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苏联,所有人都熟悉无比,提沙皇俄国,不少人也如数家珍。

但沙皇俄国是如何变成苏联的?

其中内外因的渐变如何?

历史文化影响又如何?

今日就容我用这篇文章,说道说道1917年之前的俄国,还有那曾经的风云岁月。

这其中,有第三罗马,有东欧老大,有欧洲宪兵,也有落寞时的无奈。

沙俄苏联版图对比(第三罗马东欧老大)(1)

(历史源头)

俄国历史源头,可追溯到公元9世纪古罗斯国家的建立。

身处东欧文明交汇之处的古罗斯人,在历史沿革和发展中经历了不少文化的侵袭,也接受了多元文化的影响渗透。

按时间线来说,最早的外来文化影响,是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瓦良格人乱入。

他们从水路而来,在北欧海盗横行时,开辟了一条著名的,“从瓦良格到希腊”(拜占庭)的商路,一路顺流而下,让古罗斯人收获了贸易的果实和繁荣,也促进了最早的古罗斯城市的诞生。

这巨大的影响力,伴随强势的武力而来,最后变成了政治影响力。

公元9世纪,诺曼瓦良格人部落的首领留里克在诺夫哥罗德称王,建立了基辅罗斯留里克王朝。

留里克之后,著名大公奥列格又挥兵而下征服了基辅,建立了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国家:基辅罗斯。

基辅罗斯也在后续一两百年的发展中渐渐跟远在希腊的欧洲文化中心拜占庭帝国有了密切的往来。

前文说过,建立基辅罗斯的是沿着“瓦良格到希腊(拜占庭)商路”顺流而下的维京海盗。

秉持打劫精神的他们,天然就有了打劫的冲动,也让基辅罗斯跟拜占庭帝国为了贸易和利益交战不断。

仗打多了不是办法,互相的文化渗透也开始了。文化处于弱势的基辅罗斯,弄文化战争当然打不赢,就在公元988年接受了洗礼,让基督教成了国教。

沙俄苏联版图对比(第三罗马东欧老大)(2)

(宗教)

这是基辅罗斯史上第一次西化。

拜占庭的文化艺术,开始渗透到了基辅罗斯统治阶层的上层,如果一切按部就班,基辅罗斯的拜占庭化将不可避免。

但沐浴拜占庭辉光的基辅罗斯,在公元13世纪遭遇了属于自己的噩梦。

不可一世的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用蛮横的征服,打断了基辅罗斯拜占庭化进程,也让基辅罗斯沐浴露来自东方的文化制度,进而融合诞生了独有的罗斯文化。

蒙古征服者是一个慵懒的统治者,他们在用自己的制度该组了古罗斯的“韦彻制度”后,也引导罗斯人用蒙古人的方式,发展自己的政治、军事和经济。

从1328年起,莫斯科公国的弗拉基米尔大公,成了金帐汗国册封的统治代理人,配合大汗征收贡税。

这段被统治的历史延续了有尽两百年,也让古罗斯人有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趋势,并在面对强敌时,更偏向于东方化趋势。

这趋势就是:应对战火和斗争,集权是自保最好的方式,唯有集中力量,才能收获强大。

沙俄苏联版图对比(第三罗马东欧老大)(3)

(蒙古时代)

秉持这样的心态,一个跟西欧国家完全不同的俄罗斯诞生了。

他们在1480年摆脱了金帐汗国的统治,在侵染了蒙古文化后,恢复独立的罗斯人在沙皇政府的权利诉求下,用严控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方式,让莫斯科公国成了欧洲文明中的异类。

这异类的特点就是:强大且封闭。

可封闭并非永远持续的,为了追求出海口,为了成为欧洲大国,为了融入主流文明。

从16世纪起,沙皇俄国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战斗,他们跟波立联邦冲突不断,跟各路汗国血战到底,跟北欧国家风云迭起。

为了被承认,为了融入欧洲,俄国很拼。

结果这很拼,却在初开始遭遇了挫败。

17世纪初,波兰都能攻陷莫斯科,沙皇还能有两个(伪政权),持续的政局动荡,让俄国风雨飘摇,也让俄国人引以为耻。

沙俄苏联版图对比(第三罗马东欧老大)(4)

(曾经的时局)

惨痛的教训后,留里克王朝彻底寿终正寝,罗曼诺夫王朝建立。

属于俄国的狂飙突进时代开始了!

