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连人面前说海鲜,

一定得说些不一样的。

今天说说那些明明很常见,

但只听名字你还真未必知道是啥的海鲜。

鮟鱇 [ān kāng]

王先生谈鱼(先生鱼小姐鱼扒皮鱼)(1)

(实在是太丑了,海宝君就不放真实照片了……吓人)

鮟鱇,谐音“安康”,寓意平安健康。不过因为长相实在对不起大众,俗称结巴鱼、蛤蟆鱼、海蛤蟆,也有叫它先生鱼的。虽然长得非常丑,但吃起来却非常美味。

鮟鱇肌肉松弛、运动器官不发达,喜欢静静地潜伏在海底或缓缓游动,背鳍顶端有一个“鱼竿”(拟饵)会发光,平时就靠着闪闪烁烁的亮光吸引周围趋光性的鱼虾,有时也会招来凶猛的捕食者,它就迅速把“鱼竿”塞近嘴里逃之夭夭。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都有鮟鱇,我国常见的是黄鮟鱇和黑鮟鱇,多生活在东海和黄海

繸鳚 [suì wèi]

王先生谈鱼(先生鱼小姐鱼扒皮鱼)(2)

繸鳚,俗名小姐鱼、蝴蝶爷鱼、花鱼。

其体色有橙色、橘红和浅棕等色,为底栖杂食性鱼类。特殊的体型及多彩的体色可以帮助其潜伏在海底或礁石上,以躲避敌害。

繸鳚具有较宽大的圆形胸鳍,以及较长的背鳍和臀鳍,这些生理特征可以帮助其短途冲刺,迅速捕捉食物。

分布于辽宁黄海、辽东湾南部及渤海等海域,国外主要见于朝鲜、日本

绿鳍马面鲀 [tún]

王先生谈鱼(先生鱼小姐鱼扒皮鱼)(3)

学名听起来很绕,其实就是大连人常见的扒皮鱼,身上粗糙如砂纸的鱼皮,必须扒掉才能烹煮,由此得名;在大连也被称为“皮匠鱼”。还有人称它为马面鱼或牛鱼

早年间扒皮鱼还有一别称,叫“三去鱼”,即去头、去皮、去内脏的鱼。“三去”后便东施变西施,一身白肉如美人丰腴秀美,肉质细嫩鲜香。

分布于朝鲜、日本、印度洋非洲东岸以及中国东海、黄海、渤海。

老大连人吃皮匠鱼,最经典的吃法是“皮匠鱼炖粉皮”,皮匠鱼鲜美的味道,非宽粉厚皮不能完全容纳,用粉条则鲜味都浪费在汤里了。

孔鳐 [yáo]

王先生谈鱼(先生鱼小姐鱼扒皮鱼)(4)

说学名,大家可能会有点陌生。但要提起“老板鱼”,想必就会恍然大悟了。

老板大人不喜欢运动,性情温和,常喜欢埋在沙中,只露出两只眼睛和喷水孔,稍微有点动静,就会把眼睛也埋起来。

喜欢捕食玉筋鱼、沙蚕和虾类。能人工养殖,但很挑食,不吃人工饲料,需要将冷冻的小杂鱼切成碎块投喂。

主要聚集在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朝鲜和日本海域也有分布。

这种鱼肉中含有少量尿素,鲜食时最好先用沸水焯一下。它还是个“软骨头”,除肉外,软骨也能吃,广受食客欢迎。

鲷鱼 [diāo]

王先生谈鱼(先生鱼小姐鱼扒皮鱼)(5)

鲷鱼肉质清鲜甘甜,其头部特别鲜美眼睛尤佳,我国北方人称其为加吉鱼,上海人俗称为铜盆鱼,民间有“加吉头,鲅鱼尾”之谚。

提起鲷鱼,大多指真鲷,通体嫣红,颜色淡雅,侧线以上散布着漂亮的蓝色斑点。战国时的日本,武将们常常会给前线武士送去真鲷,在他们看来,真鲷全身整齐的鳞片与武士的甲胄非常像,体态颇有大将之风,因此赋予它“庆祝凯旋”的美好寓意。

真鲷喜欢栖息在水质清澈、藻类丛生的岩礁海区,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在我国近海也有分布,黄渤海渔期为5~8月和10~12月,闽南近海和闽中南海域渔期则在10~12月。

你还知道哪些有奇奇怪怪名字的海鲜?

欢迎留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