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22个阿拉伯国家——海湾地区有6个,加上半岛的也门是7个国家,非洲有10个,亚洲有12个,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是伊斯兰国家,因为他们民众的主体都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大家可以有这么一个判断,就是阿拉伯国家都是伊斯兰国家,这个基本判断要形成,阿拉伯国家都是伊斯兰国家。

阿拉伯人好学的精神 北大课堂讲解阿拉伯人的四个特性(1)

阿拉伯世界

那么古代的阿拉伯社会是游牧社会,这种长期的游牧的生活确实形成了阿拉伯社会的一些性格特质,在日常生活里有一些体现,当然我们也不能说绝对就是这样的,所以和大家交流一下三个阿拉伯社会的特性:

第一个特性,个人主义

在沙漠中间生活的时候实际上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空旷的开阔的环境中间生存,所以很少有外部的约束,大家可以想象,在那个状态下要形成一种权威是很难的。所以你想让阿拉伯人相信权威这个难度是很大的,在阿拉伯国家里召开会议的时候,你很难期待所有的领导人都来开会,能来一半就不错了。

阿拉伯人好学的精神 北大课堂讲解阿拉伯人的四个特性(2)

萨达姆

所以这种对权威的反对和权威建立的困难,实际上是阿拉伯社会的一个特点。大家想想伊拉克,在2003年萨达姆被推翻之后,现在想恢复一个有序的伊拉克是多么困难,这就是所谓的对阿拉伯社会来讲建立权威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

同时这种个人主义表现在社会里就是什么?这是生活中间相对来讲松散或者说散漫的一种状态,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阿拉伯国家的企业、朋友打过交道,很多阿拉伯朋友在时间观念上是比较松散的,你跟他约,比如说大家5点见面,有时候可能7点、8点也见不上。你约10点见面,可能下午2点、3点也见不上。

阿拉伯人好学的精神 北大课堂讲解阿拉伯人的四个特性(3)

所以他的时间观念相对有一点松散,所以约时间的时候大家有一个明确的要知道,就是一定要跟他明确地反复地商定一个时间,但也可能未必能够在约定的时间里面约上,所以这就是阿拉伯社会里面的一种个人主义的现象。

第二个特性,部落感情。

在今天的阿拉伯社会部落依然起作用。比如沙特阿拉伯,王室就是沙特的部落;科威特王室就是萨巴赫这个部落;包括以前的萨达姆政权,已经建立共和国多少年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萨达姆自己的那个部落和他父亲,义父的部落,还有母亲的部落。所以实际上这种部落感情在阿拉伯国家里面还是有很深的体现的。

阿拉伯人好学的精神 北大课堂讲解阿拉伯人的四个特性(4)

一战阿拉伯人起义和阿拉伯的劳伦斯

到今天为止互相之间阿拉伯人谈起来部落历史的时候还是很兴奋的,因为有的部落是跨国存在的,所以互相之间见到你来自那个部落,我也来自于这个部落。

阿拉伯人好学的精神 北大课堂讲解阿拉伯人的四个特性(5)

部落感情的一个表达就是什么?就是姓名,他们的名字很多种都带有很多歌“本”,本本本,到一定程度就归属到同一个祖先,就可以看到互相之间部落的归属,这个可以看到。所以这种部落感情和家族之间的联系到现在都可以帮助大家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自己的人脉,利用这种关系。

第三个特性,现在当然没有了,在古代阿拉伯社会里劫掠。

只要大家阅读古代阿拉伯的诗歌、文学作品,都可以看到这个现象:劫掠。

为什么?因为在游牧社会里它能制造的产品是非常有限的,奶类的,皮毛类的,肉食品,简单的这种植物,所以像铁器、木器都不能制造,怎么办?交换,如果不能交换就抢劫。所以古代的阿拉伯社会里劫掠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现在可能无法理解了,但是需要进入到那个社会去体会,古代阿拉伯的诗歌都引用的,公元8世纪的诗歌讲的,阿拉伯人自称的,我们以劫掠为职业,阿拉伯人自己说的,很自豪,说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倘若无人可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伍麦叶王朝的诗歌:

我们以劫掠为职业,

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

倘若无人可供我们劫掠,

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阿拉伯人好学的精神 北大课堂讲解阿拉伯人的四个特性(6)

阿拉伯人好学的精神 北大课堂讲解阿拉伯人的四个特性(7)

这是古代阿拉伯的文化。所以这种文化背后的话,大家如果看到古代的这种文学作品觉得很奇怪,不要奇怪,去深入到它的文化内部去体会,包括中国传统的游牧部落里,蒙古、满洲也是这样的,长期跟南方政权之间的关系也是处在这种状态,所以这是游牧文化的特点。

第四个特性,好客

在沙漠中间旅行,如果没有人照顾你的话,你可能很快就因为缺水、缺食物而死去,所以阿拉伯文化是一个非常好客的文化,只要你成为他的客人,他有义务来保卫你的生命,这就是阿拉伯文化的一个特点。

阿拉伯人好学的精神 北大课堂讲解阿拉伯人的四个特性(8)

阿拉伯人好学的精神 北大课堂讲解阿拉伯人的四个特性(9)

这种文化在游牧社会里还是普遍存在的,包括在阿富汗。阿富汗也是一个游牧社会,所以本·拉登到了阿富汗之后,其实塔利班是把他作为客人来照应的,所以塔利班有义务保卫他的生命。

在“9·11”爆发之后,美国跟沙特合作要求塔利班放弃对本·拉登的保护,但是塔利班坚决拒绝,就说对客人的照顾是我们的义务,就算我们被推翻我们也要保卫本·拉登。所以这种状态下,不是一般按照我们正常的所谓的我们理解的文化去理解是可以接受的,它有它的文化体系,政权可以不要,但是好客的传统不能放弃。

这是在沙漠文化里非常清楚的。比如在沙漠中旅行,大家可能手里有个西瓜,吃完之后这个瓜皮你怎么处置?这就是看你对这个文化理解不理解,如果是了解当地文化的人会把那个有瓤的一面倒扣在沙漠里面,为什么?因为下一个人过来的时候也可能没有一滴水,口渴了,就这一点倒扣的瓜皮拿起来之后瓜瓤吃一口就可能把他的命救了,那我们普通人只是把瓜皮可能一扔就完了,所以这就是对文化理解和不理解的表现,所以好客的文化体现在很多细节里面。

阿拉伯人好学的精神 北大课堂讲解阿拉伯人的四个特性(10)

到今天为止大家可能会利用这种状态去接触,我们这些朋友他很好客,然后他有他的部落情感的联系,但是也有他松散的个人主义的一面,大家可以去理解这个文化,不要一味地抱怨,还是去理解,去体会,去接触。

阿拉伯人好学的精神 北大课堂讲解阿拉伯人的四个特性(11)

关注作者了解更多好课分享

推荐阅读

科威特大学生毕业月薪2000第纳尔,折合月薪4.4万元

北大课堂解释什么是“伊斯兰”、“穆斯林”和“阿拉伯”

北大课堂带你理解沙特阿拉伯王室每年躺着收入100万美元?

如何中肯地评价美国总统特朗普?

中国古代被干掉的太子多还是成功登顶的多?(所有朝代太子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