致力于融入西方的罗曼诺夫王朝,从阿列克谢沙皇时代,就开始积极学习来自西方的科技和技术,通过跟西方贸易的方式融入欧洲。

到18世纪初彼得大帝时,轰轰烈烈地以赶超西方先进国家为目标的改革开始了。

这场自上而下进行的,以追求军事强国为目标的现代化之路,促成了俄国的强势,也为沙俄埋下了隐患。

自上而下,意味着变革的动力来自沙皇为代表的统治阶级,这就让变革无法深入民间。

军事强国,意味着变革的目的是追求强军,至于富国,不在沙皇的考虑范畴内。

在沙皇看来,只要扩张了,有领土了,不就富裕了吗?

于是,这场改革虽然让俄国上层贵族欧化了,奠定了沙皇俄国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也让沙皇俄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进而影响后续几百年。

这矛盾有很多。

比如:用东方政治制度传统,强力推进西化目标,让后来的沙俄,成了一个惯于用强的国度,崇尚源自蒙古的武力征服模式,弄的俄国成了欧洲最热衷于扩展领土的国度。

比如:上下层阶级之间的撕裂。

在沙皇带领下,俄国贵族享受伦敦的下午茶,观看巴黎的艺术品,迅速成了欧洲文化的拥趸,但下层百姓反而没有享受到任何西式红利,农奴依旧是农奴,地位还因为君主集权的强势,越来越底下了。

最后这问题,在时代渐进后,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政治变动。因为新一代贵族还有知识分子的冒头,以及资产阶级的兴起。

他们开始寻思遏制皇权了。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才有了18世纪末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开明专制出现。

用开明的方式,释放国内尖锐的矛盾。

叶卡捷琳娜的不断胜利,让沙皇俄国在欧洲收获了偌大的声望,后来拿破仑战争中沙皇俄国的特殊贡献,也让俄国获得了一个外号:欧洲宪兵。

沙俄苏联版图对比(第三罗马东欧老大)(5)

(叶卡捷琳娜大帝)

可贵为欧洲宪兵的沙皇俄国,依旧是个落后的农业国。

自上而下的变革,还有君主专制的传统,让他们在工业革命时代落后了。

大量农奴让工业无法发展,一场克里米亚战争,让俄国意识到了工业和科技的力量。

军事和科技领域的降维打击,让曾经自信满满的罗曼诺夫王朝开始了反思。

然后就是亚历山大一世时的贵族自由主义改革,以及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

一个释放了贵族,一个释放了农奴。

奴隶成了农民获得了解放,封建生产关系也被逆转,地主的土地虽然依旧在。可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特征也在俄罗斯出现了。

更关键的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渐进和深入,曾经阶级壁垒难以撼动的俄国,等级关系出现了松动,社会阶级开始了松动, 资产阶级的兴起,也让他们成了新的活跃势力和利益相关方。这股力量的兴起随之改变了俄国的国内制衡结构。

从19世纪60到70年代开始,沙皇俄国进行了一系列围绕地方管理、司法、教育、财政、甚至军事的改革,将资产阶级的诉求和国家组织层面相契合。

沙俄苏联版图对比(第三罗马东欧老大)(6)

(还是放叶帝的图)

沙皇俄国政府迎合时代,弄了空前的改革。

但再如何空前的改革,也比不过诉求的扩大,随后亚历山大二世遭遇刺杀,革命激进主义冒头,也让沙皇们改变了想法。

锐意改革的亚历山大二世横死,新上任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陷入了改革还是不改革的纠结之中。

左右摇摆后,俄国的变革陷入了停滞。

虽然变革陷入了停滞,但俄国工业化的脚步却没有放慢,反而越来越高涨,因为军事需要工业助力,没理由不弄啊!

