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从这里启航——作文教学实践经验漫谈

梦想从这里启航作文高中(人生从这里启航)(1)

人生,从这里启航

李俊伟

2006年的一天,那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拿着一份《作文指导报》,坐在阳城中心小学集体办公室里,边看边与几位同事闲聊:“要是咱们学生的作文也能发表在报纸上该多好呀。”

“肯定不行,大报纸上的作文都是有水平的作文,咱们的学生素质不行。”一位同事毫不犹豫地说。

“那也不一定,我看你们班几位同学写的文章就很好,和报纸上的作文有得一比,你可以选几篇投到报社试试。”另一位女同事鼓励我说。

她的话提醒了我,投一下试试,或许可以成功,即使失败了,也算不了什么。于是,我从平时的优秀作文中选了几篇,修改后让学生认真抄写下来,装进信封投向《作文指导报》。那时候电脑还没普及,投稿基本都是手动版的。

等待的日子总显得漫长,一个多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看了好几期报纸,都不见刊登,我的心也渐渐淡了,可能是咱的学生真的不行吧。

三个月后的一天,一位老师手里拿着一份学习报,兴冲冲地跑过来对我说:“俊伟,发表了,你投的作文发表了。”

“真的?”我一把抢过报纸,认真地寻找着。千真万确,在学习报2006年9月的314期上,《参观白垩纪地质公园》赫然在目,我擦了擦眼睛,又仔细看了看,千真万确!我高兴地说:“咱的作文终于上报纸了,今天晚上我做东,请大家搓一顿。”别以为真的是大餐,咱是教师,薪水不高,每人一碗扯面。

紧接着,我快步走进教室,举着报纸大声宣布:“我们班李文浩同学的作文发表了,咱们为他鼓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起报纸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我趁热打铁:“同学们,李文浩的作文发表了,说明我们班其他同学的作文也是可以上报的,只要我们认真写,肯定还会有同学的作文刊发上去,我相信大家的水平。”看着一双双火热的眼睛,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发表的魅力,班里从此掀起了一阵写作热潮。

自此,我对教作文的兴趣也提高了很多。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开始重视作文教学,重视优秀作文的选拔和投稿,一篇又一篇作文的发表不但点燃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也唤醒了我自己的学习意识。我认真地阅读《作文与指导》上的作文,揣摩自己学生作文的优劣得失,并及时学习系统的作文教学理论知识,革新作文教学观念,提升自己的作文教学能力。教学相长,在教作文,改作文中,我个人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学生作文不断被报刊杂志刊发,坚定了我研究作文教学的信心。

2009年的一次家长会上,(2007年,我来到了城区四小。)一位母亲代表优秀学生家长发言,这位家长讲的教育自己孩子写作文的方法深深吸引了我。她是这样说的:“我的女儿刚进入三年级时不会写作文,一到写作文的时候就苦恼不已;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让孩子会写作文,我想了一种办法,就是种蒜。我和孩子找来两个花盆,在里面弄上土,买几个大蒜,然后我叫孩子跟着我学种蒜。一盆是我种的,一盆是孩子种的;我告诉孩子,我俩比比看谁种的蒜长势好;孩子兴趣还挺高的。从此以后,我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观察开始写日记。开始的时候,孩子只能写三两行;坚持的时间长了,观察日记竟然可以写上满满一页了,并且还能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作文中。就这样当蒜收获的时候,她的作文水平也提高了很多,再也不怕作文课了,她写的作文还经常被老师拿来当范文呢!

人们常说:家长是最好的老师!看来此言不虚呀。她的一番话使我深受启发,这种由家长发明的种蒜教写作的方法,何尝不是一种最有效、最值得借鉴的作文教学方法?

