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越南在取得对美作战的胜利后,便迅速由保家卫国的正义一方转变为了一个侵略国。在苏联的支持下,越南曾前后占领柬埔寨,并袭扰我国南部边境。然而,在做出对越自卫反击之前,中国已有10余年未进行大规模作战。在面对保家卫国和国内稳定的两难之际,最终是陈云的一席话影响了邓公出兵的决定。那么,陈云究竟是怎么劝服邓公的?对越反击战,对我国的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击败美国后,屠龙勇士为何蜕变恶龙

1965年,美国约翰逊政府不顾国际和平呼吁,悍然发动了长达8年的侵越战争。越南军民奋起反击,最终让美国付出了多达58,315名士兵生命的代价,并将美国和其扶植的南越政权彻底驱逐出印度支那。

在越南对美国的反侵略战争中,中国也同样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越南是我国的邻国,秉持着"唇亡齿寒"的原则,中国不计自身国内情况,前后援助越南粮食500万吨,石油200万吨,汽车3,500辆等物资,总计当时人民币42.6亿元。然而,在中国帮助越南获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后。越南却忽然掉转枪口,开始侵略起了柬埔寨、老挝等周边邻国,甚至对中国边境刀兵相向,变成了昔日自己"最讨厌的样子"。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中越边境发生暴力冲突(1979年越南边境挑衅)(1)

(越南战争中的北越士兵)

事实上,这与越南内部的政权更迭以及苏联的从中介入有着莫大的联系。在越南战争前期,胡志明是越南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然而在1969年,胡志明不幸病逝,黎笋担任了越共的领导人。相比胡志明的"亲华",黎笋更愿意"亲苏"。但在70年代之时,正是中苏两国矛盾爆发的顶点,1969年珍宝岛战役之后,苏联更是在我国东北边境陈列重兵,并对我国计划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而黎笋在此时选择亲苏,就让中越两国之间便产生了间隙。

而苏联的勃列日涅夫政府见黎笋的"弃中亲苏"倾向,也有意扶持越南。于是在苏联的授意之下,越南将美军彻底驱逐之后,便打着"民族解放"、"成立印度支那联邦"的幌子,先于1977年出兵5万成功占领老挝,更于1978年12月25日派遣20万大军入侵柬埔寨连克柬埔寨数座城池。越南此举虽然名为"独立解放",但实际上早在出兵之前,黎笋就将越南的金兰港租界给苏联,用以换取苏联军事装备和外交支持。昔日里反抗美国侵略的越南,如今早就变成了另一国家雇佣下的打手。

中越边境发生暴力冲突(1979年越南边境挑衅)(2)

(越南入侵柬埔寨)

然而老挝、柬埔寨虽一度彻底落入越南之手,被越南实际掌控,黎笋却从始至终并没有宣布在外交上吞并两国,彻底实现自己的野心——这是因为在黎笋出兵之际,他仍忌惮着中国的存在。

出兵与否成为难题,陈云一席话语让邓公做出决定

越南对周边邻国做出的一系列小动作,中国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在越南反击美国侵略时,中国人民就算是勒紧了裤腰带也支持了越南人民的独立事业。而今眼见越南对昔日和自己一同反抗侵略的战友兵戎相向,中国便立即于1978年7月终止了对越南的援助,以示警告。然而越南非但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反而在大举进攻柬埔寨的同时,对我国南方边境进行骚扰,为我国边境治安带来极大困扰。同时,柬埔寨领导人波尔布特也在此时向中国发出求助,希望中国能够出兵制止越南侵略他国的行径。

然而此时邓公仍然对中国是否出兵抱有着疑虑的态度。1978年12月22日,宣布改革开放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落下帷幕,这预示着中国将会在未来几年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若此时贸然出兵,必然会对好不容易形成的国内经济建设环境产生动摇。此外中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虽然当时距珍宝岛事件已过将近10年之久,但苏联依旧在我国东北边境屯有重兵,若中国出兵越南,很难保证苏联不在北方对中国进行施压。

中越边境发生暴力冲突(1979年越南边境挑衅)(3)

(国家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现场)

几番踌躇之下,邓公决定把身经百战的老将们都召集起来,打算商量对越出兵一事。其中,粟裕、叶剑英等人对出兵表示反对,两人认为区区越南不足畏惧,关键在于北方的苏联。中国军队若此时应对苏联可能的干预,还未做好充足的准备。然而陈云却提出了全然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当时苏联虽在中国东北屯有重兵,但其重心仍在欧洲,且于1979年苏联又出兵阿富汗,纵使苏联再强也不可能在阿富汗、越南、中国东北进行三线作战。纵便苏联对中国出兵举措做出干预,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来调集兵力,因此陈云主张对越一战"可以打",但需"速战速决"。

