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韩城大桥上,望着桥下宽阔的河道:杂草横生,草隙间流淌着弯弯曲曲的溪流,一直绵延到西北的深山里,这便是春秋战国时期所说的宜水了。

望着这古老而又沧桑的宜水,心情万般惆怅......

宜水,又名西渡水,今称韩城河。发源于渑池与洛宁交界处的熊耳山,流经陕县的西李村镇,渑池县的西村镇,洛宁县的河底镇,宜阳县的高村镇、韩城镇,注入洛河。干流全长43公里,总流域面积263平方公里。2014年,宜阳县人民政府对韩城河韩城段进行了一期治理,2019年又展开了二期工程治理,有望韩城河韩城段早日恢复生机。

这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历经了流年沧桑,蕴含着厚重的文化,诉说着历史的变迁,流传着奇离的故事,也印记着宜水两岸人民伟大的创造。据《水经·洛水注》载:“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双峦竞举,状同熊耳,此自别山,不与《禹贡》导洛自熊耳同也。昔汉光武破赤眉樊崇,积甲仗与熊耳平,即是山也,山际有池,池水东南流,水侧又一池,世谓之渑池矣。又东南迳宜阳县故城西,谓之西渡水,又东南流入洛水”。《水经·洛水注》的这段注解,意为故宜水发源于今陕县熊耳山,人们通常所谓之熊耳山,在洛宁县城东南60公里处,此处熊耳山所指的是位于洛水之北的另一处熊耳山,谓之宜水(西渡水)之源头,今位于渑池县与洛宁县交界一带。唐朝大将郭子仪征战至此,休军熊耳山下,将山下寺院取名定林寺,今称空相寺,达摩禅师只履西归,圆寂于此。

韩城山中水(古韩城下话宜水)(1)

“昔汉光武破赤眉樊崇,积甲仗与熊耳平,即是山也----”意为屯积雄兵于“甲”地,在熊耳山下打仗,最后平息了赤眉叛军,所以,“甲”为一古战地,即熊耳山下。又有《战国策·楚策一》张仪说楚王道:“秦下甲兵,据宜阳,韩之上地不通。”又说韩王道:“秦下甲兵据宜阳,断之韩之上地”,秦下甲兵,即秦出兵“甲”地,可扼据宜阳,多处可见“甲”地为战国时一战略要地。此熊耳山处正为宜水之发源地。

熊耳山,“山际有池,水向西南流,经龙脖、杨坡、古三乡驿注入洛水,此谓之连昌河”。“池水东南流,水侧又一池,世谓之渑池矣”。宜水东流,经陕县西李村,渑池县西村,(今筑有西村水库),流至洛宁县河底镇,经上营、下营、高河(此段今正在修建渑栾高速韩城河跨河大桥),宜水下游流经宜阳县高村镇的纪彰、黄家河、杜渠、四土地,韩城镇的苏河、袁庄、朱家沟、至韩城注入洛河。

《禹共》记载,宜水水系繁多,水流洪大,河宽水深,常有渡船往来。每年6--9月山洪泛滥,如雄狮猛兽横冲直撞,灾祸不断,河床经常改道,古韩宜阳城倍受水害,人称“西渡恶水”为防洪拒灾,古韩宜阳遣人沿河治理,行至今杜渠九龙口,见村北九座山头一字排列,这就是有名的九龙山,其中一山头向南伸向宜水河床,形成九龙口,洪水至此,绕道而下,甚是神奇,于是,古韩宜阳人在此修建排洪渠,可挡洪也可排洪,也可供南北行人从渡口过往,名之曰:渡渠,后形成杜渠村,西渡水也可能因此而得名。

