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多少英雄豪杰风云际会,让合久必分的天下纷争不断。要想成为一方势力,不仅得有猛将,更要有谋士,但是因为环境纷乱,真正研究做学问的人反而不多。在这些人中,最有名的是蔡邕、乔玄和祢衡。

蔡邕是有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精通音律,并且创了“飞白”笔体,对后世影响颇深。当然,他最有名的是有个号称“才女”的女儿蔡文姬。

乔玄曾举孝廉,先后任司徒长史和将作大将,因为性格刚强,为官清廉,在去世的时候家里连办后事的钱都没有,被当时称为一代名臣。

而最后一个祢衡估计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因为他年仅26岁就被曹操杀死了。那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三国演义中排前五名将(三国演义中学问最高的三个人)(1)

祢衡是平原郡人,年纪轻轻就已经非常有才华了,他所写的《鹦鹉赋》寓意深刻,是托物言志、讽刺世情的一篇佳作。祢衡是恃才傲物的人,因为行为乖张所以无人与之同行。

当时许都新建,很多贤能的人都在此聚集。有人问祢衡,你怎么不投奔陈群和司马朗呢?祢衡却说,我怎么能结交杀猪卖肉的人呢?

之后又有人问他,你觉得荀彧和赵融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祢衡说,荀彧可以靠他的脸去吊丧,而赵融因为肚子大可以管理厨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祢衡讽刺两个人一个只有脸长得好看,而另一个则是个吃货。

这么狂妄的评人,可以说真的是非常嚣张了。但是他又是有真才实学的,当时的文学家孔融就非常欣赏他,虽然两个人年纪相差了有二十岁,但也是平辈相交。

三国演义中排前五名将(三国演义中学问最高的三个人)(2)

祢衡曾经说过,大儿子是孔融,小儿子是杨修,除了这两个人,其他人都非常平庸,不值得一提。可见孔融即使在祢衡这个狂士心里,也是非常认同。

其实祢衡虽然是个狂士,但是“一身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他本身也是希望能够得遇明主的。孔融就把他推荐给曹操,但是祢衡心中自有一杆秤,他对于汉贼曹操非常厌恶,所以自称有病,不去见曹操。后来,在孔融的多方劝告下才去拜见曹操。

但是祢衡性格太过狂傲,且目中无人,所以见到曹操的时候说:“天地虽然大,但是没有一个人。”曹操于是就说自己手下的名将谋臣难道不厉害吗?祢衡轻蔑地称这群人都是酒囊饭袋而已,之后就评论自己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没有不知道的,你们这群俗人不配和我说话!

这话说完了,曹操心里非常愤恨,但是又无法辩过他,只得让他敲鼓羞辱他。

在一次大宴宾客中,祢衡击鼓演奏《渔阳曲》,在曹操旁边的小吏呵斥他为什么不换衣服就上来演奏。没想到祢衡非常平静地脱掉了自己的衣服,赤身裸体敲鼓,然后泰然自若地离去。曹操又羞又恨,却只能强颜欢笑的说:“本来想羞辱祢衡的,没想到却被祢衡羞辱了。”

孔融知道这件事之后劝慰祢衡,希望他能够和曹操赔罪。于是祢衡穿着普通的单衣,坐在营帐门口大骂曹操。曹操虽然非常生气,但是却不敢杀了他,怕在士人之间影响不好。无奈之下,只得把祢衡送给了刘表。

三国演义中排前五名将(三国演义中学问最高的三个人)(3)

在刘表那里,祢衡一开始过得比较舒畅,因为当地的士大夫们都很敬重祢衡的才华。曾经有一次刘表和属臣一起草拟奏章,祢衡看到了觉得他们写的不好,直接给奏章撕掉,然后拿起纸笔,直接文不加点写成一篇奏折,水平非常高,刘表非常高兴。

但是祢衡始终管不住这张嘴,经常出言讽刺刘表,最后没办法,只得将祢衡送给江夏太守黄祖。

和在刘表的情况非常相似,祢衡也是一开始在公文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黄祖非常器重他。但是后来由于祢衡经常出言不逊,甚至直接骂黄祖“死老头”,让黄祖难堪。

最后黄祖一时生气要杀了祢衡,当时有个主簿因为记恨祢衡的才能,听到黄祖说要杀了祢衡立刻动手,最终祢衡死的时候才26岁。

祢衡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战斗能力”爆表,其实这也是身在乱世、礼乐崩塌,众人皆醉而唯独醒着的祢衡能对这个世界所做的最大的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