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镜合”,欢迎去豆瓣App关注Ta。
前几天专门看了万年历,才发现今年农历闰六月,七夕要到八月二十八这样夏末秋凉之时。在国外不用农历,手机电脑里也只显示公历,传统节日只有春节周围能稍微有点感受,促使我意识到这个节日的反而是季节转换带来的凉意,尤其是夜里的温度,还有夜空中的星星,这样从而回到传统节日“观天授时”的最初起源了。
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相逢的自然是天上的牛郎和织女。秋在五行中属金,金风即秋风;玉露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暑热显然已经消散了,人们要为到来的秋天做准备。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天气转凉,为了准备九月的寒衣,七月需要开始纺织了,这时候织女星的变化也被观察到了,《大戴礼·夏小正》: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织女三颗星的形状开口朝东,而隔河相望的东侧正是牵牛星。
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在秋凉的这天夜里,人们遥望天上的一对星星。这时候的夜空里两颗星分别闪亮在银河两岸,在照明稀缺的古夜里,两颗隔着银河的星开始被人们用幻想走到一起, 一如夜空下的可能相聚或者孤单的人。银河和牵牛织女星万古同在,却照耀人间本来转瞬即逝的欢愉和痴恨。白居易《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文中涉及的天文历史文学文字文献版本学都是门外汉,疏漏错误请批评指正)
传说来源
茅盾在《中国神话研究ABC》里说“牵牛织女的故事,是现所存最完整而且有趣味的星神话”。人们对于这两颗星的传说附会,最直接的原因不过是因为这两颗星是七月银河闪耀天际时在银河两岸亮度非常高的星。牵牛星(牛郎星)是全天第十二明亮的恒星,织女星更是排名第五,尤其在北半球,亮度更高,只输给大角星,从而主宰星空。
西方的星座系统中,织女星为天琴座α,而牛郎星是天鹰座α。在中国的星官体系中,两颗星都被划分在二十八星宿中的牛宿中,牵牛星名为河鼓星。夏秋之交的星夜,抬头望见银河盘桓,两颗星又隔河而亮,总要期待有些故事在星星之间发生吧。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至少可能会发出一个相似的疑问:为什么你们分别会在银河两边呢?
图中的牛郎织女和天津四星共同组成夜空大三角(谷歌图片,找不到图片出处,确认之后一定补上)
《大戴礼·夏小正》:七月,汉案户。汉,天河也。案户,言直南北也。对于北半球的人来说七月银河在天上纵贯南北。而后银河两岸的两颗亮星被传说成为牛郎织女,他们一年一次相会的记载在文献中层出不穷。
夜空大三角,以及隔银河而望的牛郎织女
如《齐谐记》:桂阳城武丁有仙道,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牵牛。”世人至今云,织女嫁牵牛也。傅玄《拟天问》曰:七月七日,牵牛织女时会天河。《太平御览》引《风土记》: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庭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辰当会。注云:《尔雅》云:“河鼓谓之牵牛。” 二星在此日越过银河相会是传说的主干内容。
如《尔雅》所说,这里提到牵牛一星二名:既为牵牛(牛郎)又为河鼓。
牵牛星
牵牛星又名河鼓星,见《尔雅·释天》:“北极谓之北辰,河鼓谓之牵牛。”
牵牛这个名字容易理解,和传说中的牛郎这个人物和故事中的老牛都有直接关联。文献中另一种常见的名字是河鼓星。更具体来说是河鼓二星,虽然常常连带两侧较小的星“河鼓一”和“河鼓三”统称为河鼓。因为这种形态和位置的关系,民间也有称呼为扁担星,郭璞在《尔雅注疏》注“今荆楚人呼牵牛星为檐鼓。檐者何也。何,胡可切。”郝懿行在《尔雅义疏》同样解释,“今南方农语犹呼此星为扁担。盖因何(河)鼓三星中丰而两头锐下,有儋何之象,故名焉。”所以在牛郎织女的传说中,牛郎上天追织女的时候,用扁担前后挑着自己一男一女的孩子,这可能和星星的形状有关。
河鼓三颗星的结构和位置
河鼓的名字乃是周以来的星官体系二十八星宿中的一个星官。二十八星宿的牛宿天区包括“牛”、“天田”、“九坎”、“罗堰”、“河鼓”、“织女”、“左旗”、“右旗”、“天桴”、“輦道”、“渐台”这些星官。七夕传说中的牵牛即为牛宿天区中的河鼓,河鼓有三颗星,职能为天军战鼓,和其他同样带有军事和战略位置色彩的星官一同守卫天河城垣。《宋史·天文志》:“河鼓三星,在牵牛西北,主天鼓,盖天子及将军鼓也……左旗九星在河鼓左旁,右旗九星,在牵牛北、河鼓西南,天之鼓旗族表也。主声音、设险、知敌谋。”
