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道违停现象(梨园路杏园北路违停依然严重)(1)

市民反映:

4月14日,西安市民尚先生向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4月初华商报报道过梨园路杏园北路违停严重,莲湖交警也进行了整改,一个月过去了,这种现象还是很严重,经常早晚高峰堵十几分钟半个小时。

记者帮忙:

4月21日华商报向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莲湖大队发函咨询。得到回复称,经交警莲湖大队民警现场核实,大队辖区梨园路全长3.7公里,东接星火路,西接二环北路西段,梨园路道路小区有金叶新城、梨园公馆、梨园小区、大兴家苑、御园温泉、阳光台365、小白杨一号等小区,有大型商贸市场(和生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学校有陕西师范大学大兴实验小学,梨园路整条沿线均有临街商铺经营,人流量密集,属住宅集中区域,但梨园路全段仅有夜间免费临时停车位60余个。

杏园北路为南北双向四车道,属住宅集中区域,经走访调研周边小区内部停车位已无法满足当前需求,大队针对群众停车难专门在杏园北路道路两侧设置了停车位,缓解周边市民停车难的问题,仍无法解决停车供需问题。针对违法停车现象,2019年年初,大队在杏园北路上设置中央隔离护栏,但仍有部分市民图一己之便,将车辆停放在道路中间。

经大队民警调研,梨园路和杏园北路违停的原因主要为:

(一)供需失衡,引发停车难。除近两年新建小区车位配比可达1:1外,绝大多数小区的车位供给量远低于实际需求,如梨园路的君悦华府小区常住人口1775户,车位只有210个,小区配置的停车场根本不能满足供需平衡。

(二)乱停乱放,安全隐患多。由于车多位少,很多人回家晚了就没有办法停车,只好将车停在小区门口、人行道、绿化带、消防通道,甚至停在马路边上。

对于违法停车的现象,大队已安排警力不断地对梨园路沿线进行巡逻,对违法停车现象进行治理,4月初至今对梨园路和杏园北路违法停车治理2100余例,但是违法停车治理效果需要一个过程,停车难问题由交通管理部门一家去完全解决并不现实。对于市民反映的每天早晚高峰拥堵现象长达十几分钟至半小时的情况,大队民警在巡逻执法过程中并未发现这种现象。大队目前配备警力有限,不能达到安排专有固定警力去治理杏园北路,只能尽量对杏园北路沿线加强治理。

下一步,大队针对违法停车现象将实施以下措施:第一,大队已在梨园路全段进行调研,研究全段规划占道停车位的可能性。第二,大队民警、辅警走进辖区社区、沿街商铺等地,向广大市民群众讲解违法停车对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及存在的安全隐患。第三,大队安排警力不断地对梨园路和杏园北路沿线进行巡逻,对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进行催挪治理,催挪治理完成后对拒不驶离的车辆坚决予以处罚,保障广大群众安全出行。

处理结果:

4月27日,华商报记者将反馈内容告知给了尚先生,他对交警的回复表示认可和理解,但因为停车问题无法立即解决,希望交警能加大对严重占用市政道路、消防通道的车辆的管理和整治力度,避免出现交通安全事故。

临川寺村厕所改造补助金何时发?

周至尚村镇政府:将尽快发放

市民反映:

4月17日,有市民向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周至县尚村镇临川寺村厕所改造已经完工,但给村民的补助款还没发下来。

记者帮忙:

4月19日华商报向周至县人民政府发函咨询。得到尚村镇人民政府回复称,经调查,临川寺村2019年共计改造户厕267户,每户补助标准为2000元,镇财政所已将补助资金按期全部拨付给临川寺村的施工单位。由于村级换届等原因造成补助资金未及时发放,经镇村多方协商沟通,将尽快把改厕所补助资金发放到群众手中。

处理结果:

4月27日,华商报记者将反馈结果告知给了反映人,他表示感谢华商报的关注,希望能尽快发放。

交首付后迟迟办不了网签

国际港务区:督促开发商积极协商解决

市民反映:

4月19日,市民董女士向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自己2020年11月30日在华南城1688时代广场买的公寓,交了50%的首付,但开发商将地块抵押导致一直没法办网签,现在想退房。

记者帮忙:

4月20日华商报向西安国际港务区管理委员会发函咨询。得到西安国际港务区宣传文旅局回复称,经调查,产生投诉的主要原因是,前期为董女士办理购房业务的人员变更,未及时做好客户业务交接工作。

收到调查函后,国际港务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立即督促开发单位主动与董女士取得联系,针对其诉求,妥善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同时,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求开发单位以此为戒,加强服务工作,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目前开发单位已积极与董女士沟通,并在约定时间当面与董女士协商解决。

处理结果:

4月27日,华商报记者将反馈结果告知给了董女士,她表示开发单位和港务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均与她沟通过,目前她暂时先等等看房子能否顺利办理网签,感谢华商报的帮忙。

友谊路花坛绿植枯死

碑林城管:已全部更换新花盆

市民反映:

4月15日,有市民向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西安市黄雁村十字东南角友谊路人行道上有几个大型花坛,花坛里的绿植枯死已经半年多,一直没有维护和更换,影响市容。

记者帮忙:

4月19日下午,华商报记者来到黄雁村十字东南角,看到地铁五号线出站口的人行道边共放置了约十个铁质花盆,长约1米,里面除了干枯的花枝外还被扔了烟头、纸屑等垃圾。华商报向碑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发函咨询,得到回复称,经园林绿化科工作人员调查了解,该处花坛为城开公司设置,已联系城开公司及时对该处植物进行了更换。

处理结果:

记者将反馈结果告知给了反映人,她表示也看到了新换的花盆,从旁边走过心情都变好了,感谢华商报的关注。

4月26日,华商报记者再次来到反映地点,看到之前干枯的花盆已全部清理,换成了红色、紫色和粉色的鲜花,有路过的市民还拿出手机拍照。 华商报记者 杨平

阎良凌云十六区地下室漏水

物业:正研究彻底解决方案

市民反映:

黄先生所居住的西安市阎良区凌云十六区地下室漏水很严重,积水已经发臭,有30厘米深。

记者帮忙:

黄先生称,他居住在阎良区凌云十六区,是一个单位家属院,近期小区出现地下室漏水的情况,污水顺着管道流到地下室,有时候形成积水。他在小区地下室有个储藏室,因为漏水,放东西受到影响,希望小区能尽快处理。

记者联系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说,该小区属于老旧小区,管道漏水也是历史遗留问题,物业为此和市政部门沟通过,市政部门答复说,小区地势比较低,导致污水管道返水,给十六区地下室造成了影响,发现漏水后,物业紧急联系排水,已经把污水排完了。下一步会和市政部门沟通,寻找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案。到时候可能需要开挖、重走管道,物业会积极配合施工。

处理结果:

华商报记者将此结果反馈给黄先生,黄先生表示,感谢记者关注,期待彻底维修。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