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电视剧《小欢喜》情节之英子离家出走

小欢喜大结局英子考上大学(评析电视剧小欢喜情节)(1)

英子和她的父母

英子,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她学习好,与同学们关系都不错,而且,还非常喜好科学,并能够用英语去演讲有关科学方面的话题。她讲英语之流利,真是令老师、家长和其他同学感到吃惊,并羡慕和佩服。

她是偷偷来科学馆演讲的,她不能让她妈妈知道她在这里。有一位同学的母亲,就在这个科技馆工作,她是季杨洋的母亲。

这位母亲,温柔,亲切,说话语调和语气,总是平静、稳重,基本上看不到她急躁,发脾气,她藏着一种深深的内涵,她所带有的那种沉稳和文雅的气质,她的言谈,使得大人很想与之交朋友和供事儿,使得正在青春期的高中生孩子们,很想和她倾诉心声,这些感受我们在观看这个电视剧的时候,就很强烈。

当她看到自己儿子的同学英子 ,在自己所工作的科技馆进行英语演讲,竟然还讲得那么棒,那么出色的时候,她就想,一定要发展,这个孩子在这方面的才能。但没有想到,这正是英子最头疼的事情,因为,英子内心深处特别喜好科学,将来报考大学的专业也是与这方面相关,但距离家要很远,她母亲一直不同意,不让她离开身边那么远。

英子的母亲是教物理的,经常给同学在家补习物理课,英子的母亲自己把英子从小带大的,与英子的父亲离婚了。她对英子,一直非常呵护,非常照顾,管得比较严格,也比较细致,什么事情,英子都得和母亲商量,经母亲同意,才行。但唯独,报考大学专业,这件事情,英子一直反对着母亲对她的强烈限制,心理上非常压抑。

英子的父亲,经常回来陪她,支持她所喜好玩儿的那种拼成各种不同的构想图的玩具,有时候还舍得花很多钱,给她买回来成套的拼图玩具,专门腾出来一个小房间,让英子自己自如地发挥,尽享其乐趣和自由。因此,英子总是偷偷地与父亲约好了,去父亲所在的楼栋玩儿,为了能玩儿上自己喜好的玩具,为了能有人和她自如地,没有任何思想压力地聊聊天。她又得基本上瞒着母亲,怕母亲伤心。因为,从小,自己母亲宋倩带着她长大,非常不容易,她一直都懂。

就这样,在生活中和学习中的许多这样小小的点滴事情上,英子的思想都不太自如,做决定,也不太能够按照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方向去果断决定一件事,逐渐地,她就变得忧郁了,不像以前那样爱说笑,不爱和同学聊天,也不爱出去玩儿,看上去她总是心里有事儿的样子,上课也不能集中精力。

有一次,在补习课的时候,英子还产生了幻觉,从窗户上掉下来一个人,摔在了楼下的地上,她吓得叫出了声,脸上带着十分惊恐的表情,半天愣在那里,惊吓的样子,并没意识到自己是在和磊磊,方猴,还有其他同学上着补习课。英子,突然到窗台查找,看掉在地上的同学,还身边的老师和同学说有人从上面掉下来了。大家都非常惊讶,也被吓了一跳,但却怎么也看不到像英子刚才看到的那样的事情,因为根本没有人从窗户上面掉下来。

因为,她找不到可以说出心里真实感受和想法的人去倾诉。知心的同学又都年纪相同,理解不了她那沉重的闷闷的心理感受。

前面有一个同学,比他们高一年级,去年高考结束,考试成绩相当不错,但报考的专业,不是自己一直非常喜欢的地质专业。因为,他的父母,把孩子报考的专业,给修改了,改为他父母喜欢的专业,他们一直都在要求孩子报考财经方面的专业。结果,孩子是进入大学的这个专业了,大学也是很不错的学校,却天天学不下去,无法融入,因为心不在那上面,不爱好,不喜欢。老师曾找他父母谈过话。

其后,这孩子就变得越来越沉闷,越来越忧郁,成天也不去上课,带着他自己心中期望的专业梦想,没有目标地到处走着,虽然,他是个男孩子,但也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改专业,父母竟然不和孩子商量,不沟通,就把孩子的专业自作主张地给改了过来。这对一个正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决定人生重要方向的这个出口处来讲,是多么打击深重。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心中最深的感触就是,真的不知道这对儿父母,到底是爱孩子呢,还是爱他们自己?