但牵牛有时又指其中的“牛宿”,而牛宿则有六颗星, 被认为和牺牲有关。《史记·天官书》:“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上将;左右,左右将。”《晋书·天文志》:“牵牛六星,天之关梁,主牺牲事。” 河鼓星在星官体系下虽有了新的职能,但它才是牵牛织女传说的中的牵牛,而非文中提到的“牵牛六星”,但这两个概念在流传中不断有混淆。
学者认为古人最早关注牵牛星必然是银河边的那颗星,只是后来二十八星宿体系建立之后,因为观测距离的原因,这个名字才给了二十八星宿中的牛宿(出石诚彦;冯时;刘宗迪等),但是无疑,这则传说中的牵牛星是银河边与织女星相对的牵牛星,也叫河鼓星,亦或民间俗称的扁担星。
古歌有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这里又有了因发音上的问题产生黄姑这个名字,“其黄姑者,即河鼓也,为吴音讹而然。”
在后来民间流传的各种传说版本中,牛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起了很重要作用,它指点牛郎如何发现织女并娶她为妻,而且最后还牺牲自己,用自己的牛皮牛角等帮牛郎上天追织女。有些传说中,牛也是神,被视为是天上下凡的金牛星。在传说中,相比牛郎,牛是一个更主动的角色,牛郎的行为几乎都是听从牛的安排。在之前对牵牛六星的解释中,牵牛为牺牲,也说明这个词的最早的含义就是指牛这种牺牲。王孝廉认为牵牛织女的传说中,牛郎经历从牛到人的转变,小南一郎也认为,“在牵牛织女的传承中,在其与农耕礼仪不可分的初级阶段,牛本身必定也是一个重要的要素。由本来的‘牛’派生出‘牵牛’,牵牛又成为传说中的主人公之一,这也是原来神话中的事物经过人化的结果。”
可能正是因为牛所具有的生产和信仰上的意义,所以即使牛郎织女演变成了一个爱情传说,牛仍然作为一个重要角色存在其中。
织女
织女和二十八星宿中的婺女(须女)也有关系,但是相比牵牛星,织女的情况就简单多了,名字上并没有那么多混淆的情况。而且相比牛郎的来历不明,织女在记载中一开始就确定了神女的性质。《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 张守节《史记正义》:“织女三星,在河北天纪东,天女也,主果蓏丝帛珍宝。”解释了织女的职能和丝帛有关。同河鼓星一样,织女星也和附近的星星组成一个有辨识度的形状,《墨子·襍守》:“亭三隅,织女之”,孙诒让《墨子间诂》引陈奂云:“织女三星成三角,故筑防御之亭,以象织女处隅之形”。这似乎和河鼓的星官作用呼应,但织女的这种三角形状和名称由来的关系似乎不大,它的名称来历应该更多的和她的功能有关。
织女星。旁边四颗星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的传说解释为织女织布的梭子
《山海经》提到有“帝女之桑”。织女在传说中是天女的身份,以及名称背后暗含治丝纺织的内涵使得她和牵牛一样似乎有信仰上的含义。王孝廉认为织女和桑神信仰有关,“织女在成为星名以前的原始意义当是农耕信仰中被视为神圣树木桑树的桑神,或许也就是原始的母神,形成这种以织女为桑神的信仰是和古代农耕社会中无数的妇女以桑蚕纺织为主要工作的实际劳动生活有关的。也就是说在人间大地上先有了以织女为桑神的信仰,然后结合了天文现象的观察而形成了织女星的星名。”
画像中织女在织布,而头上正好顶着三颗星(东汉山东肥城孝堂山郭氏墓)
小南一郎也持有类似的看法,“即是说,在人间,自古以来的各个王朝,春季来临也由高贵的女性举行礼仪性的采桑。”,“皇室的女子们则象征性地从事这一般女子的工作,模拟纺织劳作。这种皇室女子的工作结果,被认为能调整一般女子的劳作,占验当年养蚕、纺织的成败。”
相对应皇室女子模拟采桑纺织的仪式,历代帝王则是春天二月,祭先农,亲耕籍田,象征性进行农耕工作,一般为皇帝持鞭扶犁在耕牛后边于籍田中往返三次,这又和牛郎的身份对应了。
所以牛郎织女两个主角的身份特征,基本上是传统农耕社会中家庭最基本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身份。 从个人到帝室,从地上又到天上,都在模拟和重复这一个生产和生活结构。银河一侧男性耕牛劳作,而另一侧女性则在纺织,一个典型的家庭模式,无论是否是理想中的(请女权谅解历史的局限性),似乎不在一起都是不能原谅的事情。牛郎织女之所以必须成为故事主角和夫妻是由于他们所负担和象征的现实意义而言的。这种相会甚至带有某种宇宙论上的意义,《文选·洛神赋》李善注引《天官星占》:“牵牛一名天鼓,不与织女值者,阴阳不和”。这种意义对于宇宙以及生命的存续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维中长久存在的观念。
