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冷门小地方电视台的癖好?每年,这些电视台都会不定期整几个画风清奇的新闻资讯。

比如这个小龙虾比赛: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2)

妙手回春的神医: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3)

更有这种我不懂,但是大为震撼的沙雕新闻: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4)

最近我还发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汪清县满河村电视台,报道了一场当地举办的“木耳杯”脱口秀大赛,参赛选手都是当地村民,观众也都是乡里乡亲。

在漫长的冬天里,仗着与生俱来的口嗨天赋,这些老乡们的副业其实是淘宝带货主播。

为了达到更好的直播效果,当地甚至曾经邀请著名脱口秀演员黄西前来,为当地的农民主播培训。估计这个“木耳杯”大赛也算是期末考试了!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5)

为什么农民直播要说脱口秀,主要还是因为东北人的“种族天赋。”

在东北那片神奇的土地上,人均资深段子手、十级造梗大师、国家没认证抖包袱专家,反正大家说脱口秀就是电线杆上挂暖壶——水平很高。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6)

就拿脱口秀大会来说吧,这届冠军周奇墨,东北人,上届冠军王勉,东北人,而现在的脱口秀圈,东北人更是承包了至少半壁江山:呼兰,东北人,王建国,东北人,李雪琴,东北人……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东北人成了脱口秀的天选之子?这可能要从脱口秀的起源说起。

从底层,到舞台

最初的脱口秀,可不是拿着麦克风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样子,而是起源于底层人民的生活方式。

18世纪的英格兰地区,一家工厂旁的咖啡吧里挤满了身穿工装,手上还沾点机油的工人汉子。下班不回家,除了能蹭咖啡吧里的免费报纸外,主要还是想和工友们侃侃大山,放松一下身心。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7)

然后你就会发现,每个月挣几镑的人,喝着几便士的咖啡,谈着军费都动辄几亿英镑的全欧洲风云局势。

他们讨论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吐槽万恶的资本家加时不加钱,埋汰衣冠楚楚的内阁大臣们尸位素餐,一言以蔽之,喷,应该算是当时的键盘侠了。

除了时事政治外,男人嘛,懂的都懂,也会讨论一些谁家小媳妇长的俏,谁家大姑娘长的俊的下三路话题。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8)

这就是脱口秀的雏形,也奠定了欧美脱口秀讲政治,主要是喷政治人物,以及讲颜色段子的内容基础。

不过,虽然脱口秀起源于英国,但真正发扬光大还是在美国。随着一部分英国人远渡重洋去淘金,这种生活方式也被带到了美国。

20世纪初,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这种大家喜闻乐见的聊天形式,被搬到了广播上。但最开始,节目只有一个主持人一个专家,一期节目就听两人在那输出,一点都不接地气。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9)

随着电视技术发展,这种节目形式变成了谈话类节目,还有了一个专门的名字----talkshow,音译过来就成了脱口秀。

说到底,脱口秀也只是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其实像鲁豫有约,康熙来了这种,才是传统意义上的脱口秀。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10)

而我们现在说的脱口秀,更接近于另外一种表演模式,就是一人在台上讲段子,叫stand up comedy单人站立喜剧。

我大胆揣测,最初脱口秀节目进入中国市场时没翻译好,然后就这么将错就错了叫了下去。

单人站立喜剧,或者站立喜剧,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西式单口相声。而内容上也延续了咖啡吧里的经典内容,政治和颜色段子。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11)

政治人物依然背负着被调侃揶揄的重要使命,就像当年川普是美国人民的欢乐源泉一样,颜色段子就不解释了,大伙儿是真的爱听。

但是后来脱口秀搬上银幕了,观众年龄段广了,总不能让电视机前的小朋友天天听颜色段子吧?

所以内容上有所收敛,颜色段子变成了搞笑段子;政治相关的内容没变,仍然变着法的怼总统。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12)

这样,脱口秀终于能登大雅之堂了,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种表演形式,也带火了不少脱口秀演员。

比如有“脱口秀之王”之称的约翰尼·卡森和美国国民级脱口秀演员杰瑞·宋飞,如今我们比较熟悉的是脱口秀演员是吉米、柯南和崔娃,而且崔娃还上过新闻联播。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13)

在国内,脱口秀其实也经历了一个非常类似的过程,这里,不得不提东北。

在东北生活过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那里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如果说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话,那东北的十二月冬风,就似青龙偃月刀了!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14)

尤其是农村地区,这么冷,啥农活都干不了,10月份就开始猫冬,直到第二年4月才能开始务农。

在这长达半年,寒冷又没事干的农闲时间里,坐在炕上唠嗑这项活动,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榜上排名第二。至于第一,无非就是小两口关起门来探讨生命的大和谐。

不过,可别觉得唠嗑就是家长里短,道听途说,这也是一项很有技术含量的活动。毕竟,一整天的时间都要耗在里面,这磕得唠得有意思,得整些好笑的玩意儿啊!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15)

久而久之,一代传一代,东北人的唠嗑技巧不断迭代,所向披靡。直到后来出现了在台上表演的“脱口秀”,东北人才发现,好家伙,这脱口秀和唠嗑,不就差一个炕么!