作文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一个周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积累素材,掌握写作技巧,更需要掌握实践和观察的方法,而种植一种简单的植物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开端,在种植过程中让孩子写观察日记也是培养孩子观察力的一种绝妙方法。因为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的才是最有效的。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在2010年总结出了一种教作文的方法——种蒜教学法(由于是受这位家长启发,因此我把这种方法叫这个名字)。我把这种方法推广到班级,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发现这种教作文的方法是很高效的,与以前的老教法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凡是经我教过的孩子,作文能力大大提高,大都爱上写作了。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让每一位孩子都动手种蒜(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的植物,不过,这种植物生长周期一定不要太长;太长了孩子容易失去耐心。),在种蒜时要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下来;每周只需写三篇观察日记即可,字数不限,可多可少,一定要真实。班级还定时举行蒜苗交流会,让孩子在会上交流种蒜的经验和心得。作为老师的我在倡导种蒜时就在课堂上演示了种蒜的全过程,让孩子们全程观看,告诉孩子们一些种蒜常识和注意事项;并且我把种的蒜放在教室外面供大家参观和对比。这样一来,全班同学都参与了种蒜和写观察日记,并且孩子们还经常拿自己种的蒜和我种的蒜苗作比较。我也从写的好的观察日记中挑选优秀的在班级中予以评讲展示,发表在小白兔文学上(我班的班级刊物叫<小白兔文学>)。这一系列的举措大大提高了学生种蒜和写观察日记的兴趣,有一部分同学不但完成了每周三篇老师规定的日记,还养成了天天记日记的习惯,不但写种蒜,还推广到其他方面。接着,当孩子在种蒜写观察日记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让孩子用自己在实践中掌握的观察方法和练就的“火眼金睛’去观察其它的植物,写出这些植物的特点。

梦想从这里启航作文高中(人生从这里启航)(2)

植物写好了,这是静的,该让学生写写会动的东西了。于是我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写观察日记,在让学生观察一种动物时有同学对我说:“老师,我家里没有养一只动物,怎么观察?”我告诉他们:可以观察邻居家的小动物,自然界的一切动物都可以作为观察对象。天上飞过的一只鸟,地上爬过的一条虫,水里游过的一条鱼;广场中、公园里、校园内的动物皆可。即使你坐在石凳上休息时看到的一只小蚂蚁,也可以作为观察对象,小蚂蚁是多大?它有什么特征?是怎样爬的?它在干什么·······理论讲了一大堆,自以为孩子们都明白了,文章收上来一看,空洞无物,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写狗的文章读后你觉得好像在写猪,写小白兔的文章到最会,竟然成了公鸡······讲评时看着他们似懂非懂的眼睛,我又动起了心思······

有句谚语说:“谷雨西厢宜养蚕”。谷雨时节,桑树嫩叶满枝,正是养蚕的好季节。现在城里的学生与大自然接触少,很少有养动物的习惯,因此,写动物时写不出真实的东西。我决定带孩子们养蚕。(养其它动物也可以,但我觉得养蚕最适宜。因为蚕一般情况下不会像啮齿类动物,如小仓鼠、小白兔等需要磨牙,也不会把家里搞得不卫生,更不会伤害人,况且占地方很小。)任务一下达,孩子们欢呼起来,班级里掀起了一股养蚕高潮。我趁势打铁,在指导学生安全文明养蚕的同时,让学生写养蚕观察日记,写养蚕体会、心得,最后总结写动物的方法。

采、养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孩子们却有足够的耐心。当孩子把白的黄的茧带到学校里,分享给同伴们,得意的很。

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成长的过程,学到的,更是从书本上无法得到的。

梦想从这里启航作文高中(人生从这里启航)(3)

我在批阅学生观察日记和定期召开的种蒜、养蚕交流会上发现,学生日记不但写了真实,还充分地发挥了想象。本来出发点比较单一,没想到收获的却是学生作文的全面进步。想想也是,学生有了兴趣,在加上正确引导,又有随时可以发表文章的班级周刊,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当然高涨了。把学生在观察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方法用到写人,景物,乃至世间万象。这样下来,学生的作文想写不好都难。

这种以种蒜为开端的教作文的方法,我称之为种蒜教学法,或者叫做原点教学法。以观察一种植物入手积累写作经验,培养写作兴趣,提高观察能力,进而推广到其他方面。就好比是从一个原点出发可以画出无数条射线一样,这个原点就是观察(发现)。同志们呀,不要小看这个“原点”,学生得有,教师也得有。这么多年了,我逐渐认识到作文教学中“原点”得重要性,它是根据地、是火种,可以燎原的。