牛郎在牵牛,牛上边似乎是河鼓三颗星,而左下角的织女则出现了四颗星(河南南阳白滩汉画像)
所以一些传说记载中,织女被勒令离开牛郎,乃是因为她的爱情耽误了织布,茅盾引《荆楚岁时记》佚文:“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使一年一度相会。” 爱情要服务于理想稳定的家庭和社会结构,对于“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样的传统家庭以及社会来说,织女嫁后废织的行为必然是不被鼓励和允许的。如果这样看的话,那么这则传说不仅是反应社会现实,而且还带有训诫的意味。
如上所示,出土材料中,汉画像已经将这两颗星的拟人化爱情故事记录在墓穴中了。而且还描绘出来两颗星是如何被想象成一对建立在耕织关系的男女恋人。
途中牛郎右手似河鼓三颗星,牛身上则出现了似是牛宿六颗星,左边是织女和织女三星(陕西西安咸宁
传说的内容和发展过程
和所有的传说一样,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同样不能考,只能从现有的材料一步一步排列和重构出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早期的材料如《诗经·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这时候这两颗星已经被拟人化,赋予不同的功能,但并没言明二者的爱情关系。
现在的材料中,透露出牛郎织女爱情或者夫妻关系的最早有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战国秦简《日书》,甲种第一五五简记录“取(娶)妻”的忌日云:“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另一简文云:“戊申、己酉,牵牛以取 (娶)织女,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战国时代牵牛与织女已经被认为有爱情关系了,而且他们的婚姻已经是悲剧性的结果了。
其余更多的诗文材料则是对这种分隔异地的爱情的感慨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轧轧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同时鹊桥相会等元素也被添加其中。梁庾肩吾《七夕诗》:玉匣卷悬衣,针缕开夜扉。姮娥随月落,织女逐星移。离前看促夜,别后对空机。寄语雕凌鹊,填河未可飞。
当然这种对于牛郎织女爱情的描写又常常是诗人积极地将自己的处境代入,寄托遣怀而已。
有趣的是,贵为天女的织女,人们对她的想象中,其对象不止牛郎一个,牛郎并不是唯一一个爱慕织女的人。蔡邕《协初赋》描述织女容貌:“立若碧山亭亭竖,动若翡翠奋其羽。众色燎照,视之无主,面若明月,辉似朝日,色若莲葩,肌如凝蜜。因此想娶织女为妻的自然不是牛郎一个人。《淮南子·俶真训》,“若夫真人……烛十日而使风雨,臣雷公,役夸父,妾宓妃,妻织女……”,东汉王逸《九思·守志》,“就傅说兮骑龙,与织女兮合婚……”但普通人未必得逞。《焦氏易林》中孚卦提到一卦益:“久鳏无偶,思配织女,求其非望,自令寡处。”求其非望的原因是,“言织女为天孙,不能求也。”(尚秉和《焦氏易林注》。
但是神女和凡人男性发生爱情交会的故事,自古在文人层出不穷的幻想或意淫中就屡见不鲜,比如后来集大成者《聊斋志异》。牛郎和织女的传说能够流行自然也不奇怪。
笔记小说传奇中,除了牛郎之外,织女还被安排给其他人,最有名的当属《搜神记》中关于董永的故事,《天仙配》即脱胎于此,董永卖身葬父,织女下凡成为他的妻子,帮助织缣百匹还债,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如果这个织女是同一个织女,那就是没把牛郎放在眼里了。唐代张荐的小说《郭翰》更是一个和织女有关的风月故事。仙女下凡与一个不得志的所谓才子媾和,自我介绍说,“吾天上织女也,久无主对,而佳期阻旷,幽态盈怀,上帝赐命游人间,仰慕清风,愿托神契。” 然后是一阵艳情描写,“乃携手登堂,解衣共卧。其衬体轻红绡衣,似小香囊,气盈一室。有同心龙脑之枕,覆双缕鸳文之衾。柔肌腻体,深情密态,妍艳无匹。欲晓辞去,面粉如故。” 做了露水夫妻之后织女“凌云而去”。” 重要的是,主人公是知道织女有丈夫的,故意问“牛郎何在?那敢独行?”织女回答倒是不客气很坦诚:“阴阳变化,关渠何事!且河汉隔绝,无可复知,纵复知之,不足为虑。”一年只能相见一次的织女可能也是寂寞了,根本不在乎原配牛郎了。