最终,陈云的一席话鼓舞了邓公,让邓公最终做出了出兵的决定。于是在军委号召下,41、42、43、54、55军组成东线军团,11、13、14军组成西线军团,兵分两路出击越南。其中当时担任广州军区司令的许世友担任东线军团的总指挥,而曾经在越南做过军事顾问,熟悉越南战法的杨得志则担任西线军团的总指挥。中国南部边境部队做好充分准备之后,我国北方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和新疆军区也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苏联的进攻,而南海海域的海军也做好了充分的动员,以避免苏越联合舰队入侵我国西沙群岛,破坏我国海上钻井石油平台和港口。

中越边境发生暴力冲突(1979年越南边境挑衅)(4)

(西线军团总指挥杨得志)

为了给对越自卫反击战做好良好的国际环境条件,邓公还积极与美国、日本开展外交活动,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中方向美方透露了自己对越出兵的计划。而与此同时,邓公还出访日本,表示中美已达成共识,希望日方在中方进行对越战争时,日方不要予以越南任何援助,日本也同样在当时表示支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此时不知中国出兵计划的越南仍然被蒙在鼓里,继续大举进攻柬埔寨并攻克金边,同时仍然不停止对我国南部边境的骚扰。1979年2月,邓公说下了一句著名的俏皮话:"小孩子不听话,要打屁股啦。"同时,《人民日报》在中国解放军开赴中越边境的那一天刊载文章,题目为《是可忍,孰不可忍》,标志中国正式对越出兵反击。

中越边境发生暴力冲突(1979年越南边境挑衅)(5)

(《人民日报》刊载文章《是可忍,孰不可忍》)

筹备已久的东、西两个集团军在得到命令后迅速开拔进军。战争持续不到十日,由许世友担任总指挥的东线集团军便攻克高平、同登,而杨得志指挥的西线集团军也毫不逊色,攻克老街、柑塘,总计将战线推进越南边境20—50公里。而黎笋则大惊失色,此时越南重兵仍然在继续攻打柬埔寨,他依仗有苏联撑腰狐假虎威,却从未料到中国敢真的出兵!

然而黎笋此时反映为时已晚,截止3月5日,中国解放军部队已经深入越南国境40公里,并攻克越南首都河内的北部门户:谅山。绕过谅山,越南将再无险可守。黎笋见势不妙连忙将攻打柬埔寨的兵力调回河内一带,并发起全国动员令。然而在此时,中方惩戒越南侵略行径的战略目的已经达成,同时因越南求助苏联已经开始向中国北部边境增兵。于是中方决定在越南惊慌失措之际,正好出其不意退兵。于是开始在部队相互掩护之下,且战且退,并中途炸毁越南北方用以军工生产的工厂,以摧垮越南军工以减少其侵略他国的可能。最终在3月15日夜晚,驻扎在越南的最后一批解放军胜利班师,对越自卫反击战取得了胜利。

对越战役胜利之后,中越关系坎坷,国际风云突变

然而,在中方对越反击战获得胜利之后,并不意味着中越两国较量的终结。从1979年始,中越两国便进入了长达将近10年的敌视状态。越南虽未再对中国边境和邻国进行大规模袭扰,但仍屡屡在南海岛屿以及云南边境地区对我军发起挑衅,然而均被我军成功击退。

1979年的对越反击战争,无疑对中国是影响深远的。经此一役,中国沉重打击了越南黎笋政府的嚣张侵略气焰,避免了中国在中苏交恶之际被苏联"南北夹击"的局面,同时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在这场战役中同样熟悉游击战术和纵深战术的中越两国士兵开展了真刀实枪的较量,让中国军队也得到了一次磨砺。

中越边境发生暴力冲突(1979年越南边境挑衅)(6)

(被解放军俘虏的越军)

对越南来说,中国的出兵是令它完全没有想到的意外。中国获得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后,越南虽然长期仍然对老挝、柬埔寨进行军事占领,但从始至终并未对其实行吞并,并最终在90年代宣布从两国撤军。在此次战役之后,越南也清醒认识到了和中国之间的差距。1991年,中越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两国重归和平与友好。同时放弃了军事扩张的越南也最终得到了周边国家的谅解,最终将越南吸纳为了东盟成员国的一员。

而越南的支持者苏联,在中国的这场对越反击战中恐怕成为了最大的输家。苏联最初的用意是希望让越南在南部牵制中国,从而形成对中国的南北夹击之势。不料从中国偷师学习游击战术,同时又有苏联装备加持的越南,最终还是落败在了中国的手里,苏联扶持越南的这一步棋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苏联默许了越南入侵老挝、柬埔寨的行为,这使苏联在80年代末更受国际孤立,这成为了苏联走向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对越反击战的胜利,以及越南和苏联最终的命运向我们揭示了:无论是什么时候,什么国家,霸权主义永远不得人心。侵略他国的国家,终究会吞下自己酿造的苦果。未来的中国会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捍卫和平,走在和其他国家合作共赢的大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