为了给学生的日记和作文一个展示的平台,我于2011年创办了“小白兔文学社”,让学生在“自己”的报刊上不断发表作文。某位学生如果接二连三地在文学社刊物上发表文章,班上同学必然会对他刮目相看,他也必然会很快地产生强大的写作信念,强烈的写作欲望,哪怕他曾是写作上的困难生。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期盼,那就是人还要活得有尊严、有风采、有价值。当作文成为这样一种生命活动的价值取向的时候,学生必然会去“追逐”它。在学生大量优秀作文汇集的基础上,我从中选送优秀作文投诸有影响力的作文刊物上,一篇接一篇的作文发表,引起了学生更大的写作激情。班里的好作文层出不穷,一篇比一篇优秀。发表意识点燃了学生的写作激情。我创办的小白兔文学社担负起更大的任务,受众范围进一步扩大。连续几届获全国文学社一等奖。发表,对于写作初期的人(对绝大多数的人可能是终生的),是写作最重要的内在动力。

2013年以前的这一阶段,我称之为起始阶段,也是实践加摸索时期。

2013年的春天来得比每年更晚一些,春天虽然有点迟了,但仍挡不住万物萌发的蓬勃。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在方华瑞老师的带领下,我和西峡县的一些同仁们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坐在列车上,那兴奋劲儿,嗨,别提了!反正感觉全世界都在微笑。很庆幸这次有机会到武汉学习,这机会,还是方老师给我争取来的。若按当时的情况,出省学习相当于“公费旅游”,是落不到我头上的。去武汉前几天,方老师到四小,点名要听我的课,听完后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对校长和业务校长说的:学校的钱要花到正处,这样的老师不培养,还准备培养谁?下星期武汉学习,建议你们考虑一下俊伟。第二句话是对我说的:你可以学一学“管建刚。在武汉,聆听了管建刚老师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以及相关报告后,我受到了深深地震撼,原来,作文还可以这样教。很感谢方老师,正是这次外出求学,是我真正触摸和仰望到了到了作文教学的神圣殿堂。原来,每个人的生命中真的有贵人,有时候只是一个点拨,亦或是引领,就可以改变人生的轨迹。方老师引领我走上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自此,我开始钻研管建刚的作文教学理论,他的理论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心扉,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

从此,我的作文教学转向“作文讲评,在课堂上,我不但调整了教学思路,很多课型指向了写作,语文课变成指向写作的阅读。把每一节语文课都当成作文的训练课,一个点、一句话、一段话、甚至结构,最后发现,每一篇课文都可以说是一个好的范文。

老师们,作文教学难的原因,是你没有在作文课上植入一个生发点,当然,不能贪多,作文教学既忌讳大撒手,又忌讳贪大求全。如果你每节课都植入一个生长点,长期下来,学生该会有多大进步。学会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每篇课文都是一个习作的典范。每节语文课上也可以抓住一个写作点进行渗透,作文不仅仅是作文课讲作文,练作文。任何时候都可以,作文处处来嘛。

作文讲评课,把作文教学由作前指导转向了作后指导,这一转向,使作文教学迈进了一大步。

为了真正把握管建刚作文教学精髓,我把管建刚出的所有书,以及关于管建刚的书基本全买了下来,一本一本读,一本一本啃,获益匪浅。

后来在学习中,我又深钻了张祖庆于、永正正、支玉恒等名家名师的课堂教学和理论,受益匪浅,这些学习使我的作文教学系统更进一步。只有把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内化,才能付诸于行动,在行动中融会贯通。在完善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我对作文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并把这些应用于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了一些系统的东西,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再寻找。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既要博览群“师”,又要专心一家,就像练字一样,一法通而万法通。

我知道,我的思索和探索乃至实践,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但我更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似乎存在着这么一个真理:

对一件事,如果等所有的条件都成熟了才去行动,那么他也许得永远等下去。

所以,一边做一边学,效果最好,速度最快。在我们一线教师这儿,我认为,重要的不仅是理论,更是实践和思考!重要的是每天都要奔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即使只行进了一小步!行动,永远比知识更重要!

梦想从这里启航作文高中(人生从这里启航)(4)

想教好作文,光让学生写是不行的,老师也要勤动笔写,是最好的一种思考。写,然后知不足!写,然后知甘苦。

2013年的金秋,一个硕果累累的时节一天,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你好,你是李俊伟吧?”

“是的,你是?”

