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王朝是欧洲中世纪至近代历史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但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组建竟然是通过联姻完成的,虽然当时的欧洲女性及其后裔也有继承的权力,为塑造联姻帝国创造了条件,但联姻的随机性太大了。

就像赌桌上的赌徒一样,总想着自己一直赢,然而事实是输的时候更多。联姻也是如此,赌的赢就是拿到别人的土地,玩岔了就是自己的土地被别人瓜分。英法百年战争是导火索就是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孙(英王爱德华三世)与侄子(法王腓力六世)的王位争夺战,结果斗得两败俱伤。因而哈布斯堡家族联姻手段能够成功,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其中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时运来时,联姻就是最快速、且成本最低的扩张手段。时运去时,联姻就是割裂帝国最锋利的刀刃。

哈布斯堡王朝列表(哈布斯堡王朝兴衰)(1)

哈布斯堡家族徽章

西罗马灭亡后,蛮族国家纷纷建立,其中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在名义上继承了罗马王位,被西欧各国追奉为先祖。法兰克王国时期,女性地位低下,没有权力继承家业,一旦领主无男嗣,其领地就会被充公。法兰克王国第一个王朝墨洛温王朝的建立者克洛维制订了《萨利克法典》,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女性不得继承土地。

哈布斯堡王朝列表(哈布斯堡王朝兴衰)(2)

蛮族建国

这样规定的原因不仅是女性地位低下,另一个原因是没有明确的嫡长子继承制,克洛维一死,他的四个儿子就把国土分了,他的儿子们去世后,孙子们又分一次。如此下去,过不了几代,墨洛温王朝就没了。但是如果把绝嗣者的土地收回来,鉴于当时很差的生育条件和较低的平均寿命。再加上残酷的夺权阴谋,如果后代子孙中有一两个幸运的年长者,还是有很大机会重新统一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克洛维之后,克罗泰尔一世、克罗泰尔二世和达戈贝尔特一世先后重新统一了法兰克王国。

克罗泰尔一世的儿子希尔佩里克一世(561-584年在位)曾经颁布过一道修改萨利克法典的敕令,规定死者如无子嗣,土地由其女儿继承。但习惯上女性继承权仍不受重视,国王更是全部由男性担当。墨洛温王朝之后的卡洛林王朝依旧采用落后的分家继承法,最知名的当属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签署《凡尔登条约》,三分法兰克王国。不过罗马国王的头衔并没有被分割,尽管形同虚设,这也是日后神圣罗马皇帝的前身。

卡洛林王朝解体后,分裂出来的各个王国王权微弱,各地诸侯为了确保土地不被王室收回,将女性继承权发扬光大,女公爵、女伯爵屡见不鲜,为联姻帝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哈布斯堡王朝列表(哈布斯堡王朝兴衰)(3)

三分法兰克

1254年~1273年,由于霍亨斯陶芬王朝绝嗣,德意志王位陷入大空位时期,最终鲁道夫一世当选,哈布斯堡家族第一次登上王座。为了应对波西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的挑战,鲁道夫一世将自己的六个女儿分别嫁给六个诸侯,通过联姻建立同盟击败了对手。

不过这次成功的联姻只是保全王位的被动手段,并没有给哈布斯堡家族带来领土收益。在鲁道夫一世死后,其子阿尔布雷希特虽然也被选为国王,但却不是连任,中间隔着两个国王。阿尔布雷希特在王位上也没呆太久,他的侄子因为封地纠纷派人刺杀了他。随后哈布斯堡家族陷入了漫长的内讧,直到一百多年后才通过联姻再次登上王座。

1433年,卢森堡王朝的西吉斯蒙德获得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是西吉斯蒙德的重要支持者,在镇压波西米亚胡斯教徒的战争中十分卖力,因此被皇帝招为女婿。而且西吉斯蒙德没有儿子,女婿几乎就是继承人了。1437年,西吉斯蒙德去世,阿尔布雷希特继承王位,哈布斯堡家族走向复兴,再次施展联姻大法。这一次的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保住王位,而是领地的扩张。

哈布斯堡王朝列表(哈布斯堡王朝兴衰)(4)

神圣罗马帝国

1473年,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三世(阿尔布雷希特的堂弟)与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联姻对抗法王路易十一。勃艮第是法王的臣属,路易十一千方百计的想与勃艮第联姻,为以后王室收回勃艮第打好基础。大胆的查理仅有一个女儿玛丽,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大胆的查理可不想轻易就范,把玛丽嫁给了腓特烈三世的儿子马克西米利安,也就是日后的神罗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尽管阻力重重,马克西米利安还是娶到了玛丽,但同时也做出了妥协,将自己与玛丽的女儿玛格丽特嫁于发给王太子查理,给法王留一个念想。

哈布斯堡王朝列表(哈布斯堡王朝兴衰)(5)

瓦卢瓦王朝时期的法国

不过这个婚约并没有奏效,玛丽去世后马克西米利安为自己物色到了布列塔尼的女继承人安妮为妻。此时查理已经即位,是为查理八世。布列塔尼是另一个法王垂涎已久的封地,为了防止哈布斯堡王朝再横插一杠,1488年查理八世果断决定出兵抢了准岳父马克西米利安未婚妻,娶安妮为后,将布列塔尼纳入王室统治。玛格丽特惨遭退婚,马克西米利安实力不如人,只好忍气吞声。1525年,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孙子查理五世在帕维亚战役击败并俘虏了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才替哈布斯堡家族报了夺妻退亲之仇。