它们都曾是“下里巴人”

其实很多艺术形式都来自于民间,比如探戈。一提到探戈,脑子里全是国标舞,阿根廷国粹,《闻香识女人》,这种高雅大气的词。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16)

可实际上,当年探戈竟是水手和失足妇女用来调情的。

探戈起源于美洲中西部,19世纪,大量欧洲和移民涌入阿根廷,但是移民来的太快,还没来记得找到投靠的地方,所以很多人被滞留来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里,坐船来的移民就把码头附近的酒馆当成了集散地,在这里纵情声色、借酒浇愁。

人一多就乱,再加上码头常有水手进进出出,就更乱了,虽然称不上是贫民窟,但从人员构成来看确实不是啥高端地方。跳探戈的大部分是流浪汉,水手,通缉犯和失足妇女。

而且跳探戈需要男女身体紧紧贴住,腿勾来勾去,所以当时一些保守“上流社会”非常反对,认为这太羞耻,太粗鄙了。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17)

但探戈却被大洋彼岸,奔放热情的法国全盘接受了。毕竟人家文艺复兴也搞了,启蒙运动也安排了,还会嫌它过于开放?这个好!这舞激情澎湃啊,接着奏乐,接着舞。

于是,这种发源于阿根廷的舞蹈,在法国流行了起来,最后传入欧洲,成为了国标舞之一,被大众所接受。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18)

除了探戈,布鲁斯这种音乐流派的形成更是草根到不行。布鲁斯又叫蓝调,英文叫blues,除了有蓝色的意思外,也可以翻译成忧郁悲伤。

所以最开始的布鲁斯也被翻译成悲歌,怨曲,反正怎么阴间怎么来。

也合理,布鲁斯前身是一种非洲古老的民歌,而这种民歌一般都是死了人,棺材从教堂抬出来时唱的,说白了就是哀乐。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19)

后来一部分黑人被三角贸易贩卖到美洲做奴隶,过着极其悲惨的日子,每天就借着这种老民歌抒发心中的苦闷。

再后来,南北战争爆发,奴隶制废除,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翻身农奴把歌唱,那必须要唱点好听的;而酒足饭饱思淫欲,这蓝调就开始唱爱情了。

当时的一些歌手开始有意识的发展这种音乐,并且在内容上加入了更多的主题,比如自由、生命。不过布鲁斯毕竟来自黑人,种族问题并没有让布鲁斯达到人尽皆知的地步,直到出现了一个人——猫王。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20)

猫王非常喜欢布鲁斯,在他影响下,布鲁斯黑白通吃,在美国遍地开花,成了主流。后来布鲁斯又融合了不同风格的音乐,形成了更多音乐流派,R&B、摇滚、甚至是说唱都和布鲁斯有着很深远的关系。

类似草根崛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有种音乐流派叫做“船工号子”,就来源于劳动人们干活时喊的口号;评书的“原型”是街边说书人,杂技的原型,则是街头卖艺。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21)

说到这里,我还挺感慨的。

原本说到艺术,我一直觉得高不可攀,不食人间烟火,但真正追溯了起源,我才发现,原来它们就来自于我们身边,再平凡不过的生活。

乡下大婶过年用的剪纸画,邻家大叔替侄子雕塑的小牛,街头吸引小孩的拉洋片……我觉得,这些沾染着生活气息,脱胎于柴米油盐的创作,一样可以被称之为艺术,民间艺术。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22)

艺术来源于来自生产和生活,又总会回归到生产和生活。

我开头提到的吉林满河村,45户100多口子人里,就有35个淘宝主播,差不多每户都有。为了避免“内卷”,各家卖的产品还要错开。

比如那场乡村脱口秀里,入围决赛的选手中,有在淘宝直播卖蜂蜜的、有卖辣白菜的、也有卖当地大米的。

自创激情脱口秀(低俗脱口秀调情舞)(23)

实在没有货源的,每天支着手机对准自家后院儿拍“蹓跶鸡”——弄好了一个月也能卖好几只。

就像当地书记说的那样,老爷们挣个烟钱,宝妈们挣点化妆品钱。

过去在喝酒吹牛打麻将中渡过的漫长冬天,如今还加上了直播,就像当地一位主播大爷说的那样,“想攒个局,都没人搭理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