在法国资金的帮助下,19世纪90年代,俄国工业产值节节高。

这工业变革,又带来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工人阶级和城市市民阶级的崛起,还有知识分子的增加。

这一切,冲击俄国旧有等级制度同时,也让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

农民关心土地,因为孩子越来越多养不活。

工人关心工作,因为失去土地他们没退路。

读书人盯仕途,因为他们需要更多上升空间。

当沙皇无法满足这一切,反而停滞了变革时,激进的变革派就出现了!

1899年,俄国“聚谈”社出现,成了第一个组织。1904年,“解放同盟”诞生,他们的目标很直白:俄国不需要沙皇,需要普选制和议会。

随着越来越多组织的出现,俄国全国各地开始风起云涌,农民起义,工人罢工,知识分子搞集会好不热闹。

沙俄苏联版图对比(第三罗马东欧老大)(7)

(俄国运动期)

这个时候沙皇俄国政府尴尬了!

跟以前一样,继续自上而下引领变革。

这等于触动自己的核心利益,会引发政局不稳。不用变革,不顺应潮流,国内也会持续动荡不安!

在两难之间,1905年革命爆发了!

随后尼古拉二世退让了,君主专制放松了,公民自由和政治自由得到了承认,杜马的出现,也让俄国走上君主立宪道路。

但这道路却并非一番坦途,关乎土地和政体的结构性问题依旧存在。

沙俄苏联版图对比(第三罗马东欧老大)(8)

(斯托雷平)

随后,俄国最后的政治家斯托雷平来了!

左边,他竭力在保持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解决农民的土地分配问题,引导俄国走上农业资本主义道路。

右边,他建立更加有效的中央集权化的管理结构。

这一系列变革,收获了不少的成效,也让沙皇俄国日趋稳定。

但斯托雷平以强力手段推行自由主义改革的政策,让他遭遇了保守派进攻和敌对。

一般这个时候,不好的事情就会发生。

1911年9月,他被社会革命党人刺杀了。

每个帝国临危之时,都会有拯救者出现,斯托雷平就是沙皇俄国的拯救者。他的改革,让陷入危机的沙皇俄国,从1908年开始进入了一段短暂的繁荣期。

在这场持续几年的繁荣期中,俄国工人和职工的工资增加了,社会活动能力也更强了,大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了,国民教育水平也收获了长足的进步,士兵识字率从1875年的21%增加到了1913年的73%。

这个时代被俄国人称呼为“白银时代”。

可白银时代,却因为一场刺杀终结,也让帝国内部局势越发紧张。

沙俄苏联版图对比(第三罗马东欧老大)(9)

(刺杀纪元)

最后的危机纪元,因为底层民众的不断反抗又来了。

从1911年开始,俄国的工人罢工运动越来越多,反对派的活动,也因为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激烈!

1909年到1914年,持续5年的工业高增长,让工人阶级的力量今非昔比!

不在容忍地位底下的工人们,开始诉求政治权利,于是,掌握权利的权贵们成了他们的眼中钉。

这群人的出现,还有随之而来的各种罢工运动和组织活动,不断告诫沙皇:如果拒绝改革,国家就不得安宁,混乱将会加剧,政权将陷于孤立。

选择权又到了沙皇尼古拉哪里,是选择改革还是死抱权利?

在抉择时刻沙皇犯下了错误,以尼古拉二世为代表的保守派贵族们,居然致力于让沙皇俄国回到1905年革命之前。

沙俄苏联版图对比(第三罗马东欧老大)(10)

(1905年革命)

随后,一系列倒行逆施的举动开始了,俄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这状况,按十月党领袖古契科夫所言就是: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如此危难的时刻,如何应对?

