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为难别人的绝不为难自己(觉得自己能一心多用)(1)

随着生活工作日趋繁忙,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一心多用。

一方面,只花一件事的时间同时完成好几项任务,节省时间,十分美好。

另一方面,很多影视剧也会将多任务处理视作高智商角色的「专长」,同时面对十几块屏幕或电脑,很炫酷。

如果你蠢蠢欲动想要这么做,并且自信自己能做到,那么可能要先放缓一下脚步,因为现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一、多任务处理的假象

首先,真正的多任务处理其实并不存在。在面对多项非自动化任务(不能像走路、吃饭这样自动运转的任务)时,人们并不能同时执行,能做的只是在不同活动之间交替切换,每次只从事一项任务(Srna, Schrift, & Zauberman, 2018)。

其次,即便我们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可以胜任多任务处理,也不代表我们能做到。

觉得自己多任务处理能力强和实际的多任务处理水平其实并不对应。事实上那些实测多任务处理能力不强的人反而更倾向于执行多任务处理(Sanbonmatsu, Strayer, Medeiros-Ward, & Watson, 2013)。

这种现象可能源于「我的能力高于人群平均水准」的错觉。比如觉得自己长相在平均线以上,自己比一般人更擅长开车等等。

多任务处理也一样,那些觉得自己擅长多任务处理的人,会倾向于高估自己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但实际情况并不比平常人好到哪里去。

人们不能很好评估自己多任务处理能力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多任务」这个概念本身对很多人来说就模糊不清,没办法定义就没办法衡量。另一个是人们通常很难获得多任务处理效果的客观反馈,毕竟没办法找个人天天跟在后头即时打分(Alicke, & Govorun, 2005; Dunning, Meyerowitz, & Holzberg, 1989; Suls, Lemos, & Stewart, 2002)。

如果不是因为能力强才这么做,那是因为什么呢?

二、哪些人更倾向于进行多任务处理?

有三种情况会让人更倾向于进行多任务处理:高冲动性;寻求感官刺激;被逼无奈(Sanbonmatsu et al., 2013)。

(一)高冲动性

我们一般看到容易冲动的人有个特点,喜欢在关键时候一把all-in赌个大的。多任务处理其实也是类似的情况。

对比起单任务处理,通常来说多任务处理潜在回报更高、风险也更大。多任务处理如能同时做成几件事,短期内收益很大,而且还能节省时间。但同时处理几件事对能力和精力要求也更高,更容易翻车,而且一失败就会同时牵连好几件事。

这种潜在的高回报率能吸引到冲动性高的人,而且冲动性高的人往往也很少考虑到风险和损失,因此这类人更容易进行多任务处理。

(二)寻求感官刺激

喜欢寻求感官刺激这种特质我们经常会在极限运动员身上看到,因为极限运动能给他们带来日常生活难以接触到的刺激和挑战。而且极限运动的风险性,一般人无法接受,但这对极限运动员来说没有太大压力。

多任务处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极限运动」。

对比起单任务处理的简单枯燥,喜欢寻求感官刺激的人更喜欢多任务处理可能带来的能力和精神上的挑战。同时他们对于多任务处理的潜在风险也相对不敏感,难以从中感受到恐惧和焦虑(Franken, Gibson, & Rowland, 1992; Horvath, & Zuckerman, 1993; Pivik, Stelmack, & Bylsma, 1988)。因此这类人也更倾向于进行多任务处理。

(三)无法单任务处理

多任务处理除了可能是人们主动寻求的结果,也有可能是人们无奈之下的选择。

平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事情很少是一件接一件按顺序到来。更常见的情况是,还没等人们准备好,就有一堆事情直接糊脸上。人们只能想办法从中梳理排序。

如果一个人调节注意力的能力不够高,那么在着手处理一件事时很可能会无法排除来自其他任务的干扰,无法专注于手头的任务,被迫进入多任务处理模式。

三、我们要如何面对多任务处理?

(一)认清事实

考虑到人类不能真正同时处理多个复杂事物,且容易高估自己多任务处理的能力,我们需要认清两个事实。

第一,单任务处理仍然是比多任务处理更好的选择,我们应该先把一件事做好再顾及其他,饭一口口吃,路一步步走。

第二,我们对于自己「擅长多任务处理」的感知很可能只是一种错觉,和实际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并没有直接关联,更多是受到性格因素的影响。

(二)屏蔽其他的干扰

对于注意力调控能力相对有限的人来说,要避免其他任务干扰迫使自己被动进入多任务处理状态。

比起等到干扰来了再采取行动,主动屏蔽干扰源也许会是更有效的方式。在着手开始一项工作前,先尝试列举会打扰到自己的潜在因素,然后尽可能从源头隔开。

比如你在工作时容易频繁查收邮件或微信,容易因为那些临时收到但不急着回复的信息分神,那就在专注手头工作时将手机放在自己不容易够到的地方。这样有电话可以接,但也不至于不自觉顺手拿起然后被其他信息带跑偏。

(三)主动运用认知框架

虽然同时执行多项任务并不靠谱,大部分人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也并不强,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如果你告诉别人他们正在进行多任务处理,他们的实际表现会有提升(Srna, Schrift, & Zauberman, 2018)。

注意这里并不是说多任务处理本身优于单任务,而是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思维框架来改善自己的表现。

其中的原理很简单。无论如何,多任务处理都是一项难度更高的工作形式,这就要求人们打起精神、提高专注度。当人们「感知到」自己正在从事多任务处理时,就会设法调整自己以迎接挑战,加大对工作的投入程度,从而改善工作表现。

就像前面提到的,人们对「多任务处理」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清晰,这就意味着人们对多任务处理的看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即便手头正在处理的是「单任务」,也可以被主观解释为某种「多任务」。

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将一项任务拆解成多个「独立」的部分,制造自己正在从事多任务处理的假象,通过告知自己「正在着手执行多任务处理」,调整工作状态、提升投入程度,来获得更好的表现。

参考文献:

Alicke, M. D., & Govorun, O. (2005). The better-than-average effect. The self in social judgment, 1, 85-106.

Dunning, D., Meyerowitz, J. A., & Holzberg, A. D. (1989). Ambiguity and self-evaluation: The role of idiosyncratic trait definitions in self-serving assessments of 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6), 1082.

Franken, R. E., Gibson, K. J., & Rowland, G. L. (1992). Sensation seeking and the tendency to view the world as threatening.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3(1), 31-38.

Horvath, P., & Zuckerman, M. (1993). Sensation seeking, risk appraisal, and risky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4(1), 41-52.

Pivik, R. T., Stelmack, R. M., & Bylsma, F. W. (1988).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pinal motoneuronal excitability. Psychophysiology, 25(1), 16-24.

Sanbonmatsu, D. M., Strayer, D. L., Medeiros-Ward, N., & Watson, J. M. (2013). Who multi-tasks and why? Multi-tasking ability, perceived multi-tasking ability, impulsivity, and sensation seeking. PloS one, 8(1), e54402.

Srna, S., Schrift, R. Y., & Zauberman, G. (2018). The illusion of multitasking and its positive effect on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9(12), 1942-1955.

Suls, J., Lemos, K., & Stewart, H. L. (2002). Self-esteem, construal, and comparisons with the self, friends, and pe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2), 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