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蝜蝂①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②持取,卬③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④踬仆⑤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⑥,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⑦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⑧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⑨病矣⑩。苟能起,又不艾⑪。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⑫,不知戒。虽其形魁然⑬大者也,其名⑭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唐·柳宗元)

蝜蝂阅读答案 文言短文精讲系列之一百八十八(1)

【注释】

①蝜蝂(fùbǎn):《尔雅》中记载的一种黑色小虫,背隆起部分可负物。

②辄(zhé):立即,就。辄持取:就去抓取。

③卬(áng):同“昂”,仰,抬头。

④卒:最后,最终。

⑤踬仆(zhìpū):跌倒,这里是被东西压倒的意思。

⑥已:停止。

⑦货:这里泛指财物。

⑧踬:跌倒,这里指垮台失败。

⑨以:通“已”,已经。

⑩病:疲惫。

⑪不艾(yì):不停止。艾,止息,停息,悔改。

⑫前之死亡:以前因贪财而死的人

⑬魁然:壮伟的样子。

⑭名人:被命名为人,意义为被称作是人。

【评析】

柳宗元除了以山水散文著称外,寓言故事也是他的拿手好戏,最为知名的恐怕是《三戒》了,像其中的《黔之驴》应该知道的人会更多一些。它的寓言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具有深刻的社会讽刺意义。《蝜蝂传》也是柳宗元的一篇名作。表面上说的是贪得无厌的蝜蝂,其实讽刺的是像蝜蝂一样贪得无厌的人。

蝜蝂就是只知道驮东西,一味贪占,不顾自己是否有背负的能力。有人可怜他,把他背上的东西弄下来,他看见东西还是要背在背上。另外好往高处跑,有道是上的越高摔的越重,加上背上还有东西,那只有等到精疲力竭时摔死了。

不知道,世上是否真的有这种动物。总之,柳宗元刻画的这个善背东西的小虫子的形象深深地刻在读者的脑海里。怎么形容它呢,贪婪愚蠢,执拗自负,至死也不知悔改。这种虫子贪婪,或许出于生物的本能,它自己是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做出改正的。

可是作为有思想人,有理性的人,竟然也如这蝜蝂一样,也是一味只知贪占,唯恐得到的东西太少,虽然因此受到处分惩罚,也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但只有一有机会,还是会伸出手去照拿不误。尽管,前面有人因为贪婪而毙命,他们还是不能引以为戒,进而收手,反而是变本加厉,直到丧命而止。历史上这样的贪官并不罕见,他们最终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正如柳宗元所说,那些贪婪的人真如这蝜蝂一样,至死不改。还是那句话,不是自己的东西,就必须放手。人心不足蛇吞象,须知贪婪最终会成为伤害自己的一把利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