当然这些都只是流行故事的衍生版,世人总有一颗娱乐和猎奇的心。其实最流行的牛郎织女故事,面对两颗星星就滥觞出如此一个人间故事,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民间传说中也有更加通俗化的叙事母题加入,当然这样也帮助这个故事在大众中流传起来,群众从来不避俗。如果说最早的故事不过是围绕两颗分隔在银河两岸的星,那么敷衍至今成为的通行传说,则是被添枝加叶添油加醋的过程。故事的开头是两兄弟分家,弟弟被嫂子欺负,只得到一头牛,这是流行的两兄弟故事类型了,即老实的弟弟总有一个恶毒的嫂子。之后牛郎照顾老牛因为得到老牛的指点,这又是典型的所谓动物报恩的故事,歌颂好人善良。再然后是天女下凡河中洗澡的时候,牛郎偷取仙女衣服从而将她留在身边最终结为夫妇这种所谓的“天鹅处女型故事”也是常见的类型化母题叙述,这些都被通通加入进来,从而完成了一个大众通俗叙事。
鹊桥
鹊桥的存在是为了使相会得以完成,有关鹊桥的记载很多:《淮南子》(佚文)“七月七日夜,乌鹊填桥而渡织女。”应劭《风俗通》(佚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 宋罗愿《尔雅翼》:“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秃。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以鹊为桥似乎是将传说中七月喜鹊退毛的现象附会到故事中了。
那么为什么会选择鹊去搭桥呢?常见的结论大多是,喜鹊筑巢的技巧好,因而被人们拿来想象到造桥,而且喜鹊本身是一种喜庆的鸟,或者说和相思有关,所以契合相会这样的主题,但在许多传说中喜鹊造桥是因为误传相会的时间,因而被罚做桥,不但如此,在一些传说中,喜鹊退毛的原因,是因为织女恼恨喜鹊传错日期而拔掉喜鹊的毛。这些传说背后的最主要的事实不过人们对于喜鹊七月退毛现象的观察,但是这个事实并不能说明什么在传说中会选择喜鹊去做桥,逻辑上总差了一个环节。
如果桥是为了跨越银河相会而建造的话,那么鹊桥应该是后起的故事因素,早起的记载中并没有说到提到鹊桥的存在。在这个传说中,与桥有关的反而恰恰是牛郎本身。如上文所引《晋书·天文志》:“牵牛六星,天之关梁,主牺牲事。”《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日纬书》: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主关梁……”,《三辅黄图》:“始皇兼天下,都咸阳,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这些材料中能看出来,牵牛星本身就具有桥的功能,隐含着使织女得以渡过天河的条件,但这同样是一种想象而已,同鹊桥并无多大差异。也有可能只是因河设桥而已,毕竟相对虚无的桥,银河更为直观。而且织女这个名字在一个文献中也被提到和桥有关,《开元占经》:“郗萌曰:织女一名东桥。这对在河边的情侣似乎命中注定要相会的样子。
银河
图片来自NASA
银河这样的名字已经就是一个传说了。银河又有天河、云汉、星汉、河汉等名称,据说天上的银河和汉水是相连的,汉水流域还流传着“汉水连天河”的说法。苏轼《鹊桥仙·七夕》: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典出“八月槎”,张华《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所谓“天河与海通”(image Credit & Copyright: Nicholas Buer)
《博物志》提到的这个关于天河的故事中还暗示了牛郎织女于天河处居。原文: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尽夜。去十余月,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有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为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云:君还至蜀都,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时也。
简言之一个人乘舟抵达天河,发现了牵牛郎和织女。
古俗中春季(比如清明节)男女与河边隔河相会并渡河结交不知是否于此有关。至于王母用簪划出银河的传说是后出,早期的材料中王母都是不存在的,不知道是不是和之后各种民间叙事中王母的形象持续恶化有关。
七月七日
