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的机场“自省”

1903年,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发明制造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载人的飞机“飞行者一号”。五年后,世界上第一个机场——比斯比·道格拉斯国际机场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立(另一说是成立于1909年、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大学园区机场),据说比斯比·道格拉斯国际机场停放着美国史上第一架飞机。毫不夸张地说,美国发明了现代航空,并一直担任着其中的“领航者”角色。

可近日,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举行的关于“两党基础设施建设法案”的讲话上,美国现任总统拜登毫不留情地吐槽了美国的机场:“全球排名前25的机场没有一座是美国的,我们到底是怎么了?!

全球排名前十机场(全球前25机场无一上榜)(1)

虽然拜登看似自觉自省的吐槽里夹带无数私货:借由数落美国机场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与不足,宣扬自己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上心和作出的贡献,并借机投资6200万美元对美国机场航站楼、跑道进行现代化改造,给他的政绩履历添上漂亮的一笔。但我们仍不禁要反问,美国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这么差劲?连世界前25都排不上?

全球排名前十机场(全球前25机场无一上榜)(2)

曾经有游客吐槽过美国旧金山机场:水平不如中国四线小城市的长途汽车站。当然,这是夸张手法,却也侧面证明了美国大部分机场当前硬件设施水平及软件服务上实在有所欠缺。

正如拜登在讲话上所数落的一样:当时负责活动的里根机场本身就面临着登机口拥挤、旅客打车困难、飞机在跑道上的待机时间漫长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基本也就是美国机场所都有的通病。甚至他还在纽约拉瓜迪亚机场看见过一部损坏的自动扶梯,上头挂着“已故障,将在两个月内修好”的标识。“两个月内修好”......仿佛要花上两个月修理一部自动扶梯,是一件多么理所当然、多么正常的事情。

全球排名前十机场(全球前25机场无一上榜)(3)

作为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主要交通枢纽,机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对于路过的旅客来说,通道拥堵和航班延误意味着错过转机、丢失行李、排长队。对于企业来说,它则可能意味着订单延迟、产品变质和客户变得越来越不耐烦。

我们有理由相信,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朝着高效快速、绿色环保、智慧人性化发展,而很遗憾,美国机场基础设施现在不仅很难朝着未来所需的新型方向优化,还拖累着如今的机场正常运行,惹来阵阵“怨声载道”。

以上的原因其实可以归纳于,美国已经结束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二战前后,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就已经基本成型。

全球排名前十机场(全球前25机场无一上榜)(4)

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民航网络、最大的公路网络、世界上最大的火车站——占地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的纽约中央车站,皆是创建于这一阶段,同时机场、港口的建设也是在此间完成。

此后,美国的基础设施进入了小修小补,无需“大动干戈”的状态。

然而长期维持在“旧而不建”的状态下,其中不少老化问题亟需解决,再加上相关部门的效率低下,美国财政赤字的缺口过大,州与州之间极度的贫富差距,就导致了年久失修的问题被一再搁置,越发严重,然后堆积成大问题,成为所谓的“成功的交通名声,失败的基础设施”。

全球排名前十机场(全球前25机场无一上榜)(5)

机场排名的背后

经查证,拜登给自己政绩背书提到的机场排名应该是英国知名航司及机场质量标准评测机构Skytrax发布的“2022年全球最佳机场百强榜”(World’s Top 100 Airports 2022)。

该机构评选以关于机场服务和产品的关键表现指数为标准,其中包括从登记、进站、转机、购物、安全和入境一直覆盖到出站,来评估旅客的满意度。该评选结果由在全球机场发放的乘客调查问卷回答而综合得出。

全球排名前十机场(全球前25机场无一上榜)(6)

在此评选机制下,美国机场的确没有进入前25名,上榜的美国机场中最高分也不过是位于第27位的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卡塔尔的哈马德机场、日本的东京羽田国际机场以及新加坡的樟宜机场。

根据该评选标准,美国的名次足以说明:从登记、进站、转机、购物、安全和入境、出站上,美国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已经到了让受众近乎忍无可忍的地步,因而它们即将进入大修补的重要阶段,也难怪拜登政府经济议程中有着价值1万亿美元的“两党基础设施建设法案”这一重要组成部分。拜登也亟需一个有力的、显眼的工程为自己的大选备下谈资。

除却机场外,美国曾经“显赫一时”的道路、桥梁、港口、公交等交通基础设施,也都进入亟需维修、更换和修复升级的状态:

全球排名前十机场(全球前25机场无一上榜)(7)

