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态度一词广泛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故心理学家对态度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

一、强化论观点的态度研究

指的是:态度是对社会对象进行好坏评价的倾向性,它通过学习强化而获得,主要分为三种。

1、古典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指的是人们对态度对象经过多次结合强化后,就会形成特定的态度。

比如心理学家在对被试放映不同国家名称的幻灯片的同时,让其反复听肯定性或否定性评价的单词(如快乐、痛苦等),然后测定被试对各国家名称的态度。结果被试对伴随肯定性单词的国家名称多具肯定性态度,而对伴随否定性单词的国家名称则多具否定性态度。经过实验证明,依靠古典条件反射可以形成特定的态度。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优点缺点(心理学家关于态度的科学研究)(1)

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指的是借助操作性条件反射机制可以有效改变态度。

比如采访大学生对大学教育情况的态度。当学生的回答属于褒奖之类时立即给予鼓励性的语言报酬。反之,则给予批评性的语言惩罚或不作反应。结果前者的肯定性发言有所增加而后者的否定性发言有所减少。研究表明,报酬只要加以及时强化,许多物资和精神手段可以令特定的态度发生变化。

3、学习理论的研究:认为人们学习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往往只是由于观察到榜样的态度和行为。小孩学会点火是由于观察到母亲的点火行动。青少年的政治态度可能来自于观察他人的态度。模仿可以不需外部强化,只通过观察榜样。

另外人们态度的改变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在强化原理的支配和控制下所进行的特定刺激与特定反应的联结过程。学习理论的另外一个观点是:个体是介于刺激与反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环节,在改变他人态度时,既要了解和掌握刺激与强化作用的特性,也要了解个体本身的情况。因此,只有了解他人的原有态度与所经受的强化经历,才能充分发挥刺激和强化在改变其态度过程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