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奶奶又吵架了。

其实,也算不上是吵架,因为彼此都没红脸,也没有大声叫嚷,甚至也没有表情上的生气。

但是,我能明显感觉到,我和她,离得越来越远。

1

奶奶对我非常好。

幼时,我和父母、爷爷奶奶一同生活在一个小村子里,住处也只隔了一条街。

小时候就是两边窜,并且由于奶奶家在的那条街同龄人多,我更多时候喜欢在那边待着。有时也会直接在那边住。

幼时的记忆非常清晰,她会给我做我爱吃但是做法繁杂的饭菜;她会在过年和过生日的时候偷偷塞给我比其他小孩多一倍的压岁钱;她会把肉留着在我在的时候拿出来炖。

她对我,有着数不清的好,还不尽的亲情。

她在我记忆中,一直都是完美又慈祥的存在。

我妈和我的奶奶吵架了(今天我和奶奶又)(1)

而这份完美的关于亲情的印象,却从我的高三时期开始,受到了挑战。

高三那年第二学期,我写了退宿申请,把行李和铺盖搬到了校外。

我家在县城买了一个小户型公寓,那年装修好,通了风。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搬不过来。于是让爷爷奶奶先来住着,顺便保证我的吃住问题,也就是陪读。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有些东西开始慢慢地变了。

奶奶照旧对我非常好,但在这之余的还有,她总是向我表达对我日后莫大的期望。

她讲农村人上学是唯一的出路,讲父亲因为年轻时贪玩后来吃了多少苦,讲从前的苦日子,因为家里穷念不起书;

也讲现在,讲家里现在的经济情况,还有日后会如何。

我也在她的字里行间明白了她血压高的原因——操心太多,脑子里装的事太多了。

她也很强势,不喜欢的事会一直说,说很多很多遍。

她觉得烧烤和油炸类的快餐不营养。

她看到我吃时会说很多遍不营养、不健康;

哪怕吃火锅的时候往锅里放入粉丝,她也会说这粉丝人家说是什么做的,都是一堆塑料;

我偶尔打一局游戏放松,奶奶看见了,会开始抨击现代人玩手机的弊端,讲手机害惨了我们这代人;

讲奶奶那代人过得有多苦,吃的什么穿的什么……

会同样的话在我的耳边反复地说。

我对奶奶的感觉,由一开始的喜欢与她亲近,到后来,我宁愿一天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和她交流,不管干什么也好。

当时她的一句话,让我印象也很深刻,

她说,你再考个好大学,咱们家就圆满了。

我答,咱们家一直都挺圆满,我考大学对这个起不了什么决定性作用。

奶奶叹了口气,她说我不懂。

我也确实不懂。

2

后来,我高考结束了。

爷爷奶奶不喜欢搬来搬去,另外也在小区认识了不少邻居和朋友,习惯了那里的生活,索性就先住在县城里。

而我由于考驾照,打工兼职等原因,大学假期也是留在县城的时间更多一些。

而我和他们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分开后、在许久没亲近之后坐在一起聊天的内容,也依旧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心酸”事情。

家长里短,心酸百态。

我妈和我的奶奶吵架了(今天我和奶奶又)(2)

总之各有各的苦,每家过的都不开心的样子。

而我买零食等“不健康”的食物以及拿起手机的时候,也依旧要做好准备接受她的语言“激励”和对我这一代人的“痛心疾首”。

而就在这之中的某一天,我终于没忍住。

这件事先从生日前一天说起。我陪奶奶去遛弯。

路上奶奶说,出来转转多好,钻在屋子里多憋得慌,心里也烦。不对,你们年轻人爱抱着手机玩,那手机对眼不好,说了多少遍也没人听我的……还有你那××家的嫂子,生个孩子自己也不会照顾,老是生病,身上起痱子,孩子得多难受……你爸上回来,有点伤风感冒,让他买点药也不听……