查理五世是继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之后哈布斯堡家族又一位显赫帝王,在他统治时期,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达到了巅峰。不过查理五世本人能力不算突出,甚至可以说是一位失败的君主,他的地位显赫还是依赖祖父成功的联姻手段。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安排儿子腓力娶了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的女儿胡安娜。被退婚的玛格丽特则嫁给了费尔南多和伊莎贝拉唯一的儿子胡安。这场联姻双向捆绑,输赢参半,如果儿子与儿媳未能顺利生育继承人,外孙就会取代哈布斯堡王朝。如果情况相反,哈布斯堡家族获胜。幸运的是胡安新婚不久就去世了,且没有子嗣。而腓力与胡安娜育有六位子女。不服输的费尔南多在伊莎贝拉死后又为自己找了一位妻子,希望能有一个继承人保住自己的阿拉贡。遗憾的是,孩子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哈布斯堡家族获得了整个西班牙。

1521年和1522年,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又安排了孙女与孙子的婚事,孙女玛丽和孙子斐迪南分别与波西米亚兼匈牙利国王弗拉迪斯拉斯·雅盖洛的儿子拉约什和女儿安妮结婚。这次故技重施的结果与上次如出一辙,拉约什无嗣早亡,斐迪南获得了波西米亚和匈牙利。两次豪赌接连胜利,让哈布斯堡帝国一跃成为欧洲霸主。1519年,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去世,长孙查理五世依靠金钱贿赂击败了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皇帝,西班牙与神圣罗马帝国正式合并,将宿敌法国左右包夹。

辉煌过后总会有没落,哈布斯堡王朝也难逃盛极而衰。1556年,身心俱疲的查理五世黯然退位,由于神圣罗马帝国北部新教徒持续不断的反抗,不断的需要西班牙输血镇压,弟弟斐迪南也不省事,一心要夺取帝位。查理五世被迫将哈布斯堡帝国一分为二,儿子腓力二世统治西班牙,弟弟斐迪南统治神圣罗马帝国。然而这次分裂还仅仅是一系列糟糕的开始。

哈布斯堡王朝列表(哈布斯堡王朝兴衰)(6)

哈布斯堡帝国一分为二

依靠联姻创建帝国以后,哈布斯堡家族就像嬴钱的守财奴一样,固执的近亲结婚,以防止被外姓取代。但近亲结婚的危害除了标志性的下巴突出、下嘴唇外凸,还会带领工作遗传病,影响子孙的智力与生育能力。

另一方面,16—17世纪正处于中世纪与近代的过渡期,也是从封建制到集权制关键期。作为中世纪的产物,联姻扩张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此时组建联姻帝国就像是拿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不是剑不锋利,而是时代变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们看似拥有广阔的领域,却只停留在名义上,基本被架空。帝国赖以生存的财政税收还不到法国的一半。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哈布斯堡家族也不得不低头,选择与法国的波旁王朝联姻,以巩固自身地位。

1615年,法王路易十三与同西班牙公主奥地利的安妮结婚,路易十三的妹妹伊丽莎白公主嫁给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又是一次双重联姻,不过这一次哈布斯堡只会输,不会嬴了。在经历过百年战争的折腾后,法国人坚定的支持萨利克继承法,根本不承认女性及其后裔的继承权。反倒是波旁家族很有可能在西班牙取而代之,后来的事实也确实如此。

法国在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已经远超哈布斯堡帝国,成为欧洲绝对的霸主,他的王后玛丽是腓力四世与伊丽莎白之女。玛丽同父异母的弟弟卡洛斯二世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的母亲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之女,外婆是腓力四世的亲姐姐。因为长期的近亲联姻,卡洛斯二世一身病,被称为“中魔者”。

哈布斯堡王朝列表(哈布斯堡王朝兴衰)(7)

卡洛斯二世

1700年,39岁的卡洛斯二世去世时并无子嗣,遗嘱传位于路易十三与玛丽王后的孙子安茹公爵,条件是安茹公爵放弃法国王位。路易十四不满足于此,想让西班牙与法国合并。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也不认可这份遗嘱,认为血缘优先,让自己的次子查理大公(后来的神罗皇帝查理六世)继任西班牙王位,并拉上英国与荷兰一同对抗法国,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战争的结果是安茹公爵成为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虽然最终阻止了法国与西班牙合并,但哈布斯堡也失去了半壁江山,元气大伤。

1740年,争夺西班牙王位失败的查理六世去世,没有男嗣,只有一个女儿玛丽娅·特蕾莎。女性无法成为皇帝,哈布斯堡家族再次陷入危机。巴伐利亚选帝侯、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查理七世夺过帝位。1745年,查理七世去世后,玛利亚•特蕾莎才使用手段将自己的丈夫佛朗茨扶持为皇帝佛朗茨一世,自己在幕后执政。哈布斯堡家族总算渡过了一次危机,但联姻帝国的又一个隐患要炸了。

哈布斯堡王朝列表(哈布斯堡王朝兴衰)(8)

特蕾莎女王一家

18—19世纪是民族国家的世纪,法国、英国、荷兰等国都在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但由联姻组成的哈布斯堡帝国领地分散,民族众多,即使秦始皇再世也难以整合。在现代战争中,拼的是全民动员的整体战,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是其基础。而这恰恰是哈布斯堡帝国难以弥补的短板。一场拿破仑战争,哈布斯堡王朝皇冠落地,神圣罗马帝国也灰飞烟灭。一百年后,更为残酷的一战爆发,哈布斯堡王朝直接原地爆炸,分裂为多个小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