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目前世界各国海军的驱逐舰越造越大,巡洋舰与驱逐舰之间的分界线开始逐渐变得模糊。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国海军中,巡洋舰则是完全不同于驱逐舰的一款重要舰种。各国海军的巡洋舰是仅次于战列舰与航空母舰的主力舰种,旧日本海军就在多次战役中将下属的重巡洋舰设置为旗舰。

苏联制造各型巡洋舰(苏联最后的火炮巡洋舰)(1)

“高雄”级重巡洋舰

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红海军和当时其他海上强国的水面舰队在综合实力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为战前的造舰计划突然被打断,因此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海军并没有再重新建造一款巡洋舰,只凭借手上的“基洛夫”级轻巡洋舰撑到战争结束。

苏联制造各型巡洋舰(苏联最后的火炮巡洋舰)(2)

“基洛夫”级轻巡洋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种导弹技术还不算成熟,并不能够马上投入实际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当时世界各国海军在战后早期的造舰计划中,仍然规划了多款传统火炮型战舰的设计和建造,而苏联的“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就是其中之一。

苏联制造各型巡洋舰(苏联最后的火炮巡洋舰)(3)

改为纪念舰的“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

作为苏联红海军最后一款火炮巡洋舰,“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及其改进型号为苏联验证了许多巡洋舰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可以说,前后14艘“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的成功研制和建造,让随后苏联红海军导弹巡洋舰的发展少走了许多弯路。

苏联制造各型巡洋舰(苏联最后的火炮巡洋舰)(4)

“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

因此,本文今天就向各位读者介绍下“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的诞生和发展之路,让大家对苏联历史上这款最后的火炮巡洋舰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诞生的背景——“大舰队”情怀的延续和现实的作战压力

早在1937年,苏联红海军就设定了远洋海军的发展目标。根据当时的规划,苏联除了要建造23型“苏联”级战列舰之外,还要建造69型“喀琅施塔得”级重巡洋舰和68级“夏伯阳”级轻巡洋舰,这也是苏联红海军“大舰队”最初的设想。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经过多年的损耗后,苏联红海军在面对德国海军仅存的几艘重巡洋舰时,竟然没有能够与之匹敌的中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只能够坐视德国海军巡洋舰为撤退中的德国陆军提供强大的炮火支援。

苏联制造各型巡洋舰(苏联最后的火炮巡洋舰)(5)

德国海军的“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德国这个共同敌人的消失,苏联和原来西方盟友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为了避免在苏联国土上遭遇一场“诺曼底”式的大型两栖登陆,苏联就需要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舰队,将潜在的敌人阻挡在苏联的国土之外。

苏联制造各型巡洋舰(苏联最后的火炮巡洋舰)(6)

强大的舰队才能将敌人挡在国土之外

通过对太平洋战争的观察,苏联红海军认为巡洋舰在反舰和防空方面的表现不俗,能够为正在规划中的苏联战后航空母舰提供足够的掩护,因此在战后“大舰队”的建设规划中,留下了巡洋舰的一席之地。“大舰队”情怀的延续和现实存在的作战压力,构成了“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诞生的背景。

火炮巨兽的诞生——“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的诞生

考虑到当时美国海军所带来的直接威胁,苏联红海军并没有重新设计一款全新的巡洋舰,而是在战前未完工的68型巡洋舰的基础上直接进行修改,设计出新款巡洋舰。因此,在项目之处,新款巡洋舰的项目代号即为68K。

因为是在原来68型巡洋舰的基础上进行改装,所以68K型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定为11300吨,满载排水量为14100吨,最高航速为33.4节。不过,负责设计工作的第17中央设计局在对二战中各国海军巡洋舰的巡洋舰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后,认为这样的性能指标已经有些落后,于是很快提出了68Bis型巡洋舰设计方案。

苏联制造各型巡洋舰(苏联最后的火炮巡洋舰)(7)

