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化胡”的传说与《老子化胡经》

《老子化胡经》据传为西晋祭酒王浮著,其实是王浮的编造。他身为祭酒,或许是五斗米道系统的道士。据说王浮与当时-些名僧辩论“道”的优劣,每每大败而归。王浮恼怒之余,便编造了“老子化胡”的故事。

胡者,此指外国也。如“胡人”、“胡椒”、“胡桃”等。而老子化胡之“胡”,则特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老子化胡是什么意思啊(老子化胡是什么)(1)

老子化胡说的出现,是巧妙地利用了《史记·老子传》中老子西游至函谷关著“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的含混说法。最早提出“老子化胡”说法的并不是西晋的王浮,而是在东汉末年襄楷时的某些人,不过极为简略:延熹九年(166年),(襄)楷自家诣阙上疏曰:……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后汉书·襄楷传》)

浮屠,又作“浮图”、“佛图”,是梵文的译音,一指“佛陀”,即“佛”,又指佛塔。上文为前意。说明当时已有“老子入夷狄为浮屠(佛)”的传说,并且当时把老子与浮屠同样作为神加以礼拜。

老子化胡是什么意思啊(老子化胡是什么)(2)

在《后汉书·襄楷传》中,尚未明确讲到老子到天竺去教化胡人。到三国时,即出现了老子到西方教化胡人的说法,甚至说老子是佛的师父。三国魏·鱼豢的《魏略·西戎传》称:“《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老子弟子,别号合二十九,不能详载,故略之如此。”

到西晋时,道士王浮将以上说法进一步发展,编出了一部大书《老子化胡经》。据站在佛教立场的梁朝和尚僧佑说:昔祖(法师)平素之日,与(王)浮争正邪。浮屠屈,即意不自忍,乃作《老子化胡经》以诬谤佛法。(《出三藏记集》卷15《法祖法师传》)

老子不止化了一个“胡”

《老子化胡经》本为佛道之争的产物,佛道二教对此争个不亦乐乎,断断续续争论了一千年,直到元朝才结束。随着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进展,后来又发现另一外来宗教——摩尼教也掺和了进来。

老子化胡是什么意思啊(老子化胡是什么)(3)

摩尼教又称“明教”、“明尊教”、“末尼教”、“牟尼教”。本为波斯古代宗教。公元3世纪时由波斯人摩尼(又译“牟尼”、“末摩尼”)所创立。在现今世界中,它已经没有什么信徒了。

下图福建省晋江市著名的摩尼教遗迹:草庵。

老子化胡是什么意思啊(老子化胡是什么)(4)

公元3到15世纪的一千多年间,摩尼教曾在亚洲、非洲及欧洲的许多地区流行,曾是古代历史中的一个世界性宗教,其所到之处都产生过巨大影响。摩尼教吸收了基督教、佛教、、琐罗亚斯德教、诺斯替教的宗教思想而形成自己的独特信仰。

摩尼教崇拜四大尊严,即大明神、神的光明(日月)、神的威力和智慧。摩尼教以“二宗三际论”为根本教义。二宗,指光明和黑暗,即善与恶;三际,指初际、中际、后际,即过去、现在和将来。宣称在初际时,光明与黑暗各拥有自己的王国;中际时黑暗侵入光明王国,光明王国的主宰大明神与黑暗势力进行着长期抗争;后际时,大明神派出先知摩尼,在摩尼及其宗教的教化下,光明终于战胜黑暗,光明与黑暗又恢复各自的王国,彼此分离。

下图新疆高昌遗址出土的回鹘文摩尼教赞美诗。

老子化胡是什么意思啊(老子化胡是什么)(5)

摩尼教大约在6、7世纪时传入新疆地区。武则天时,波斯摩尼教高僧拂多诞来到长安,开始在中原地区传教。

法国学者伯希和上世纪初在敦煌发现的《老子化胡经》中,有“老子化摩尼”的一段经文:

后经四百五十余年,我乘自然光明道气,从真寂境,飞入西那玉国苏邻国中,降诞王室,示为太子。舍家入道,号末摩尼,转大法伦。说经戒律定慧等法,乃至三际及二宗门,教化天人,令知本际。上至明界,下至幽途,所有众生,皆由此度。摩尼之后,年垂五九,金气将兴,我法当盛,西方圣像,衣彩自然,来入中洲,是效也。当此之时,黄白气合,三教混齐,同归于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