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张爱玲小说《第一炉香》正在拍成电影。

张爱玲的另一部著名小说《倾城之恋》,也早拍成电影。

张爱玲爱情片(张爱玲电影倾城之恋)(1)

男主角范柳原,他爸是中国富翁,他妈是伦敦的交际花,他是生活在伦敦的私生子,24岁他爸死了,回家继承家产,受族人排斥,有钱,性格怪异,身边都是装的虚伪的人。

女主角白流苏,大概20岁的时候,被老公打,离婚后七八年都在娘家,兄弟花光她的钱,全家还嫌弃鄙视她,家人尖酸刻薄,自私自利,恨不得逼走她。手不能提,又不能干嘛,不能独立,只能赖在娘家,郁闷。

原本白流苏的妹妹跟范柳原相亲,没想到却看上了白流苏。他曲折邀请白流苏到香港去,陪她吃喝玩乐,跟她甜言蜜语“跟你在一起后就喜欢做傻事”“你是医我的药”,还故意冷落白流苏,让她吃醋,激将她投怀入抱。

范柳原过惯了虚伪的日子,想跟白流苏过纯真自然的生活。追求的是精神世界,他希望白流苏能懂他。也是浪漫的,说喜欢从她屋子看月亮。

范柳原是爱白流苏的吧。从上海到香港,再到上海,再到香港,念念不忘。战乱的时候没有抛弃她,冒着危险回来找她。

白流苏应该不爱范柳原。她在家里受尽委屈,只想找个好一点的人脱身。

范柳原是理想的。他想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死与生,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却两情相悦,永远在一起。如果跟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结婚,束缚自己,跟长期卖淫有多大区别。

战争的年代,租界、英殖民地相对安全,所以达官贵人迁移至上海、香港。1941年,日本轰炸香港。香港沦陷了。

范柳原原本要去国外,奔回家里,救白流苏到浅水湾,只有几块饼干吃,轰炸,兵荒马乱,一个外国人弹奏钢琴来宽慰大家,很像泰坦尼克号沉没时的小提琴演奏。

在战乱的时候,患难见真情,在那一刻,他眼里只有她,她眼里只有他。一起做整理,一起做饭,然后很浪漫地登报结婚。

倾城,一个城市的倾倒、沦陷,造就了一段爱情。夸张来讲,就是为了成全她这段爱情,整个城市都沦陷了。

张爱玲爱情片(张爱玲电影倾城之恋)(2)

这种婚姻的幸福能持续多久?只是以后他不跟她说情话,跟别的女人说了。还有胡琴般的凄凉。

白流苏的好再婚给她嫂子启示了,她嫂子也要离婚。似乎没有自己的活法,等待别人的结果,看见别人成功了就效仿了……

张爱玲的小说对人性的刻画很深刻。这是一则大概3万字的小说,比较短篇,适合改编成电影,电影的发挥比较有限,基本按照小说的对话、剧情,后半部分,战乱的时候,比较精彩,特别发哥对女主的照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