68Bis整体尺寸上比68K型要大上一些

为了保证研制进度和设计质量,第17中央设计局的总设计师库谢夫直接负责68Bis型巡洋舰的设计工作。库谢夫对原来的68K型设计方案进行了较大的改动,额外强化了新型巡洋舰的防空作战能力,并决定在68Bis型巡洋舰上使用全焊接制造工艺。

68Bis型巡洋舰的长度增加到了210米,舰宽增加到22米,标准排水量和满载排水量则各自增加到16000吨和17200吨,从外观上来看,整体尺寸比68K型要大上一些。为了提升远洋作战环境下的适航性,68Bis型巡洋舰采用了长艏楼单体舰型,艏楼结构延长到3/4舰长处,大大提升了舰内的活动空间,大量设备和人员活动场所都安排到了舰内,有利于在恶劣海况下进行正常作战。

苏联制造各型巡洋舰(苏联最后的火炮巡洋舰)(8)

非常典型的长艏楼单体舰型

高航速和大航程是68Bis型巡洋舰的另一大设计特点,6台KV-68型燃油锅炉和2台TB-72型蒸汽轮机为68Bis型巡洋舰提供了124600匹马力的澎湃动力,在修长舰型的配合下,让68Bis型巡洋舰的最高航速达到了32.7节。如果以16节航速航行,最大航程能够达到9000海里,提升到32节时则降低到2700海里。

苏联制造各型巡洋舰(苏联最后的火炮巡洋舰)(9)

红圈处即为其动力装置

因为在预设的舰队决战中,68Bis型巡洋舰要为苏联红海军主力舰队占据有利战位,需要主动对敌人的主力舰火力进行牵制,所以也强化了装甲防护水平。68Bis型巡洋舰在水线部位设置有10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带,露天甲板厚度则为50毫米,并在露天甲板表面布设了木质甲板。指挥机构和炮塔的防护经过特别强化,装甲厚度分别为130毫米和175毫米。

在武备方面,68Bis型巡洋舰的主要进攻武器为大口径舰炮和鱼雷。舰艏和舰尾分别以背负式方式布置了2座三联装152毫米炮塔,总共12门152毫米火炮为其提供了强大的齐射火力。其使用的B-38型152毫米火炮身管长度为57倍径,能够以7.5发的最高射速将炮弹投送到最远30公里的距离上。而在防空状态下,该型舰炮也拥有8900米的最大射高,能对当时主流的水平轰炸机进行打击。

苏联制造各型巡洋舰(苏联最后的火炮巡洋舰)(10)

建造中的三联装炮塔

鱼雷武器则布置在舰桥后方两舷位置,两侧各布置有一座五联装533毫米重型鱼雷发射装置,可以发射PTA-53型重型反舰鱼雷。不过随着苏联红海军后来发现鱼雷在舰队决战中能产生的效果有限,后续便陆续拆除了所有的鱼雷发射装置。

作为一款专门强化了防空火力的火炮巡洋舰,68Bis型巡洋舰除了12门152毫米主炮可以执行防空任务外,还在两舷各布置了3座双联装的SM-5-1型双联装100毫米高平两用舰炮。该炮为56倍口径,最大射程为24.2公里,最大射高则为7000米,极限射速可以达到18发每分钟,可以配合152毫米舰炮执行中远距离的防空任务。

苏联制造各型巡洋舰(苏联最后的火炮巡洋舰)(11)

SM-5-1型双联装100毫米高平两用舰炮

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下遭到德国空军俯冲轰炸机的严重打击,68Bis型巡洋舰布置了强大的近程防空火力。全舰一共布置了16座B-11M型37毫米速射炮,该款速射炮技术来源于瑞典的“博福斯”高射炮,最高射速180发每分钟,最大射高3000米,对空最远射程6700米,负责战舰的最后一道防空作战任务。