“我是《教育时报》人生版的编辑靳建辉,你写的文章《工作着是幸福的》主题思想很好,充满正能量,特别是开头的事例很有意思,真实感人,后半部分的议论抒情有点过多,希望修改一下发过来,准备刊发。”

“不需要付刊发费吧?”我问了一句。因为前几天有编辑给我打来电话,说是准备刊发我的几篇论文,这几篇论文很有新意,观念很新;不过需要付刊发费用,被我一口拒绝。你刊发我的文章`,不给我稿费,反而问我要钱,这算哪门子道理呀。

“不用,凡是刊发在人生版上的文章,都给你一定的稿费。”靳建辉编辑耐心地解释。紧接着他又对怎样修改做了详细地指导。

放下电话,我心里异常高兴。《工作着是幸福的》这篇文章是我在2009年送一退休教师时有感而发,并且刊登在《教与学研究》上,一次,我在阅读《教育时报》时一时兴起,把这篇文章投给了时报,没想到竟引起编辑的关注。文章被《教育时报》这样权威性的报刊看中,虽然尚未录用,但总算是有进步了。

我对着自己的文章反复修改,修改好后念给家人听,让他们给我提意见。终于在斟词酌句、确认无误后怀着激动与忐忑的心情把文章发给了《教育时报》邮箱,同时,我又发去了千挑万选的几篇得意之作。

几天后,《教育时报》就刊发了我的文章。拿着《教育时报》,我很激动,真想狂欢一场。虽然刊发的不是经过我精心修改的《工作着是幸福的》,刊发的是随同这篇文章发去的另一篇文章《黄鼠狼真可怜》,但我依然很开心,不管怎么说,总算在大报刊上发表文章了不是?这一次发表对我个人来言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过去,我也写过很多文章,但刊发的都是在小级别的刊物和网站上,发表在大刊物上还是第一次。虽然我辅导的学生作文也在全国知名的刊物上发表很多,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特别是对作文情有独钟的我来说,教师的发表量跟不上来,总觉得是种缺憾,教师不会写文章,怎么可能辅导学生写出高水平的作文。不写不知甘苦,不写不知深浅。在不断地写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教师与学生同步发展,才能把作文教学进行到深层次,才能真正触摸到作文教学的真髓。试想,一个老师连文章都写不好,你怎么可能教得好学生作文?理论来自实践!只有在自己不断地应用和检测中,才会让先进的理论具有生命力和实用性。

很感激靳编的耐心与热心,没有这次电话,我个人的文章很难有大的突破。正是他的这个电话鼓励了我,让我认识到写的价值。从发表中获得了一种尊严与尊重。自此,我的创作意识被点燃。发表,给我了动力和方向。我深深地信服管建刚老师的发表意识谈:发表对于写作初期的人来说,它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发表意识点燃创作激情。一写起来,发现生活中,教学中有写不完的素材。生活轶事,教学故事,办公室谈话,课堂精彩碰撞及生成••••太多的东西值得我去写。一篇文章接着一篇,自我感觉写作水平在不断地写中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越写越觉得得心应手,越写越觉得境界得到了提升。同时指导学生作文,修改学生作文时更加得心应手了,教学相长。

学生写,我写。我带动着学生,同时,学生又激励着我,一篇篇文章,一篇篇作文层出不穷。写着写着,思路有了,方法有了。难怪有专家说,没有记录就没有真正的研究。在写中,我悟到了很多东西。在写的时候,虽然记录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了,但当你在记录时,仍会有很多新的发现,这发现促使你向更深更高处思考和迈进。朱永新曾说过: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一名大师,写上十年反思,你会成为名师。虽然没成为大师,但从中受益匪浅。当我们回头看看自己用文字记录的心灵轨迹,清点自己记录的精神财富:我们的文字里透出的理性变得越来越敏锐和灵动了,行动也愈发变得清晰和富有力量。写,是对自我的一种“漂洗”我们也因此沉淀了面对课堂忧患与艰辛后的澄明,焕发了咀嚼过课堂压力与困厄后的自信,拥有正视课堂失败和痛苦后的踏实。在写中,我们守住了心灵,把困惑变成收获,把收获变成反思,在反思中稳步前进!

