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民歌根据其内容可分为游方歌(情歌)、酒歌、苦歌、反歌、丧歌、劳动歌、时政歌、儿歌、谜 语歌等几类,曲调各不相同。飞歌是流行于黔东南的一种特别的民歌演唱形式,一般在山上放声歌唱,其曲调高亢,豪迈奔放,余音震山梁,非常有特点,其内容有情歌、时政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民歌形式有传统的歌词,也有即兴编唱的内容。 嘎百福歌是流行于黔东南地区的一种说唱文学,它在民间诗歌和传说故事的基础上融合而成,演唱者时而叙述时而呤唱,其内容多是反映民事纠纷和社会现象方面的真人真事。

苗族歌曲精选100首(苗族民歌传四方)(1)

苗族飞歌历史渊源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 。

歌曲发展

以盘歌为例,是苗族青年男女向对方表达心愿、显示才能的一种古老的对歌方式。昭通一带苗族的“盘歌”非常有趣。男青年看中了某位女青年,便带两个年龄相当的同伴,一起去到姑娘的家,找她的长辈说明来意。若姑娘的父母亲回答:“还没人家,是同班辈的。”便准许盘歌。盘歌的歌会,由女方老人安排。男女双方参加对歌的同伴,既当参谋,又为自己找对象。

在盘歌中,一般是男的先唱。双方通过对唱,显示自己的才能。如果男的输了,女方便用水将男方泼走。泼水在苗家不是恶意,而是一种善意的洗礼。如果以方对答如流,唱得情投意合,还可以唱到定婚。但是如果女的盘输了,还可继续盘歌,这样的盘歌一直盘到定婚为止。定婚那天,女方的父母要及时为男方备办喜酒,一一敬给参加歌会的乡亲,最后以一对牛羊角当杯,敬给这对即将结合的青年。然后吹起芦笙跳起舞,通宵达旦为这对青年人贺喜。

苗族歌曲精选100首(苗族民歌传四方)(2)

艺术特色

苗族歌谣特点鲜明,歌词字句排列整齐,结构严谨,大都是七字四句式,也有少部分是三字一句和七字一句相间隔的。

演唱形式有个人独唱、两人相伴齐唱、多人合唱等等,喜欢采用轮回问答式咏唱,或叙事,或猜谜,节奏顿挫缓和,音调绵长微弱。音乐曲调多为清洌、高亢、委婉,唱时鼻音浓重是苗族歌谣的一大特点。苗族民歌曲调以前短后长的节奏为主,一般可分为高腔调和平腔调两类。高腔调多在野外以真假音结合演唱,曲调高亢远阔,旋律起伏较大,节奏性较强,能且歌且舞,多用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爱情等山歌类民歌的吟唱。平腔调曲调低沉,旋律起伏不大,音域一般在八度以内起伏,节奏缓慢自由,抒情绵长,顿挫的地方很多,顿挫的音调绵长微弱,余音不绝如缕,唱完一首歌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多用于礼俗、婚俗、祭祀等风俗类民歌的吟唱。苗族歌谣质朴清新,委婉含蓄,感情饱满,寓意深刻,大量使用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浪漫主义色彩特别浓郁。内容方面,苗族民歌涵概了历史、文学、哲学、宗教等方面,是苗族民间文学艺术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

苗族歌曲精选100首(苗族民歌传四方)(3)

苗族歌曲精选100首(苗族民歌传四方)(4)

苗族歌曲精选100首(苗族民歌传四方)(5)

苗族歌曲精选100首(苗族民歌传四方)(6)

代表曲目

苗族历来重视民间教育,不仅长辈言传身教,而且常用各式歌谣教育子孙后代,劝教歌谣便是苗族社会中体现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歌谣,主要有《家训歌》、《教子歌》、《孔子喻世歌》、《育儿歌》、《劝夫歌》等。

苗族非常重视家教,《家训歌》就是讲述苗族传统的家风、家教、家法,既有家长训谕和制约家族成员的法规、条例,又有家族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矩。

苗族歌曲精选100首(苗族民歌传四方)(7)

《教子歌》是父母劝教子女的歌,教育子女要从小勤奋读书,听父母的话,严律处事为人;《劝夫歌》是妻子劝戒丈夫的歌谣,一劝丈夫要勤劳,二劝丈夫要为人正直,三劝丈夫要戒酒不赌钱;《论皇歌》是讲述海南苗族五皇(五姓)事迹的歌谣,但是它同样具有教育意义,它提醒苗族子孙不忘祖先恩德,时刻勤记祖先的教诲,多行善事。

苗族歌曲精选100首(苗族民歌传四方)(8)

