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

一个家庭,

四十年;

六张半桌子,

一间饺子馆,

浓缩的人生

……

姥姥的饺子馆经典电影(一部有温度的影视作品)(1)

艺术源于生活,

现实主义创作渐成主流,

入选广电总局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首批推荐剧目名单,

《姥姥的饺子馆》是一个新近案例,

该剧由世纪长龙影视公司出品。

王晓明执导,

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时间脉络,

通过讲述主人公姜桂芳开创饺子馆的故事,

勾勒出时代侧影下“中国家庭”的动态样貌。

姥姥的饺子馆经典电影(一部有温度的影视作品)(2)

姥姥的饺子馆经典电影(一部有温度的影视作品)(3)

历经三十年的风风雨雨,

姜桂芳始终坚强、

坚韧地面对各种人生波折和磨难,

其间,有饺子馆艰苦创业、

面临搬迁、遭遇对手打压,

也有大女生病、二女离婚、

三子结婚、四女出走、

收养五子等家庭变故,

老姜靠着不羁的性格和高超的智慧带领儿女,

闯过一关又一关,

展现了一幅在时代变革下,

平民百姓生活与生存的人生画卷。

故事通过一个大家庭折射了,

改革开放40年来的,

社会变迁和生活变化,

极富年代质感和时代特征,

也反映出小人物平凡质朴、

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

饺子馆的时代光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北车站国营饺子馆面临着改革,

厨师姜桂芳下岗。

为了维持家庭生计,

她开了一间小小的饺子馆。

六张半桌子,

裱在相框里的奖状挂满了一整面墙,

她给小馆取名为“姥姥的饺子馆”。

一家三代人的悲欢离合,

四十载的时代记忆在这里展开。

姥姥的饺子馆经典电影(一部有温度的影视作品)(4)

如何通过一张小餐桌回顾、描摹时代变迁?

“以小见大”,

关键在于让“大”概念最终落在可触可感的点上,

故事才不会流于形式、落入套路。

在《姥姥的饺子馆》中,

充满“烟火气”的家庭故事便是其落脚点。

在《姥姥的饺子馆》里,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

善良淳朴的大女儿、强势果决的二女儿、

反叛独立的小女儿还有重情重义的李传玉

……

他们有着各自的迷茫和坚持,

也因此拥有不同的人生轨迹。

鲜明的人物形象源于对现实生活的合理刻画,

这些真实的人物形象构成了剧的现实底色。

背景道具上,

小到四合院里的石板桌、

老旧的电视机、黑白相片、

贴着瓷板的大锅灶台,

大到人物整体的穿衣风格、

刷在街道墙上的红色大字,

都营造出浓浓的时代感。

姥姥的饺子馆经典电影(一部有温度的影视作品)(5)

热气腾腾的饺子

包裹着生活的馅儿

姥姥的饺子馆经典电影(一部有温度的影视作品)(6)

《姥姥的饺子馆》

以年轻人的视角回溯姥姥的人生,

引发对“姥姥”的价值观的思考。

四十多年过去,

姥姥的价值观放在今天就过时了吗?

姥姥的饺子馆经典电影(一部有温度的影视作品)(7)

食物与人的关系也可归结到人物之间的关系。

饺子,“更岁交子”之意,

寓意吉祥如意、团圆喜庆,

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里蕴含着中国家庭,

最朴实的情感。

《舌尖》纪录片导演陈晓卿曾说过:

人情比美食更有嚼头。

在剧里里,

人间至味原就是“姥姥的饺子”。

从“家”到“国”,由“饺子”到“人生”,

《姥姥的饺子馆》的立意是,

对“家和万事兴”的追求。

姥姥的饺子馆经典电影(一部有温度的影视作品)(8)

在制片人陈瀚海看来,

影视作品要有生活温度与气息,

而家庭剧贵在“真实”,

就像《姥姥的饺子馆》一样,

“饺子馆”可能是任何一个坐落,

在街头巷角寻常角落的老餐馆,

姜桂芳的故事可能折射着四十年来许许多多家庭面对的起起落落,

只有真实地贴近生活,

故事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姥姥的饺子馆经典电影(一部有温度的影视作品)(9)

据了解,《姥姥的饺子馆》将于2018年中旬,

登陆荧屏与观众见面,

一起静候“姥姥的饺子馆”,

观中国改革40年来的风雨变迁。

姥姥的饺子馆经典电影(一部有温度的影视作品)(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