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走访小村、地隔界小组。清晨七点,带上干粮,我们一行四人骑着摩托车就出发了。从村委会到地隔界小组15公里,骑车沿盘山公路一直爬坡,路面很窄,坑坑洼洼,大约一个半小时才爬到山顶抵达村口。

祁东扶贫车间工作:景东扶贫人的一天(1)

资料图

村口就是罗承祥家。见我们来,热情的老罗搬凳子、倒茶,给我们拿好吃的。老罗家两个女儿,一个在超市当会计,一个是幼儿园合同老师,家里转移性就业收入不错。女主人自大姐,去年的一次摩托车事故导致左腿粉碎性骨折,前后治疗花费一万四千元,医保报销90%,自费不到两千块。“赶上了好时代啊,灾病都有保障了。”自大姐说来仍十分感慨。在国家扶持一万五仟元的基础上,他们一家凭借自身的努力,把房子盖得亮堂堂,打理得井井有条。这是群众积极发挥内生动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典型。

再走过一道坎爬上一道坡就是罗明仙家,我们到的时候,罗大姐刚参加完小组集体卫生大扫除。因为丈夫早逝,家里两个儿子都在上学,我们给她家申请了整户施保。大儿子就读于昆明学院,每年得到国家助学金3500元,享受8000元的助学贷款,学习之余还勤工俭学。二儿子今年考上了云南林职学院。今年,罗大姐当上了生态护林员,有了一份收入。她还把精力用在40亩核桃种植和牛、猪、鸡养殖上。全靠一个女人撑持的家庭,家里干净整洁,生活欣欣向荣。这又是一个教育帮扶成效的好典型,应该好好记录下来。

祁东扶贫车间工作:景东扶贫人的一天(2)

资料图

村东头易地搬迁户罗新林,新房已竣工入住,但旧房一直在使用。我们到时,男主人和往常一样酒气熏人,吸着烟筒,依旧态度强硬。经过一番又一番的说服教育,女主人答应搬家,并请求我们的协助。说干就干,我们先把老奶奶的床铺、衣服、药袋等所有物品搬至新房,接着将正房、窝棚厨房里的家用物品全部搬出。最后,安装厨房电源线和电视接收机,布置客厅,整理老奶奶卧室。攻坚拔寨,我们总算又攻下了一个“山头”。拍拍身上的灰尘,洗了个脸,继续下一家。

段成贵脑梗,不能干重活,今天要帮他把老房子里面的几张床架腾挪到新住房;杨进家住房正在修缮,得看看进度;李家成老婆腰椎间盘突出,最近直不起腰了,很严重,得去了解一下详细情况,看看能怎样帮他……每到一家,我们都把收集到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这些都是精准帮扶,最宝贵的数据。

祁东扶贫车间工作:景东扶贫人的一天(3)

资料图

晚上六点半,赶在天黑前回到了村委会。吃完饭稍作休息,八点是“脱贫攻坚政策培训视频会”,新的学习开始了。十点会议结束,再看看工作群有没有要处理上报的数据表格,跟同事了解他们的入户情况,再整理一下白天入户的笔记,不知不觉已是深夜。

这一天,爬坡下坎,村里村外;这一天,走东家串西家,张三长李四短;这一天,汗流浃背,紧凑充实。这一天,我相信全国各地驻村扶贫人都在不同的村落演绎着同样的平常,一如村委会的月光,伴着静静的夜,清浅流淌。

作者 杨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