梦想从这里启航作文高中(人生从这里启航)(5)

时光消逝生命,而文字追溯生命,把失去的东西沉淀为永恒

很感谢靳编的引领和热心,大度和宽容,正是在他的不断关照和指引下,我的文章接二连三地在《教育时报》上刊发了。在仔细对照发表前发表后的文章时,我看到了靳编辑的用心和细心,提炼主题之精炼,无不让我叹服。

很庆幸,遇到了靳编这样的热心人,没有他的这个电话,我的写作热情很可能点燃得很迟,甚至燃不起来。

有时候,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遇上能对你指引上关键人物是多么幸运的事情!人生很漫长,但关键之处却只有几步,如果能在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遇上你命中的“贵人”该是多么幸运的事呀!

在不断地辅导学生作文中,在不断地写作和发表中,我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小小的笔改变不了世界,却能改变我们的课堂,改变我们生命的属性。更重要的是,写,让自己活得更明白,更让自己活出了精彩。

花的开放,赢得多是尊重,积累的更是尊严。一句话,写改变了你生命的属性!

这一时期,我称之为迅猛发展时期。正是这一时期,我给自己制定了7年规划:三年优秀,五年卓越,七年自成一家。

2017年,我的五年卓越期限到了,感觉还没卓越成,可是,自成一派的信念很强。于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尝试开创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当然,自成一家先要遍观百家,我深入研究国内各个时期的作文流派,最后定格为几家,常青的《分格教学法》、丁有宽的《读写结合》、吴立岗的《素描作文》、管建刚的《作文教学系列》、郭学萍的《创意作文》,一本本地钻研,一个个地实践,为了更好地拔高自己。我先后建立了数个实验基地。比如,学校成立《阳光四小》文学社,办起了校报,校报不但发三至六年级作文,而且也发一二年级的写话。成立习作社团,每周三下午第三节针对全校三至六年级爱好写作的学生进行系统的作文训练。我先后在本校同级不同班,本校不同级进行作文习作活动,甚至把“黑手“伸到了一二年级,弄得一二年级的老师对我是耿耿于怀。这一点,很感激张亚斌校长,李勇、灵仙副校长等,他们为我大开绿灯。我还到到不同学校,如到寨根、丁河、重阳、米坪、二郎坪等乡镇进行作文实践活动。在不断地实验和交流碰撞中认识和提升作文教学。

我先后进行、“种蒜教学法”,原点作文教学法,“养蚕教学法”,“生活化作文”,“作文赏评”,“情景作文”,“微作文”,“真构作文”、配图作文,点面结合作文、一字作文、小大结合作文、活动作文,“悦读、生活、观察、作文”、“大作文观”等体系的研究和实验,力图在实践和研究中自成一家,建立属于自己的作文教学系统。

自我感觉在活动作文方面特别有收获。一次活动,贯穿一个训练点。把作文训练中的动作、语言、心理、场面等技法训练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活动中,了然无痕而又玩有所成、玩有所得。谁说作文技法训练很苦很累?玩着玩着就玩出来了,玩着玩着就把作文写好了。

曾花了几个月时间,带领学生观察研究西峡境内昆虫,写出了一本《奇妙的动物世界——西峡昆虫记》,我估计,这本书应该能够引领西峡的孩子认识我们身边的大部分昆虫,这本书比较具有科学价值。为此,我和学生也付出了很多,甚至遇到危险。小朋友千万不要模仿哟!

年年带领学生玩泥巴,我发现,在玩泥巴里进行动作描写的训练是非常有效的。老师们,切记,每一次玩都是有目的的,有训练点的。玩泥巴是进行动作分解训练的不错的选择,当然,你得有不怕脏的精神。玩泥巴用到了几十个动作。几乎可以说是动作大全训练了,请看大屏幕。揉、捏、滚、压、捶、挤、钻、扎、握、攥、揪、粘、穿、串、盖、甩、摔、拍、拉、扯、拽、接、刮、挂、戳、切、割、撕、擀、擦、摸、磨、磨、抹、插、搓、挖,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出的动作。

梦想从这里启航作文高中(人生从这里启航)(6)

