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张恨水(终结了一个时代的张恨水)(1)

张恨水为这本《似水流年》的主角起名为“黄惜时”,暗合了自己的名字“恨水”。年华如同奔流而去的滔滔江水,一去便不会回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基本概括了《似水流年》全文的主题。

一名乡间的学子黄时惜,带着家里的期望和钱财去往北京求学。他在路上遇见了美貌的女同学白行素,到了北京之后就展开了追求。

到了这里,黄时惜还是一个朝露待日晞的箐箐学子。虽然有点自视甚高,看不起自己父母简朴的作风,但在看到不求上进的舍友的时候,还是很有点自己的原则的。近墨者黑的道理他还明白。

但是黄惜时在看到了校花米锦华的时候,一切马上就反转了。美貌仿佛成了黄惜时唯一在乎的东西。他抛弃了学业和马上要成为女朋友的白行素,开始花费大把金钱追求这位时髦的校花。

我看了张恨水的几本小说,里面的男性角色无一例外几乎都是颜控。从对冷清秋一见钟情的金燕西,到迷恋凤喜的樊家树,甚至《纸醉金迷》中追逐美貌交际花的范宝华。在张恨水的笔下,“食色性也”这一条几乎是所有男子都避不过的铁律。

黄惜时更是其中做得最过分的一个。漂亮的颜色成为他行为的唯一标准。为了得到米锦华的青睐,他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放弃了条件优越,品德高尚的女朋友,甚至驱逐了为他提供钱粮的老父亲。

他打肿脸充胖子,大手大脚的花钱。可是最终谎言戳破,美人离去,钱财也所剩无几,身体也坏了。他只能混入了以前看不起的朋友中厮混。

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是没有完全放下自己大学生的身段,去同乡家借钱的时候还因为门房的轻视而激愤。他还寄希望于,希望一夜暴富一雪前耻,最后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他从学生公寓流落到会馆,还想过出家,最后真真是一无所有,一贫如洗了。

怎样评价张恨水(终结了一个时代的张恨水)(2)

作为读者,看到黄惜时背信弃义抛弃白行素,不认父亲的时候,真的想把这个人物从书里拉出来打一顿。后面看到他落魄的时候还生出一种“活该”的心理。

及到黄惜时终于痛改前非,想要做一个徒步旅行家的时候,才有那么一点点看浪子回头的可惜。

他回家乡想去看望父母,但又不敢回去。母亲看到他的背影说,这个背影好像我家惜时。父亲在他身后和他搭话,他却不敢回头,最终仓皇离去。这一段真是看得我泪崩。

父母对于孩子,无论孩子犯了怎样的错,都希望他能回来看一眼。我想黄守义如果知道自己的孩子过家门而不入,一定还是会非常伤心的吧。

这本《似水流年》对于张恨水其他几本书,并不算特别复杂,就是一个年轻人“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例子。

张恨水文笔优美,人物刻画得深刻,让人一看而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这本书中黄惜时的几个酒肉朋友挺有意思的。他们时不时会从黄惜时身上占点小便宜,但是对于人生百态看得却十分深刻,对黄惜时落魄时候劝诫的话也算金玉良言。然而“道理都懂,却过不好这一生”,也算是普罗大众的一个缩影吧。

怎样评价张恨水(终结了一个时代的张恨水)(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