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四大丛林在哪(东南第一丛林)(1)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历史上的江南各地寺庙众多,楼台处处,然而世事变迁,杜牧诗中的场景已经难以见到。遗留下来的庙宇便成了历史缩影。苏南地区保留最完整的千年古禅院常州天宁禅寺始建于唐贞观、永徽年间,距今已有1350多年历史,天宁寺以“殿宇巍峨壮观,佛像高大庄严,法会闻名遐迩,历代高僧辈出”被誉为“东南第一丛林”。今天我们就跟【随贴身导游,走到哪里讲哪里的旅游伴侣APP】一起感受“禅”的深意。

川西四大丛林在哪(东南第一丛林)(2)

天王殿 天王殿,这几个字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书写的。上方还有不二法门的砖刻是清代翰林院编修冯桂芬所书。什么是不二法门呢?按佛经的解释是:佛与众生没有差别,现在与过去没有差别,此世界与他世界没有差别。此一门既代表了天下所有修行的法门,天下所有修行的法门又可以归结到这一门这就是不二法门。墙上的南无(MOU)阿弥陀佛是现任方丈题写的。

川西四大丛林在哪(东南第一丛林)(3)

进入天王殿内,这位两耳垂肩,袒胸露肚,笑容满面的便是弥勒佛,弥勒是梵语的音译,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的既定继承人。弥勒现在还是菩萨,据佛经说,他还在兜率天院中(即弥勒净土)修行,按人间的时间算要在56亿7千万年以后降生印度,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得道成佛,并分批超度一切众生,所以称为未来世佛。现在我们看到的“大肚弥勒”的形象是根据五代梁朝时宁波奉化契此和尚的模样塑造的。契此和尚两耳垂肩,袒胸露肚,开口常笑;但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一布袋,终日奔走,劝化人信佛,人称布袋和尚。相传契此和尚还是个天气预报专家,只要人们看到他脚穿湿布鞋,第二天肯定是阴雨绵绵;只要他穿木展,肯定就会大旱,每次都灵验无比。贞明二年(916年),契此和尚在岳林寺口念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 然后圆寂。这时人们才醒悟其为弥勒的化身。于是把他的肉身于岳林寺西二里安葬,并起名为“弥勒庵“。此后,遂按他的模样塑成”弥勒菩萨,放在天王殿正中,受人膜拜。旁边这副便是为弥勒佛量身撰写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的楹联,来描绘其皆大欢喜的形象。相传其道场在宁波雪窦山(雪窦寺)。(其他塑像,旅游伴侣同样有介绍哦)

川西四大丛林在哪(东南第一丛林)(4)

文殊殿 天王殿的两侧,东侧是文殊殿,西侧是普贤殿。文殊殿供奉的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菩萨,意译为"妙德"、"妙吉祥",手持宝剑(或宝卷),身骑狮子,代表的是大智慧,圆满的智慧,人称大智菩萨。相传其道场在山西五台山。佛门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但是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个话对照起来看好像非常矛盾!其实慈悲、方便是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溺爱。感情用事、不思后果,那就是祸害。文殊菩萨,就是教育我们要学习开发自己的智慧,为人处世,善巧方便,得当适宜。

川西四大丛林在哪(东南第一丛林)(5)

川西四大丛林在哪(东南第一丛林)(6)

罗汉堂 常州人有个习俗,每年春节要到天宁寺来"点罗汉"。按照自己的年龄,任选一尊罗汉为起点,待数到与自己年龄相同的罗汉,从他的喜怒哀乐中,便可预卜当年的"前途命运"。其实,这除了逗孩子玩儿之外,主要还是人们透过罗汉不同的神态,作一番精神上心灵上的交流,既是一种艺术享受,也是心理上的慰藉。东西两厢罗汉堂的罗汉分坐四排,每尊身高一米左右,全身贴金。他们或俯或倚,嘻笑怒愁,有的慈眉善目,妙相庄严;有的怪诞狰狞,动作不凡;有的伸足屈膝,打坐盘膝;有的拄杖睁目,合十摊手;有的参禅入定,念念有词;有的闭目凝神,煞有介事,还有托钵飞铙,卖弄法术,真是千姿百态,各呈其趣。天宁寺早期的罗汉,始塑于清代乾隆年间,之后不断充实提高,曾被宁波七塔寺、南岳祝圣寺和四川、云南等地寺院作为样本依照塑造。特别是砌嵌在大雄宝殿东西两侧墙面上,用玻璃框加以保护的五百十八尊罗汉青砖刻像,线条流畅,刀法纤细,构图优美,表情生动,成为天宁寺十年浩动中唯一幸存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文物珍品。据《天宁寺志》记载,当时各地出洋经商的船主,最担心航海时被大风恶浪袭击,于是就到天宁寺求佛祖保佑,并恭请一套罗汉拓片供奉船上,使天宁寺的罗汉像,又传播到了海外。(想要了解各个罗汉去旅游伴侣看看吧)