苗歌声律

声律是指声调在苗歌句子中以及押韵韵脚处的词语呈有序性排列而造成听觉美感的一种声调排列规律,苗语对此称为danx gongb(路直)。

1、苗歌声律:苗歌的声律为:

“一三五”不管,

“二四七”不同;

“四六”不同,

“韵脚”相同。

“一三五”不管,是说七字句苗歌中,其句子中的第一、第三个字、第五字的声调是什么都可以不管,它们的排列有无规律都不会造成听觉美感的丧失;

“二四七”不同是说七字句苗歌中的第二、第四、第七个字必须分别互为异类(不是一个类型的),顺之则美感在,反之则美感失;“四六”不同是说对诗句中的第四字和第七字的声调要求也是如此,否则,同样会造成声调美感的消失;

“韵脚”相同,是说一首歌中各句相互押韵的押韵韵脚用词声调必须互为同类声调,否则整首歌的衔接就不够协调,同样也会造成对听觉美感的影响。

苗族歌曲精选100首(苗族民歌传四方)(9)

苗族歌曲精选100首(苗族民歌传四方)(10)

声调分类

苗族歌曲精选100首(苗族民歌传四方)(11)

东部苗语声调分别为:b、x、d、l、t、s六个,根据它在苗歌句中所呈现的规律特点归纳,东部苗歌实际使用声调为8个,这8个声调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A类):b、x、k

第二类(B类):d、l

第三类(C类):t、s、f

k调主要是作为苗语本身的x调的变调、部分地区作为l调的变调使用以及拼写汉语借词(发第二声的词)的声调使用;读音似汉语第二声,具体发音如maxnongx(粮食、吃的)的nongx的实际读音、凤凰柳薄话dul的实际读音等。东部苗语区内部只有极少数词单纯发这个音调。

f是作为苗语本身的d调的变调使用以及拼写汉语借词(发第一声的词)的声调使用,读音类似汉语第一声,具体发音如凤凰土语的daf(外婆)、bluf(天黑)、zhaf(掉)等词的实际读音。东部苗语内部发这个音调的词语有相当一部分,除了极少数词以外,大都可以合并到d调内。

以上两个声调主要根据中部、西部苗文方案进行补充。

12

苗汉语诗歌格律比较

苗族歌曲精选100首(苗族民歌传四方)(12)

苗汉语诗歌都是七字句律诗,但二者的格律有着本质的差别。

1、苗汉语诗歌声律的比较:

苗汉语诗歌声律都是“一三五”不管,但苗语要求“二四七”不同和“四六”不同;汉语是“二四六”不同。两者相比较,苗语里会出现“二六”同的现象,不符合汉语声律要求;汉语“四七”完全相同的现象也不符合苗语声律要求。

苗汉语对声调的分类不同,汉语四调为“平仄”两分,苗语八调为“ABC”三分。

汉语律诗在苗语的习惯听觉中丝毫没有苗歌的韵味,而整个汉语借词句苗歌,在汉语听觉中也没有汉语律诗的韵味。以《望庐山瀑布》为例,对其“二四六七”字声调作出如下调整,“一三五”字的声调保持不变,就变成苗语歌句了。为了直观些,直接在各汉字右上角标注苗语声调。例如:

日照b香炉l生紫b烟t,

遥看d瀑布s挂前d川b。

飞流l直下b三千d尺t,

疑似t银河d落九t天b。

从这里可以看出,关于苗汉语诗歌声律一致是说法是错误。

2、苗汉语诗歌韵律比较:

传统的汉语诗歌韵式主要是AABA式,而苗语多达10种以上;汉语的词韵式很多,与之相应的苗语自由式体裁

的苗歌韵式也丰富多样。

苗族歌曲精选100首(苗族民歌传四方)(13)

传承价值

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民歌的存在,节假日、平时生活、劳动、恋爱、婚姻、祭祀都要唱民歌,可以说是无时无歌,无事无承,无人无歌。苗歌演唱艺术以质朴、爽朗着称,苗歌的美就美在它单纯、真挚、质朴,几乎不需要伴奏;它是歌手面对天地、面对自己、面对劳动、面对心上人用本嗓唱的,心中所想即是口中所唱,毫不隐瞒,是来自大自然的歌唱,是最有生命力的音乐;它反映着苗族人民曲折的生活历程、朴素的审美情趣和纯真的情感,同时,苗族人民善于通过民歌来抒情表意,其内容丰富多彩,蕴藉着苗族人民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审美评价,体现了苗族人民朴素的审美意识和美学观点。但是,和许多非遗项目一样,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文化逐渐淡化,苗族民歌生存也陷入困难境地,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苗族民歌文化,如何更好地发掘、保存、传承和发展,这是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