韩城山中水(古韩城下话宜水)(2)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永平七年的一个夜晚,汉明帝刘庄做了个梦,说有金光闪闪的人在大殿上飞,史官说,太庙碑刻记载,千年后,西方有圣人要渡东土,于是,明帝遣使团赴天竺国,三年后,用白马驮回了佛经佛像,还带回摄摩腾、竺法兰俩位高僧,后明帝仿效天竺建造了白马寺,又相继建造了杜渠圆光寺,熊耳山下的空相寺。高僧又将寺前宜水取名为西渡水,意为佛法西渡传扬之意,正所谓:西渡建佛院,法名圆光寺,明帝惜基业,梦渡释迦尼。

古人云,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山之北水之南谓之阴。洛阳位于洛水之北,称之为洛阳。按照中国古代地名的命名规律,宜阳一定位于宜水之北,所以称之为宜阳是没有异议的。但现在的宜阳县城在宜水的东南,怎么能叫宜阳呢,原来,宜阳城多次变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靠西的韩城才是宜阳的政治中心。也就是说古代的宜阳,不是指现在的宜阳县城,而是单指韩城。

2009年,宜阳文化名人乔文博,邀请《经典洛阳》编辑部记者孙钦良考察韩城历史,当年68岁的乔文博和孙钦良及随行的考古专家一道,对韩宜阳故城、宜水古河道及古宜阳历史文化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1989年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考古韩宜阳城所得数据进行了考证,确定其郭城南北宽1510米--2150米,东西长1630米--1843米,总面积约310万平方米。宜阳故城呈长方形由宫城和郭城两部分组成,宫城在郭城的西北部,北部向外突出座落于山坡上,再偏西北1500米处的山头上,现存有秦攻打古韩之秦王寨,南部与郭城相连,地势平坦,郭城位于全城东南部,城垣全系夯土筑成,至今大都高出地面3米至8米,郭城外有护城河,壕宽4米至17米,深7.8米至10.5米,并将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宜水引进城壕,绕城墙东流注入洛水,而古韩宜阳城,正处于城壕宜水之北,故称宜阳。

难怪《战国策》记载:“-----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这是周君与大夫赵累对宜阳城的描述,可见,当时宜水河畔的宜阳城是何等的繁荣,何等的庞大。

韩城山中水(古韩城下话宜水)(3)

那么,战国七雄中的古韩国为什么要在宜水河畔的古宜阳建都立国呢?据《战国策·秦策二》高诱注:“宜阳,韩武子所都也”,由此可知,韩国的开国君主不是后来的韩景侯而是韩武子,韩武子原系金国大夫,周王室封其地在韩原,公元前424年韩武子自封地韩原动迁宜阳建都,之后,宜阳又称韩邑,即今韩城。宜阳是韩武子东迁所建的第一个都城。当时,他建都宜阳有两个目的:一是向西可以拒强秦,二是向东可以窥周室。如果经营得当,还可挟天子以令诸侯,因为在宜阳建都离洛邑和周天子最近,但是,历史没有给韩武子机会,他的周围布满了“超级大国”。

自公元前316年始,秦国用5--9年的时间,不断伐韩,数次陈兵于宜水河畔,宜阳城下。公元前307年秦派大将甘茂攻韩,秦下甲兵于熊耳,秣马厉兵于上庄(石村),筑高炉煅造兵器于铁炉,夯土寨对垒于今秦王寨,历时5个月,“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国丢掉了西部重镇宜阳,自此,古韩都据宜阳80---117年的历史(公元前424年---307年),后迁往禹县、新郑,公元前230年为秦国所灭。

站在韩城故城的大桥上,几度惆怅,几度茫然,历史的命运,使韩宜阳故国注定走向了灭亡,韩武子也早已走进了久远的历史,但眼前的韩城河依然在流淌,昨日的西渡水依然在讲述着离奇的故事,往昔的古宜水依然在诉说着韩宜阳故城战国风云的岁月。

作者简介

韩城山中水(古韩城下话宜水)(4)

陈耀群,中共党员,宜阳县西石村中学教师,洛阳市委宣传部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一九八四年参加教育工作,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政治教学。曾先后两次被评为洛阳市优秀教师。现兼职石村教育支部党课教师。对中共地方党史、地方史志文化有深入研究。

来源 灵秀师苑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