七月七日这个日期并不只是和牛郎织女传说有关。七夕节又被称为乞巧节,有一系列关于乞巧的习俗。最常见的一个活动就是夜下穿针乞巧。古代女性主持家庭针黹刺绣等女红工作,自然都期望获得一双巧手。所以这天女性们在这天会备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为之得巧,或者直接占卜向天乞求。
权德舆《七夕》: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还有穿针楼这样的建筑存在。《舆地志》曰: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
望月穿针之外还有用蜘蛛网占卜的。《东京梦华录》: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荆楚岁时记》曰: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 陈瓜果于中庭以乞巧。有喜子(蜘蛛别名)网于瓜上,以为符应。这里的瓜果和穿针,似乎对应了上文织女作为天女主瓜果丝帛的职能。用蜘蛛显然是因为蜘蛛是结网好手,手多也灵巧。此外还有将针投于水中观测其影的方式来占卜乞巧。
七夕因为乞巧这个习俗成为很重要的节日。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清钱慧安《乞巧图》女子在月下“陈瓜果”以乞巧
近代程十发《乞巧图》女子穿针乞巧
除此之外,从很早时候七月七日这天就流行晒书晒衣服的活动
崔寔《四民月令》:(七月)七日, 曝经书及衣裳。
《世说新语》中那个有名的晒肚皮的故事也在这天发生。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日:‘我晒书。
不但民间,皇室也是如此。宋卜子《杨园苑疏》曰:太液池西,有武帝曝衣阁,常至七月七日宫女出,登楼曝衣。
和占卜类似,还有求子的,《太平御览》引《风土记》: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庭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即牵牛也)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弈弃白气,有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柞者。
此外,这天的饮食也不同,而且和七这个数字有关系,《太平御览》卷三十一:魏时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也?”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北人唯设汤饼,无复有糜矣。
当然还有一些可能是附会至此的奇怪的习俗。《淮南子》曰:七月七日午时,取生瓜叶七枚,直入北堂中向南立以拭面,靥即当灭矣。又《万毕术》曰:七月七日采守宫阴干之,合以井华水和涂女身有文章,即以丹涂之,不去者不淫,去者有奸。《韦氏月录》曰:《龙鱼河图》云:七月七日,取赤小豆,男吞一七,女吞二七,令人毕岁无病。
七夕的节俗中这些晒书晒衣,乞巧,占卜,求子的习俗说明七月七日本来就有自己所传承的一套习俗,与牛郎织女主题相关的习俗并存。那么为什么这些习俗都选择再七月七日这一天呢?在《风土记》有特别提到“七日为阳数”,这可能是这天选择曝晒书籍和衣服的原因。
古代正月七日为人日,《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亦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隋杜公瞻注引董勋《问礼俗》:“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这样的日期的选择是用来占验这一年人畜的情况,如《岁时广记》引《占书》:岁后八日: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豕,四日为羊,五日为羊,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谓其日晴,则所主之物育;阴则灾。
