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昆虫都拥有十分敏感的和专门的感觉器官,它们分别负责接受来自环境中的各类刺激,并将信号传入神经系统进行加工处理昆虫的感受器主要分为视觉感受器(单眼、复眼)、化学感受器或感化器(嗅觉器、味觉器)、声音感受器或听觉器、机械感受器(触觉感受器、气流感受器等)、内感受器等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有关昆虫有趣的小知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有关昆虫有趣的小知识(昆虫世界的学问)

有关昆虫有趣的小知识

很多昆虫都拥有十分敏感的和专门的感觉器官,它们分别负责接受来自环境中的各类刺激,并将信号传入神经系统进行加工处理。昆虫的感受器主要分为视觉感受器(单眼、复眼)、化学感受器或感化器(嗅觉器、味觉器)、声音感受器或听觉器、机械感受器(触觉感受器、气流感受器等)、内感受器等。

很多昆虫都有十分发达敏锐的视觉感受器(如发达的复眼)、化学感受器或触觉感受器等,它们都可用可对环境的侦测的相互之间信息的交流。一些蜜蜂等,它们能感知紫外线的波长或侦测偏振光。一些雄蛾的触角上的感受器能在几公里之外探测到雌蛾所在的方位。黄皮马蜂把身体的振摆动作作为它们在降群内部传达信息的方式, 它们振摆时的频率可达10Hz 左右。这些振动动作可表示蜂巢中又进来了新的食物,然后工蜂之间通过振摆互相侵扰,以通知大家前去采集食物。

昆虫的视觉、嗅觉和触觉之间似乎有种平衡或互补关系,对于不同种类的昆虫来说,如果它们的视觉感受器很发达或很敏锐,那么它们的化学感器一般都会退化或不太敏锐,反之亦然。例如,一种昆虫的复眼发达了,它们的触角可能就相对退化了,反之亦然。还有,一种昆虫能释放什么样的刺激信号,那么它们必定存在接受这种信号的感受器或相应的感受机制。并且这些感受机制能把分辨种内或种间、安全与危险、捕食者与非捕食者等信号。各种昆虫能感受或或辨别的信号不同。如,蚊子能听到2Hz的声音,一些蝗虫可听到50Hz的声音。一些捕食或寄生昆虫的动物者能发出不同的声音,那么它们的猎物(被捕食或被寄生昆虫)一般也能感知到这些声音。例如,有些夜蛾能侦测到蝙蝠发出的回声定位的超声波,以逃避捕食。吸血昆虫都有特殊的红外发射感受机制,它们能用这种感受机制来探测寄主动物的位置。

在昆虫中,很有可能存在痛觉感受器,这种痛觉感受器的细胞负责传送受相关刺激引起的疼痛感觉。2003年有人对一种普通果蝇幼虫的研究中,用热探针和没有加热的探针分别作刺激处理,发现用热探针刺激的幼虫都会有固定的卷曲与翻滚行为,而用没有加热的探针刺激的幼虫没有这些行为表现。昆虫对疼痛的感觉与体验的研究,人们只能从痛痛刺激诱发的行为表现,按人类自己的疼觉体会去分析,而无法体会到昆虫对痛觉的体验与感受。这可能是跨越物种的动物心理学研究中难于解开的科学迷团。

本节术语汉英对照:

【感受器(官)】receptor,sensory organ

【感光器/视觉器】photoreceptor,visual organ,visual receptor

【化学感受器/感化器】chemoreceptor,chemical receptor

【嗅觉器】olfactory organ

【味觉器】gustatory organ

【声音感受器/听觉器】phonoreceptor

【机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

【触觉感受器】tactile receptor

【气流感受器】air-flow receptor

【内感受器】intereceptor

【紫外线的波长】ultraviolet wavelengths

【偏振光】polarized ligh

【黄皮马蜂】yellow paper wasp ,Polistes versicolor

【振摆动作(行为)】wagging,wagging behavior

【触角感受器】tactile receptor

【痛觉感受器】nociceptor

【果蝇属】Drosophila

【果蝇】fruitf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