得益于战后苏联雷达产业的恢复和发展,68Bis型巡洋舰也安装了大量的雷达和火控设备。前桅杆安装了一部“高筛”/“低筛”对海搜索雷达,后桅杆上则安装了一部“海鸥”对空搜索雷达和“顿河2”型导航雷达。对空搜索雷达方面型号则比较多,除了“海鸥”之外,前后还分别使用过“顶槽”、“刀架”、“细网”对空搜索雷达。

苏联制造各型巡洋舰(苏联最后的火炮巡洋舰)(12)

68Bis型巡洋舰主要设备分布一览

而在各型舰炮使用的火控设备型号就更多了,舰桥上方安装了一部KDP-2-8 III型射击指挥仪,用来为152毫米舰炮提供精确射击数据。舰身两侧各安装了一部“圆顶”对空指挥仪,可以为所有舰炮提供对空射击数据。作为备份,每座SM-5-1型双联装炮塔的右侧还安装了一部“蛋杯”炮瞄雷达。

苏联制造各型巡洋舰(苏联最后的火炮巡洋舰)(13)

红圈处即为“蛋杯”炮瞄雷达

当然,68Bis型巡洋舰的火控设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苏联红海军在舰艇近防技术方面的发展,后续也有部分68Bis型巡洋舰安装了AK-230型30毫米速射炮及其配套的“顶弓”炮瞄雷达。

比较有意思的是,68Bis型巡洋舰命名方式并不是以首舰名字来命名的。68Bis型巡洋舰的首舰为1948年12月21日在黑海尼古拉耶夫马尔季工厂建造的“捷尔任斯基”号。68Bis型巡洋舰之所以会被命名为“斯维尔德洛夫”级,是因为其2号舰“斯维尔德洛夫”号完工速度比首舰更快。

苏联制造各型巡洋舰(苏联最后的火炮巡洋舰)(14)

“斯维尔德洛夫”号并不是首舰

1953年6月份,“斯维尔德洛夫”号参加了在英国举办的国际阅舰式。不过此时战舰导弹化已经开始初露端倪,以火炮和鱼雷作为主要攻击手段的“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在诞生没多久就面临着快过时的风险。

传统巡洋舰最后的荣光——落后于时代的“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

凭借着优美的外形,“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很快成为了当时苏联领导人外出访问时最喜欢的座舰。不过,在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的冲击下,“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很快就暴露出了自己的不足,成为一款最漂亮的“旧时代巡洋舰”。

苏联制造各型巡洋舰(苏联最后的火炮巡洋舰)(15)

14号舰“摩尔曼斯克”号

随着“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的最后一艘舰“摩尔曼斯克”号的建成服役,14艘“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开始了自己不同的命运。得益于其庞大的排水量和宽阔的舰体空间,苏联红海军开始在部分“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上验证相关的反舰导弹技术和舰载防空导弹技术。

比如“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就进行了SM-58型反舰导弹的搭载试验,“捷尔任斯基”号则进行了防空导弹的搭载试验,其余各舰也开始换装不同的雷达设备和火控设备,以进一步提升作战能力。

苏联制造各型巡洋舰(苏联最后的火炮巡洋舰)(16)

“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搭载了SM-58型反舰导弹

不过在“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中,有一艘舰的下场比较凄惨,就是“奥尔忠尼启则”号。该舰在1962年8月份被转让给印度尼西亚海军,作为苏联对印度尼西亚的支持。不过因为印尼海军的素质太差,导致该舰在1963年就失去了作战能力。虽然后来苏联又免费为印尼海军进行了维修,但是很快又失去了战斗力,最后在1972年被正式拆毁。

苏联制造各型巡洋舰(苏联最后的火炮巡洋舰)(17)

“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作为苏联的最后一款火炮巡洋舰,可以说是传统巡洋舰设计的大成之作。但是该级舰成也传统败也传统,在快速到来的导弹化潮流下,手持重炮,身披寒甲的“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更像是一位已经落伍的重甲骑士,已经不再适合战后全新的海战形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