虽然这里说的是一月,但是能看出来七日和人事的关系,因为七为阳数,传统中有“守七”的习俗,七日一祭也是希望死者能还阳得生。这里七是与生命联系起来,那么七夕中有乞子的传统也就不奇怪了,再联系到上文所述的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所具有的阴阳交合的生命意义,那么选择七日作为相会日期也可说得通了。而且七月七日的人神相会不仅出现在牛郎织女传说中,有关汉武帝的故事中,西王母与汉武帝相见也是在七月七日,在道教的节日中,七月七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神仙降临或者升仙等也多与此有关,至于这种人神相会的日期选择在七月七日,是道教附会了牛郎织女的传说,还是二者都源于一个更加古老信仰,就有待于更多材料的发现了。纯阳数字一向受欢迎,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等等,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结语
图片来自NASA
故事能够流行,除了这个特殊节日抬头可见的银河和两岸闪亮的星星在不断眨眼暗示一种可能之外,重要的这个故事中相遇和分离的主题,尤其是一年一会这样的重逢模式,对于各种伤心之人可谓是一大杀器。星空之下无人陪的人想念一个可以陪自己的人,有人陪的则思念曾经在一起的时间,对于期待重逢人来说,一年一次既是漫长的煎熬,同时这种可以望见的确定的相遇又比四散之后的不可知至少让人羡慕。
越过时间长河,百千年的流行,不变的是头顶亘古盘桓的星星,还有那种聚散终有时,总是无情别的哀愁。李商隐诗里说,“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为什么一定要在七夕呢?“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可能正是仙人喜欢别离吧。可是人世间莫不如此,离别和相遇,经年不曾停息。“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牵牛和织女尚能一期一会,有些分开的甚至消失的人就再也见不到了,所谓“别时容易见时难”。而每年一度的这个节日反而成了一个很残酷的提醒。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就说人间不如天上, “睡轻时闻,晚鹊噪庭树。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蛛丝暗锁红楼,燕子穿帘处。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 牛郎织女尚能再次相会,而自己身边的人却已经是不在了,星月代人心,说来说去,不过还是人间的愁苦。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附和这种情绪: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李贺《七夕》中有类似的倾诉:“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又一年了,牛郎和织女重逢了,而我的“苏小小”在哪里?只有我一个人独自在午夜忧愁。
孟浩然《他乡七夕》将七夕之夜的感情从爱情扩大到故国家乡亲人的怀念。羁旅一人,怀念当时一起夜赏星空的时候。“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但是,短暂相遇之后不过还是各自分别,离愁依旧多于相会时候的快乐,甚至让人产生不如不见的感慨,范成大《鹊桥仙·七夕》:“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对于相遇和分离这种命题我们无如之何,杜甫所言“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所以还是珍惜眼下的片刻吧,苏东坡在同样的词牌《鹊桥仙·七夕》豪气地表示:“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相逢是缘,就不要管分别后会在哪里了,有限的相聚时刻里在夜空下一醉方休就好。
世人多如繁星,每个人又似乎有自己的运行轨道,侥幸遇见彼此确乎是一种奇迹,能高兴就尽量高兴,之后各自再次堕如星海渺远不能寻其踪迹,那也是分别之后的事情了。
最后,虽然“城里不知季节变换” ,作为季节的感知途径之一,星星在很多城市的夜空中都消失了,但还是祝福大家七夕快乐。夜里打开窗,希望都能看到天上的星星。看不到星的话,希望能看到身旁或者远在的彼此。
用柳永《二郎神·炎光谢》中一句结束: 须知此景,古今无价…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银河以及明显能看到分隔在两岸的牵牛和织女星(NASA)