我先后举行的活动有:和学生一起种蒜、养蚕,成语接龙大战、第三只“眼睛”、调皮的纸团、画不圆的圆、“爬山”(心里活动训练)、和春天约会、打雪仗、班级应聘活动、校园四季观察、泥巴里的快乐、缤纷的班级超市、(跳蚤市场)(场面描写)“过河”、 会游泳的鸡蛋、蒙眼作画、了不起的挑战、 吓死人的作业、顶橘子大赛、扎不破的气球、愤怒的气球、动物、植物观察、特殊的“客人”、师生共读一本书、联欢会、对联里的学问、拉步甲的故事、挤作业、猜字谜抢书、母亲节日记(每逢节日练作文)、吵架(辩论赛)、吹砖头、掰手腕、一分钟憋气、叶子会说话、我为歌狂、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种豌豆、斗牛、胡编乱造、会跳远的乒乓球、动物模仿秀、漂浮的针、徒手砸核桃砸核桃、哑剧表演、真没想到、认识人民币、向错别字道歉、联词作文、打“面包”、叠飞机、教室来了“小飞侠”、有趣的西瓜虫、发卷子了 、轰轰烈烈的拔河比赛、辣条吃不得、撕名牌、向魔笔说再见、做家务、······

同志们,不要觉得活动有多难,多费事,大的,小的、微活动,学校的,社会的,家庭的都可以,甚至坐在会场里,也可以让学生做个活动,不要抱怨领导不组织、不给创造机会,机会把握在自己手中、我说的是“活动”机会。如一次开全校大会,领导在上面滔滔不绝地讲着有用的废话,长片大论呀,学生坐不住了,一是领导讲话,高深莫测,学生难以理解,二是时间太长,注意力转移是儿童的天性,三是会场上的小蚊子太多了,平均每人好几个,叮得学生坐不住。于是,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落在身上的小蚊子,不一会儿,学生就有了很多发现,小小的蚊子,竟然藏着大学问。我忽然觉得领导讲话是多么伟大,他成功地让我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了孩子们观察动物的积极性,培养了发现能力,现场进行了一次动物观察作文。也是从这一次,我和孩子们对小蚊子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小蚊子呀小蚊子,爱给我们免费发红包的小蚊子,竟然是那么的可爱和美丽!

梦想从这里启航作文高中(人生从这里启航)(7)

在无数次的活动中,我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属于自己的作文训练系统,虽然成不了“家”,但也总算是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作文教学系统。

不要把作文教学寄托在一种方法和模式上,作文教学是灵活多变的,学生是复杂的,教师的风格也是多样的。这个老师的方法,对某个同学好的方法,不一定带有普遍性。无论是仿写、读写结合,活动作文、创意作文、绿色作文、生活作文、生态作文、话题作文、新概念作文、即兴作文、实验作文或是作文讲评课等,只要适合并且符合学生实际,迎合个人风格,切合课堂实际和作文需求,都可以使用,教学有方,教无定法。要不被模式局限,不被外界影响。但前提是:你得有一套自己的作文教学体系。作文体系怎么来?阅读中来,学习中来,实践中来,生活中来······

用创意激活自己激活学生

仿出来的作文 种出来的作文

画出来的作文 做出来的作文

听出来的作文 讲出来的作文

记出来的作文 看出来的作文

养出来的作文 拼出来的作文

比出来的作文 演出来的作文

玩出来的作文 剪出来的作文

合作出来的作文 尝试出来的作文

……

作文就处处来了。

现在咱们来判断一下自己到底懂不懂作文指导。

怎么判断你懂不懂写作指导,有三条标准低。第一、你有作文知识系统吗。第二、你有作文训练系统吗,第三、你有作文试验系统吗,也就是你经常写作吗?符合一条,你合格;符合两条,你良好;符合三条,你优秀。说实话,我很悲哀地看到。有的同志,三条,一条都没有,“三无牌”作文教学啊!就像医生,不懂医学去看病,后果很严重。怎样改变自己,建议你买几本书看,仔细看、认真看、把书看烂,它叫《我的作文教学六讲》管建刚著,另一本书也很好,叫《我的作文训练系统》。还有一本号外的,叫《作文其实很简单》。

如果你什么也不会,又不想看书学习。有的老师说,买书容易呀,就是买回来我看不到一页,就想睡觉,没关系,还有一种办法,可以教好作文。用好两块“表”。

第一块表,叫发表。作家们说,走上写作的路,不小心,发表了作文,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多鼓励学生投稿,发表。

第二块表,叫表扬。老师表扬了自己的作文,怎么怎么地好,从此爱上了作文。辛苦可以转化为幸福。

简单来说,想把作文教好,要学会夸赞,把学生往死里夸,夸死他,作文水平就上来了。

说到这里,还得告诉你们一件事,再用好两块表之前,你首先得学会咋夸奖,还是抽空读一读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六讲》,《一线表扬学》吧!