川西四大丛林在哪(东南第一丛林)(7)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这四个大字是清代光绪年间翰林院编修、常州书法家费念慈所书。大雄是佛门弟子对释迦牟尼佛道德无上,法力无边的尊称。寓意是最大勇士,法力无边。

川西四大丛林在哪(东南第一丛林)(8)

殿中央有三尊大佛,正中是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在公元前5世纪,比中国的孔子早了十四年,原名悉达多姓乔达摩。释迦牟尼是后来佛教徒对他的尊称,释迦是种族的名称,牟尼是圣人的意思,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PI)罗卫国的王太子,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当他看到烈日下农夫汗流浃背,鞭打耕牛犁田时,感到生的沉重;当看到老人举步艰难时,感到了老的可怜;当看到脸色苍白病人时,感到病的痛苦;当他看到送葬人撕心裂肺的哭声时,感到了死的悲凉。怎样才能从生、老、病、死中解脱出来呢,他苦苦思索着。在29岁时,他离家出走。在深山中跟名师学习禅定,后独修苦行6年,后又在一棵菩提树下静坐苦思解脱之法。终于在十二月初八的凌晨,悉达多终于战胜了最后的烦恼,获得了彻底的觉悟成了大智慧的佛陀,把他创作的教义称为佛教,他传播佛教45年,广收门徒,80岁时涅槃。

东边是东方世界药师佛,古代中国人不仅重视生,而且注重死。所以人们希望仰仗药师佛的能力,达到消灾延寿的目的。他左手捧法轮,象征佛的学说像法轮常转不息。西边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宰,不论何时何地,不论男女老少,只要念“南无(MO)阿弥陀佛“便可消灾得福,他手持金台,寓意众生去世后,由他的金台接往西方极乐世界。

站在释迦牟尼两边的是十大弟子的两位,左边年长的叫迦叶,跟佛祖学习佛法,是佛祖生前最喜爱的弟子,佛祖死后,迦叶取得了佛教的领导地位。右边年轻的叫阿难,是喜庆或欢喜的意思,相传是佛祖的堂弟。他的记性特别好,知识渊博。迦叶死后阿难成为佛教领袖。

川西四大丛林在哪(东南第一丛林)(9)

天宁宝塔 都说有寺必有塔,天宁寺在北宋年间曾经有过一座七层的普照王塔,后毁于战乱。上世纪末本寺方丈松纯大和尚发大宏愿,重建宝塔。在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十方信众的捐助下,2001年宝塔开始筹建,02年4月奠基,经过5年努力多,宝塔于07年4月30日举行落成开光大典,正式对外开放。

天宁宝塔高153.79米,仿唐宋风格、八角飞檐,每个飞檐下悬挂有铜铃,微风吹拂,铃声悦耳,传来梵音阵阵。仰望宝塔,逐层数之,宝塔高达十三层,十三是佛教中最吉利的数字,佛教中有个说法,凡十三层佛塔,必供舍利子,我们宝塔地宫内也供奉有舍利子。宝塔共用6500吨钢材、1000吨铜和5000立方米的楠木修建而成,塔顶金光灿灿,采取金刚宝座式塔刹,主塔刹高30米、四根副塔刹高15米,共用75吨铜铸成,表面还贴了大量的黄金,因此称为“金顶”。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万丈佛光。(每层塔都有什么,旅游伴侣会告诉你呦)

川西四大丛林在哪(东南第一丛林)(10)

宝塔一明层·华藏世界殿 宝塔一明层的主题是“华藏世界——和”,寓意“华严净土,和睦和谐”。主要展示了华严三圣、观音菩萨以及佛祖八相成道的故事。表现了佛教中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圆融和谐思想。大殿面积近1600平方,高13米,金碧辉煌、气势恢宏,作为塔中之殿实为罕见。殿中尤以四尊高10.5米、重10余吨的铜铸大佛;72米长,3.2米宽,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景泰蓝观音壁画以及四幅大型铜雕壁画最为引人注目。走进华藏世界殿,仿佛进入了佛的净土世界,一个和谐圆融的世界。

大殿正南方这尊毗卢遮那佛,高达10.5米,重10吨。大佛铸黄铜,表面贴金,由本寺方丈松纯大和尚率两序大众前往江西颂经迎请,诸多善信自带黄金首饰熔入大佛,充满法喜。

穹顶镶刻的是长72米,高3.2米的景泰蓝观音三十二应身像,这观音三十二像景泰蓝壁画已被列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加上大殿北面的杨枝观音像,正好是观音的三十三应身。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幻化为三十三个不同的应身普度众生,可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长作渡人舟。

川西四大丛林在哪(东南第一丛林)(11)

在华藏世界中,四壁大型铜雕壁画由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铜艺术领域的唯一传承人朱炳仁大师亲自创作,总面积近220平米。展现的是佛祖从降生到涅槃的108个故事,称为“八相成道”,分别是:降兜率,入胎,诞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