我自己印象深的有两次看到银河和夏季大三角。一次是在湖北武当山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里,晚上睡前刷牙,站在水池子前边,身前是荷花池,荷花已经全开了,“荷叶连田田”,但是抬头就是漫天星烁,银河挂在头顶,几个人搬了凳子出来开始仰头看星星了,找牵牛和织女星在那里。夜里很安静,但一点不会有恐惊天上人的担忧,但是希望所有能看见星星的人,包括天上要相会或者无论做其他什么的仙人们也能分享这一份凡人夏夜的快乐。另外一次是在加拿大,和同学朋友在一个海岛上,夜里无灯,我们在室外喝酒,躺在地上看着满天繁星,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众多璀璨的星星,向东飞往英国和欧洲的飞机一架一架飞过去,闪着的光斑和星星混成一团,然后我们就喝醉了,不记得想起来了什么或者什么人了。节日总是因了所谓重要的天象或是别的什么,被单独拎出来,标示为生活的一个节点,让一个人“瞻前顾后”:过去有已经失去的,未来有将要得到的;又或者过去有已经得到的,未来有将要失去的。
Notes
大部分都是常见材料和文献,一手材料就不注明出处了。很多论述也是已经被别人说过讨论过,感谢学者们的工作,我不过拼凑排列而已,几个重要的参考作者在原文已经提到。如果没记错的话,《读书》杂志若干年前曾刊发刘宗迪和施爱东的关于七夕的两个文章,前者的观点我不太认同,但关于天文现象的分析还有其他一些学者的相似论证让我很受益。而我则直接从后者借用了一些二手文献。谢谢前辈工作。一些稍微涉及的观点和研究方法都非常过时,不过我意在仅仅梳理下我所知道的东西,也不敢深谈。汉代画像的材料我见到的论文中似乎还没用到,也算是一点小贡献吧。不过很久不看中文文献了,不知道现在如何,大家批评。
最后再说下材料中涉及到的《文选》注中的衍字与《文选》注本问题。
《文选》中的材料为:曹植《洛神赋》“咏牵牛之独处”的李善注引曹植《九咏》诗“目牵牛兮睹织女”注:“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七夕传说里的这个牵牛星指的就是河鼓星,那么这则材料里“各处河鼓之旁”,肯定就是错误的说法。
比《文选》李善注本成书更早的《玉烛宝典》中,同样也有这个材料,但没有这个鼓字:
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七:“陈思王《九咏》曰:‘乘回风兮浮汉渚,目牵牛兮睹织女,交际兮会有期。’”引述时候其中一个注: “织女、牵牛之星,名(各)处河之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也。”
这样相比鼓字为衍字无疑了
《文选》注有李善注,五臣注,李善-五臣注,五臣-李善注这四种,而的版本也有很多,对于《文选》李善注释中“鼓”的衍字,因为《文选》注本、刻本繁杂,单是李善的注本就已经众说纷纭,在诸多版本中,互有龃龉在所难所,衍字这个错误在有的版本中就并不存在:
《文选》李善注本,现在通用得多为清代胡克家版,胡刻本以南宋尤袤本为底本又重新校勘所刻,后面还附有胡克家的考异。
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丛书版,《国学基本丛书》版的《文选》李善注本都为胡刻本,注都为“河鼓之旁”。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清代胡克家刻本的李善注本的《文选》,“各处河鼓两旁”,据此书末附“胡刻本与尤(袤)刻本异文”,南宋尤袤刻本也为“河鼓”。
但是胡刻本末所做得“文选考异”中,对于此条注曰“袁本茶陵本无鼓字,是也。”
上海古籍出版社,《六臣注文选》(李善—五臣注本),1993年,出版说明中“系据文渊阁本《四库全书·总集类》选缉编成”,同样是“河鼓”,后张铣曰,“牵牛,星名,在河之旁,其织女相隔,故云独处”
而《文选》六臣注本(五臣—李善注本)中,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161页),则没有“鼓”字,在“咏牵牛之独处”,张铣注,“牵牛,星名,在河之傍,其织女相隔,故云独处”李善注“……天官星占曰,匏瓜,一名天鸡,在河鼓东,牵牛一名天鼓,不与织女值者,阴阳不合。曹植《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之(空缺,从缺字的位置和文意来看,应是 “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这样的话,李善注中“鼓”定为抄写或刊刻时候的衍字无疑了,至于从何时开始有次误已经不清楚了,日本藏唐代抄本《文选集注》和出土的《敦煌吐鲁番本<文选>》也都惜无此卷。
一个小问题,聊胜于无。
(全文完)
本文作者“李镜合”,现居北京,目前已发表了46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李镜合”关注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