英子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可怕的幻觉,是因为这个同学,前不久自己跳楼自杀了。她与这个同学关系并不熟悉,只是见面打个招呼,但知道了这件事之后,英子却哭得非常难受,好像与这个同学是很好的朋友,关系很不一般似的。

其实,英子哭得是她自己的压抑,是她自己的内心感受,严重地受到母亲的限制和不理解。

作为一个大人,看出这点来,并不吃力。然而,英子的母亲却看不出来孩子已经变得这样抑郁。这明显就是抑郁症的表现状态啊。

最终,英子在离家出走之前,找到了那个馆长阿姨,也就是季样洋的母亲。英子和这个温柔可亲的阿姨,约在面包店里见面交谈。阿姨,之前就鼓励过她,开导过她,但却因为宋倩对孩子的偏执的爱,一直没能够帮得上英子的忙。

这一次,英子决心离家出走,不再回来。但,她也不知道去哪里,干什么,怎么活下去。只要是能够离开这个家,离开母亲身边,就好。让人感到这简直就像是在想方设法地脱离一个坑似的。怎么母亲,竟然让孩子有这样的心理了呢,真是可悲啊。作为观众,当时就是这样的感受。

对于宋倩来说,一回家,突然找不到孩子了,到处打电话,询问,也找不到英子。她当然比任何人都受不了,快疯了的感受笼罩着她的周身和思想。

后来,英子的父母和朋友,通过网上查询她所走过的路线踪迹,所订的酒店,从另外一个城市找到了英子。他们在一个大桥的过道处,找到了英子,那桥的下面是深深的河水。

让人更吃惊的是,英子看到他们,就跑,尤其是看到宋倩的时候,当母亲靠近她的时候,英子马上就站到了离海边桥上的栏杆处,充满了抑郁的神情,激动而不冷静地对母亲说:“你不要靠近我,再靠近我,我就跳下去”。宋倩,奇怪自己并没有怎么样,并没有非得让她选择一个不喜欢的学校,只是想让孩子上个离自己近些的大学,怎么变成了这样?就问英子这些,英子激烈的情绪回答着她:“我躲的就是你,上什么大学和专业不重要,对于我来说,我就是想离你远些,越远越好。”

宋倩听到这话,吃惊得一时间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但,因为对孩子的爱,她没有倒下,他们一起把英子劝说下来。最后,是英子的父亲,劝动了英子,从大桥那危险的栏杆上,把她劝说了下来。

经过去看心理医生,宋倩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也知道这个单亲家庭一直以来对孩子内心和成长的影响,母亲的性格脾气,对孩子造成的严重伤害。怎么办呢?一切也无法再时光倒流了,英子也已经抑郁那么厉害了,只能听大夫建议,改变。宋倩需要尽快去改变自己爱限制孩子思想和决定的脾气性格,多与孩子沟通,多与孩子交流,对孩子多些温柔和理解。而且,宋倩决定与前夫复婚,有个完整的家,让孩子今后成长在有父母在身边的完整的家庭里,一起努力改变,努力协助孩子治疗抑郁症。把孩子变回原来那个活泼,爱说爱笑,学习优秀,并且有主见的英子。

电视看到这里,让人真是为教育孩子的事情感到深深的叹息。

教育孩子,一直是我们关注和头疼的事情,但怎样抚养孩子,教育孩子才是好的呢,各有其看法和思想。

但终其一点,很重要,而且是重中之重,尤其是作为一个母亲来说,非常疼爱孩子,但方式和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用你自己的思想和决定,去左右孩子的思想和决定,在生活中,孩子成长中的点滴小事上,细节上,就应该严肃引起对这一点的重视,培养自己给孩子思想自由,灌输孩子正确认知,却不要去限制孩子自己,对事情的思想自由,能让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教育方式,还有就是耐心,让孩子有正确认知,是需要家长具备耐心的,经过多次反复的耐心灌输孩子正确思想造就的,不定哪一天,在某件小小的事情上,你的孩子就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孩子会非常感激你的。而不是对孩子的一味要求,指责和限制。

欢迎大家一起阅读,并讨论,欢迎朋友们在评论里留言。

2022—06—18

文若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