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告诉我: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作家,天生的写作能手!只要启发到位,引导得法,找准切入点和生发点,进入他作文的最近发展区,他们就会妙笔生花,写出一篇篇锦绣文章。

近几年来,个人文章在《散文诗》、《教育时报》、《小学教学》、《经典阅读》、《教育时报》、《南阳日报》、《南阳晚报》、《教与学研究》《西峡教研网》等报刊杂志网络平台上发表三百余篇。

所辅导学生作文在《小学生学习报》、《作文指导报》、《经典阅读》、《现代家长》、《教与学研究》《西峡教研网》等报刊杂志、网络上上发表六百余篇。创办“小白兔文学社”、“阳光四小文学社”,两个文学社在全国文学社擂台赛等大奖赛中多次获一等奖。

这些数字说明不了什么,但是,量变引起质变。在这不断变化的数字里,我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虽然,这成长,是伴随着苦与累、伤与痛。

我也常常在思考:怎样使学生的作品获得更广阔的“发表”空间?将发表完全寄往于各类报刊媒体,行不通,没有那么多的报刊、媒体来满足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发表”,语文老师要的发表,是面对全班每一位学生的发表。以往的发表学生作文的方式有“朗读”、“贴作文墙”,现代的发表学生作文的方式有“博客”、“班刊”、“班报”、“手抄报”微信等。我比较重视另一种形式,那就是“书集”的形式。这书集其实就是班级学生的作文集,成长集,它具有严肃性和恒久性,这书集会成为发表者永久的荣耀和写作的动力,能焕发一个人巨大的写作热情、写作潜能,从而让一个人有尊严地生活。

每一期,我都把学生作文和我的文章,编辑成集出成书。这些书,虽然算不上“书”,但它,确实是我和孩子们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收录整编个人书集和学生作文集有:《孩子,你是天生的写作能手》、《奇妙的动物世界》微作文集之西峡昆虫记、《豌豆的故事》、《诗意的天空》、《小荷才露尖尖角》、《我的作文教学故事》、《童年如歌》《春天的故事》、《四季如歌》、《我的作文训练系统》等十余部。可能有的老师说,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些书呀。正常,因为我的书是内部刊物,针对特定对象,限量出版。

梦想从这里启航作文高中(人生从这里启航)(8)

为了更加方便学生作品的发表和推送,我和别人联合还创建了自己的网络平台发表作文,微信公众号是《金色阳光文学》,创办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俊伟老师说作文》,正在试运营,欢迎大家关注、点赞、留言、并投稿

最后送给大家几句话:

第一句话:小小的笔改变不了世界,却能改变我们的课堂,改变我们生命的属性。

第二句: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第三句:与其在别人的辉煌里仰望,不如亲手点亮自己的心灯,扬帆远航,把握最真实的自己,才会更深刻地解读自己,才会成为自己喜欢的人

附:

作文是做人的升华,作文让生活更美好!

写作过程就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写作,其实是一种寻找:

一、寻找那颗写作的心;

二、寻找写作的内心;

三、寻找自己的语言;

四、寻找写作的勇气。

作文哪里来?

作文处处来:

用创意激活自己激活学生

仿出来的作文 种出来的作文

画出来的作文 做出来的作文

听出来的作文 讲出来的作文

记出来的作文 看出来的作文

养出来的作文 拼出来的作文

比出来的作文 演出来的作文

玩出来的作文 剪出来的作文

合作出来的作文 尝试出来的作文

……作文处处来

好文章是怎么来的?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作文是写出来的,

写作文的能力是改出来的!

改的时候要有读者意识和发表意识。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学生的写作一般要走过那几个阶段?

学生的写作一般要走过四个阶段:

一、写作并不神秘;

二、写作需要技巧(三分文字技巧,七分文心技巧);

三、写作强调个性;

四、写作就是生活。

作文和什么有关?

生活,作文之母; 阅读,作文之父;

灵感,作文之眼; 真情,作文之魂;

情节,作文之骨; 技巧,作文之筋;

炼字,作文之肌; 想象,作文之翼;

创新,作文之趣; 发表,作文之美。

参考资料:《我的作文教学六讲》管建刚著

《作文其实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