沙皇的选择是战争。

用战争转移矛盾成了尼古拉二世的选择。

初开始,经历了广泛战争动员的俄罗斯人,展现了自己的爱国主义。

一战初期,尼古拉二世松了一口气,因为内部矛盾貌似缓解了。

可缓解不等于没有。

战争让国民同仇敌忾,但巨大的牺牲还有生活的艰难,又让他们不满了。

最后这不满蔓延开来,层层叠加直接让王朝完蛋。

从1915年春天开始,战争的大量消耗,还有前线的征兵和动员,就让原材料、燃料和熟练工人大量减少。

俄国工业即不能保障前线的需要,又不能保证后方的供给。

前线吃不饱,后方也吃不饱成了常态。

1916年,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工业企业因为原材料缺乏,生产不出军火,铁路系统因为运量增加,陷入瘫痪。失去青壮年的农村,农田荒芜,造成粮食大幅减产,从1914年的70亿普特变成了1917年的50亿普特,与此同时物价也一路飞升,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比战前翻了4—5倍甚至更多。

走投无路的人越来越多,聚集民意的战争,最后成了瓦解帝国的序曲。

前线的胜利成了唯一的振奋,但战况好吗?

沙俄苏联版图对比(第三罗马东欧老大)(11)

(灾难性的一战)

一战俄国的表现可用灾难来形容。

1916年秋天,战况恶化的俄国,经济面临崩溃,群众运动高涨。

眼见时不我待,任职杜马主席的罗将科,在11月1日杜马会议上宣读了一封请愿书。

内容大致是:接受地方自治联合会和城市联合会的建议,准备联合成立一个跟人民一致的,能领导国家取得胜利的政府。

这言外之意就是:现在的沙皇政府,早已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

请愿书宣布后,杜马代表们纷纷表达了支持的态度。

俄国立宪民主党领袖,杜马大佬米留可夫直言不讳的说:我们对这个政权能否引导我们走向胜利已失去信心,因为我们所作的纠正它、改善它的所有尝试都没成功。

说完之后他接着说:鸿沟正在扩大并变得不可逾越。除了争取现帝国政府垮台之外,我们今天没有任何别的任务,为了数百万牺牲的生命,为了流淌成河的鲜血,为了我们对于把我们派到这里来的人民所承担的责任,我们将斗争到底,直到政府负起责任为止。

这宣战的号角,在全国广为流传,引起了强烈的震撼。

沙俄苏联版图对比(第三罗马东欧老大)(12)

(今日俄国杜马)

受迫于时局尼古拉二世无奈了!

1916年年末,时局危险到不少皇亲国戚还有政府高官都明确劝说尼古拉二世:为了帝国的存续,你必须让步并和国家杜马达成妥协。

但沙皇尼古拉二世还是拒绝了这建议。

指望拨乱反正的保皇党们,刺杀了权倾朝野的沙皇佞臣拉斯普京,用刺杀行动,表达了跟沙皇不一样的态度。

可皇帝不急太监急没用啊!

罢工依旧风起云涌,各种传闻也满天飞,沙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于是,二月革命爆发了,一场持续几百年埋下的恶果引爆了。

俄国的1917年革命,真要用逻辑导图来诠释的话,可以追溯到古罗斯时代。

源自瓦良格人血脉中的北欧彪悍民风,缔造了俄罗斯最早的民族性。

随后在沐浴拜占庭文化后开始亲近西方。

可蒙古的乱入打断了这一切。

强悍的蒙古教会了俄罗斯人用拳头说话。

拳头的引申是武力,17世纪初波兰攻陷莫斯科的悲惨遭遇,让他们对此更加信服。

随后岁月,他们不断自上而下,不断学习先进文化和先进科技,武装的也不是思想而是身体,最后成了一个欧洲异类。

这异类,用横冲直撞成就了庞大的帝国,也在渐渐发展之后,因为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的变革,让俄国变成了一个脚重头轻的国度。

失衡酝酿了灾难,主动改革的沙皇们,用开明专制,农奴制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指望逆转这一切。

但是改到斯托雷平改革后,就要触动最核心问题了,于是改不下去了,改不动了。

然后,一切就发生了。

1917年2月革命来了。

赶超形帝国,终究因为身体和头脑的不匹配,陨落了。

沙俄苏联版图对比(第三罗马东欧老大)(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