麟瑞在城内成立过“玉庆班”;抗日战争初期,巩村人郑守义在本村成立过“守义班”此外,城内的朱有蛮,逯村的梁四娃、郭村的郝长福等,都先后成立过木偶皮影班。

由于木偶和皮影的演出,有班子小、人员少、道具少、活动方便等共同特点,因而两者常组成一个班子,白天演木偶,晚上演皮影。

木偶所演剧目与晋剧大体相同;皮影所演剧目有《五花马》、《大变化》、《三皇姑》《通天河》等几十个。

60 年代以来,境内无木偶戏演出。

三 评剧

评剧原名“蹦蹦”,民国十七年(1928)在蹦蹦名演员李金顺倡导下改名为“评剧”。

1956 年,新光评剧团从临汾调来榆次,改名“榆次市评剧团”,全团共有演职人员 63 人,节目有《宇宙锋》、《李三娘》《打狗劝夫》《花为媒》等二十多个。

1958 年,剧团部分人员调走,另招收学员 16 人;同时,发掘整理出《凤还巢》、《杜十娘》《嘉兴府》《三笑点秋香》等剧目,并排出《小姑贤》《风筝误》、《十五贯》等剧目,分赴石家庄、大同等地演出,每年演出 300 场以上,平均年收入七万元左右,主要演员有朱筱霞等。朱筱霞曾于 1957 年在山西省第二届戏曲会演中主演《李三娘》一剧,荣获优秀演员奖。

除演传统戏外,评剧团还排演了《消毒计》《除四害》等现代戏。

1965 年,榆次市评剧团调往大同。

四 话剧

民国二十七年(1938)9月,榆次路东抗日县政府从当时的抗日学校抽调 15——25 岁的青年学生 20 余人,组成“抗日奔流话剧团”,上演剧目有《参军》《做军鞋》《除奸记》《松花江上》等。

二十九年(1940)秋初的一个早晨,驻扎长凝镇的日军出发至剧团所在的西见子村,剧团成员全部冲散,从此,剧团不宣而散。

第三节 演出场所

境内农村,除山庄窝铺外,村村都有戏台。有的大村镇多至 4--5 座戏台,供各个剧种演出使用。

榆次解放以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娱乐需求也日益迫切,城乡不仅新建了戏台,改建了旧台,城市和乡镇所在地更兴建了影剧院,既演戏,又放电影。截止 1990 年底,市区有前进影剧院、中都影剧院、晋华职工影剧院 3 所,晋中工人俱乐部,榆次工人文化宫、晋华礼堂 3 处演出场所也演出各个剧种。

在城区和农村现存古戏台 20 余座.榆次解放以来,特别是 70 年代和 80 年代,农村改进和兴建了大量的新戏台,至 1990 年底,全市农村共有改建和兴建的各种戏台 200 多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