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将"梅兰竹菊"称作为花中四君子,自是说这几种花有它们的可取之处,或多或少的代表着某种世人追求得品质,因为被赞为"君子",所以许多人歌颂它们,在这些植物上寄托自己的某种志向,如梅的傲骨、兰的高雅、竹的谦虚,那么,中国文人对菊的推崇,又源于什么品质呢?

中秋节赏菊花还是重阳节赏菊花(菊花陶渊明最爱)(1)

其实说起菊花,我们许多人第一个想起的人就是陶渊明了,周敦颐的《爱莲说》里,就曾提到"晋陶渊明独爱菊",可见陶渊明对菊花是真爱了,以致后世许多人都将他与菊花绑在一起,产生类比联想了。不过,陶渊明的菊花诗倒不是很多,最著名的也就是《饮酒》里面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倒是将他归隐田园的隐居生活展现的格外悠闲。

中秋节赏菊花还是重阳节赏菊花(菊花陶渊明最爱)(2)

自陶渊明之后,文人墨客纷纷效仿陶渊明,将菊花当做他们所爱,不过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菊花倒是被人类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寓意,所以它不仅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精神代表,更代表着普通百姓心中的美好愿望。例如在古神话传说之中,菊花就有着吉祥和长寿的意义,这也是百姓们对生活的积极追求。

中秋节赏菊花还是重阳节赏菊花(菊花陶渊明最爱)(3)

我们许多人会觉得,菊花文化是自陶渊明之后才开始兴盛的,但其实早在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它就被诗人写进了自己的诗歌里,屈原就曾在《离骚》里写:"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菊花与中华文化,在很早的时候就联系在一起了。菊花的种类是很多的,按季节来说,就分了三个季节开放,所以就有夏菊、秋菊、寒菊之分,不过平常最常见的,说得最多的一般都是秋菊,故又有秋天赏菊的传统习俗。

中秋节赏菊花还是重阳节赏菊花(菊花陶渊明最爱)(4)

重阳节赏菊就是很早就出现的传统风俗,古人还将这天称为菊花节,自三国魏晋以来,饮菊花酒赋菊花诗就成为了一种时尚,李清照就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之句;《红楼梦》里也有姑娘们一起咏菊花诗的场面,还将菊花诗出了十二个题目。除此之外,聪明的中国人民还创造了菊花茶、菊花糕、菊花羹这样的美食,在传统的中医学中,菊花是能够治病的良药,人们说,常喝菊花茶可以长寿,这也是菊花代表长寿的真正科学依据,苏辙就曾在诗里写过"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的句子,可以看出菊花令人长寿的医用价值。

中秋节赏菊花还是重阳节赏菊花(菊花陶渊明最爱)(5)

菊花作为文人墨客争相咏唱的对象,其一般含义有两种,第一种多是指寒菊,因为有高风亮节,生命力顽强的意思,原因是菊花在饱经风霜中依然可以存活下来,是值得敬佩的,黄巢的《题菊花》里就有"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的句子,也就是说菊花开时,天气寒冷,连蝴蝶都吸引不来了;白居易的《咏菊》里也道"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可见菊是耐寒之花了;还有名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都是赞赏菊花品性的句子了。

中秋节赏菊花还是重阳节赏菊花(菊花陶渊明最爱)(6)

第二种含义就是与陶渊明有关了,"采菊东篱下"太过脍炙人口了,曹雪芹在《红楼梦》李不久写了"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吗,以致于后来的人们看到菊花,就会想到隐居生活,故菊花又有"花中隐士"的封号。不过在现代,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菊花又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含义,如黄色的菊花就代表"淡淡的爱",这是菊花的花语,而白色的菊花就有哀悼之意,追悼先人、或是在葬礼上,人们就会送白菊,表示追思;不过在日本,白菊却是贞洁、诚实的象征。

中秋节赏菊花还是重阳节赏菊花(菊花陶渊明最爱)(7)

菊花最相关的人物是陶渊明,联系最紧密的是重阳节,在这种联系中,菊花也成为秋天最典型的意象,所以也可以说,秋与菊是分不开的,诗人叹秋,不免说到菊,若是咏菊,又总带着秋天的影子。如元稹的《菊花》中就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就是秋天的菊花,此花开尽后,世间也少有花了。

中秋节赏菊花还是重阳节赏菊花(菊花陶渊明最爱)(8)

其实在中国,只要某种物象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尤其是被拉进了中国文化的范围里,它就会被人们写进诗歌里。所以咏菊诗也自成体系,菊花、咏菊、残菊、寒菊......小小的花却能被叹出如此多的名句,不得不感叹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足以证明菊花深受文人喜爱的程度之深。

中秋节赏菊花还是重阳节赏菊花(菊花陶渊明最爱)(9)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因为寓意好,所以被人歌颂,品质好,所以被人称赞,流传千年,小小的菊花都能如此,更何况人呢?既然将自己的情怀与精神寄托在了菊花里,就要向着自己追求的精神去努力,做一个如菊花一般的人物,这才是所谓的"真君子"。不惧寒霜、淡然清雅,无论是菊还是人,拥有这样的品性,就总是受人尊敬与崇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