又是一堆跟她挂不上边的小事,我有时劝道,人家自己可以解决,都是成年人了。不要操心那么多的事,她也不听。

奶奶总说,都过得好了我就不操心了。

生日那天,我想“改善”一下伙食,想从外边订餐。

而当我说出这个想法时,奶奶脸一板,订外边的干啥,都不干净。你要是订回来可自己吃完,我们不爱吃。

我看着已经选好的几个菜,默默地把页面退了出来。

一个人吃,有什么意思。而且那些菜如果上了桌,估计奶奶会一边吃一边说那些菜是什么做的。

思虑再三,我订了一份麦当劳。

外卖员送到了门口,我放在饭桌上拆开,奶奶走过来,看了看袋子里的黑椒鸡块和薯条。又看了看袋子上的价钱,又说了一遍和之前数落吃食的几乎一模一样的话。

我没有反驳,拿着所有东西回了房间。

许是因为食欲缺缺,没有吃完,我把剩余的放进了冰箱。第二天中午,奶奶把剩下的给我倒在盘子里,吃饭时放在桌子上,把它们和其他的家常菜对比,又开始“碎碎念”,又说等我长大以后自己出去住,想吃什么吃什么没有人管我……我终于没有忍住,在她的一句:我们可不吃,爱谁吃谁吃。这句之后,我站了起来,把剩下的倒进了垃圾桶。然后我说,我总共没吃几回,况且,是我买给我自己的,没有非让你们吃。

说完的那一刻,毫无疑问我内心是畅快的,但也是有点自责的。

奶奶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低头扒饭,然后吃完离开了饭桌。

3

她是爱我的,但我们在一起生活,很难。

她会在刚刚搬到小区、身边的人都不熟时,每天晚上在楼下等我下晚自习回家,不论刮风下雨。因为她不确定哪户人家里住了坏人,我会不安全;

她会为了我的营养和健康着想,每天为我热牛奶,给我夹一盒核桃仁,没吃多少之后又给我补满盒子;

我去学校的火车是凌晨发车,她担心那个时间没有出租车,就在前一天白天一个车一个车地问,愿不愿意在那个时间接活,送人去车站……

奶奶很爱我,对我好,我一直都知道。

我妈和我的奶奶吵架了(今天我和奶奶又)(3)

但她好像在把爱倾注给我的同时,把一切的渴望和期待,以及对生活的向往和热情,甚至于自己的喜好,也一并压给了我。

她说,等我考上大学,她就知足了。

她说,等我上了班找了工作,她就心宽了。

她说,等我以后挣了大钱,她就能好好享福了。

……

但我想说的是,你们明明有退休金,又没有工作的束缚,现在也闲了,完全有能力干点别的,而不是整天围着我转。

可能是年龄大了确实没有精力了,这我也理解,但我真的希望你们能明白人生是要为自己活一次的。

不管是积累兴趣也好,还是外出游玩也罢,只有自己真正看过的风景才属于自己。

我哪怕真的如你们所期望的那般功成名就,我所看到的风景,也是只能我自己看到。

在高中、我成为走读生之前,我从没有想过我们在一起生活,会这么难。

年龄和思想思维方式的鸿沟,还有长辈对晚辈的精神绑架,是这么地消耗人和人之间的感情。

我体谅她年轻时生活的不易,也明白她对节俭的在意,我也依旧如她爱我那般爱她。

但我仍然无法接受她对我生活的过多“指导”和把全部的热情都倾注在了我身上。

想到这里,估计有些父母也会是这样,会在日复一日对孩子的操劳中不知不觉向孩子倾注了自己的梦想和期望。

但,孩子从来不是自己的作品和生命的延续,他们只是他们自己而已。

我妈和我的奶奶吵架了(今天我和奶奶又)(4)

随着他们慢慢地长大成人,没钱自己会挣,没饭吃自己会做,而作为父母和长辈,也该用心为自己活一次。

哪怕没有精力旅游,也要找几个自己的兴趣爱好,好好培养培养。

毕竟人生只有一次,怎么活,日子都是在自己的岁月中一天天消逝。

时间很公平,它给每个人都计算了年龄。

愿全天下的父母,或是所有长辈,都能找到自己的追求。

不单单沉浸在为了子女谋生的成就感中,而是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绽放光彩。

点个「赞」,和我一起为生活努力吧~

----ending----

文:壹杯热牛奶

图:来源于网络

我们每个人都要走很远很远的路,经历很多很多的事,最终才能成为自己。

关注我,给你热气腾腾的生活,为你守住平凡岁月里的温柔和仪式感。

您的点赞、评论、转发,是我创作的不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