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得咎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唐·韩愈《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动辄得咎辄:比喻一个人动不动就受到指责或责难。即;咎:过失,罪责。

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是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朝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

成语故事第12期一毛不拔(成语故事动辄得咎)(1)

韩愈

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进学解》是韩愈创作的一篇古文,是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借以抒发自己的牢骚之作。

文章构思别出心裁,语言新颖形象,在技巧上吸收了辞赋体的铺叙、排偶、藻饰、用韵等方式,又加以革新改造。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即出于此文。

每天学习一个成语故事, 读史明智,长知识。

熬夜费灯,码字不易,请读者加个关注吧!

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哦! 发现错别字请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给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