芝加哥的o'hare 机场大门至今还在使用着自动机械臂帮助开门的设备,自动门像是被这个机场所遗忘的新型技术;

随意挂在路灯上,没有任何站点、车辆、时间信息的公交车牌,坐不坐得上全凭天选之子的运气;

没有安全门、没有自动扶梯也没有手机信号的地铁,裸露在外的钢筋水泥混凝土透露着暴力美学……

美国的基础建设曾经很发达,但这与它如今破烂陈旧、亟需维护并不冲突。

全球排名前十机场(全球前25机场无一上榜)(8)

2016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还在任时就以“使美国重新伟大”为口号,提出了重建美国基础设施的经济政策。

只能说,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美国总统其实对自己国家的那档烂摊子都心知肚明,毕竟,不仅特朗普同志,拜登很早以前就公开表示:美国的机场,“第三世界的飞机场”。

全球排名前十机场(全球前25机场无一上榜)(9)

特朗普宏大的基础设施计划涵盖了道路、桥梁、隧道、机场等交通设施,到校舍、医院、给排水甚至高速互联网,牵涉面之广、覆盖区之全,比拜登的“两党基础设施建设法案”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面对年久失修、日渐落后的美国基础设施维修需要的超大缺口,这一法案的实行在多数人看来都并不乐观。

美国的机场需要重新“伟大”,基础设施也是

基础设施有多重要呢?对于中国而言,没有适度超前的基建,就不会有中国制造的强大竞争力;没有超前的网络宽带建设,就不会有互联网经济的繁荣发展;隔壁印度经济发展潜力之所以释放不出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制于基础设施短缺,道路、桥梁以及卫生系统的欠缺。

全球排名前十机场(全球前25机场无一上榜)(10)

对于如今后劲稍显不足的美国而言,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外的面子功夫上,更作用在其对“生产活动”、“经济效益”的影响之上。

众所周知,基建可以稳定就业、稳定经济增长,也是促进经济复苏的有力手段。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时期,罗斯福为了解决高达25%的失业率,提出了“以工代赈”的“新基建”。

基建项目包括高速公路、养护环境、水利设施,维护公共卫生,再造森林,防控洪灾,甚至还有建立流浪狗收留站、图书馆等。

结果显而易见,田纳西州的流浪狗收留站建立后,当地的流浪狗咬人事件和狂犬病患者也大大减少;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兴建则是大幅度提高了美国的文化软实力。

全球排名前十机场(全球前25机场无一上榜)(11)

美国如今面临着非常难堪的基建现状,根据相关基建报告说明:美国的机场无论是存量还是吞吐量都早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美国的大坝平均年龄已达56年,17.1%的大坝属于“非常危险”一类;

城市饮用水管道系统多建造于20世纪20年代,管道的老化已经严重影响水的质量;

电力线路超期服役,2015年全美停电3571起,人们已经对此快司空见惯;

全美53%人口生活在有害垃圾处理设施3英里范围内,与腐物作伴;

39%的桥梁建设超过50年,13.6%的桥梁功能过时……

美国的基础设施计划一直面临着冗杂繁琐的研究审批程序、沉冗拖沓的官僚主义……这些因素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设施决策和修建的效率。

而如果美国再无法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机场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的话,从低了来说,美国必将面对本土民众满意度下滑、党派支持率下降,外来游客数量减少、口碑降低的窘境;从严重来看,美国国内国际的物流运输、客运运输都将遭遇超大幅度的下滑,从而致使经济直接遭受巨大影响。

“美国处于十字路口上。不断恶化的基础设施阻碍了美国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能力,也影响了世界各国与美国交流往来的效率。”

无论是80多年前的“罗斯福新政”也好,还是特朗普提出的“重建美国基础设施计划”、拜登“力捧”的“两党基础设施建设法案”也罢,如若美国基础设施的修复与维护能即时、切实地落到实处执行必然是利大于弊的。

从世界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说,基础设施建设的“重新伟大”有利于美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世界或许不需要一个“重新伟大”的美国,但世界一定需要一个有序、便利、共享的社会。

全球排名前十机场(全球前25机场无一上榜)(12)


参考资料:

【1】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朗普基建计划的现实与前景,来源:《和平与发展》,2018年第6期【2】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学会:《美国基础设施状况》【3】草民观点:“中美博弈”和“贸易战”的根源是意识形态?不,是存量博弈【4】中国日报网:美国万亿基建计划的机遇与挑战【5】证券时报网:美国历史上三次大基建影响如何【6】傅相瑜:智慧机场建设探讨.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7】2019年美国基建行业现状、发展及机遇研究报告【8】纽约时间:美国还能搞基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