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浒传》之 十六至二十六回,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水浒传第四十四回内容精讲?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水浒传第四十四回内容精讲(浅谈水浒传之十六至二十六回)

水浒传第四十四回内容精讲

浅谈《水浒传》之 十六至二十六回

浅谈《水浒传》

(十六)

吴用智取生辰纲

七人聚首,正如吴用所说是“应天垂象”。但梦中说的北斗上的白光,又将是谁呢?晁盖说,此人应是他曾资助过的白日鼠白胜,于是连同白胜,此次劫取生辰纲的一共是八人。在智多星吴用的巧妙安排下,张开了一张大网,正等待着梁中书生辰纲的到来。

北京大名府梁中书,因去年生辰纲被劫的教训,今年十分谨慎。在夫人的提醒下,命武艺高强的杨志负责押送生辰纲。夫人还有另一担财宝送给自己亲眷的,因此还派出了夫人的奶公谢都管及另外两个虞侯一同前往京城,一切调遣,都由杨志决定。杨志一改以前用车装上财宝,大张旗鼓招摇过市的作法,悄悄地选了十几个健壮军士化装成挑夫,挑着财宝,秘密地向京城出发。为了安全,在盛夏的毒日下,杨志命令士兵们早晚休息,上午下午顶着酷热的烈日前进。士兵稍有休息,杨志便用藤头抽打,引起了众人的愤慨。

士兵们的怨恨与苦楚,只能和谢都管及二个虞候倾诉,谢都管及虞候对杨志产生了十分的不满。一行人千辛万苦地前行了五七日,这天来到了黄泥冈。士兵在这烈日下,担着沉重的担子,已是累得气喘吁吁,不管杨志怎么催促抽打,士兵们睡在树阴下不肯再往前一步。看来是非休息一下不可了。在谢都管的劝说下,杨志勉强同意众人休息一会。忽然,对面松林里有一人在探头探脑,杨志大惊,认定是歹人,提着朴刀赶了过去。一看,原来是七个贩枣的小贩,推着七辆装枣的小车,也在松林里休息。

在黄泥冈上,顶着炎炎烈日的众人,口里渴得生出火来,而冈上又哪能找得到半滴儿水。正在这时,只见一汉子挑着一担酒,口中唱着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众人都想去买酒解渴,被杨志制止,大骂众军士好不晓事,如果酒中有麻汗药,那不正中了歹人的诡计。此时,那几个贩枣的汉子买下了卖酒人的一桶酒,用自己的两个椰瓢把这桶酒分着吃了。似乎还没过隐,有一汉子又在卖酒人的另一桶酒中舀走了一瓢,边跑边喝。当卖酒人去追这个贪小便宜的汉子时,又另有一个汉子从松林里出来,拿着另一个椰瓢去舀酒,卖酒人赶紧回来,把酒抢了,倒进桶里。当杨志看到,一桶酒被这些人喝了个精光,一点事也沒有;另一桶中的酒,那汉子也喝了一瓢,仍沒事儿。因此在谢都管的请求下,答应众人买下了剩下的一桶酒,每人分着喝了一瓢。杨志喝在最后,只喝了半瓢。不一会,那七个贩枣汉子走了出来,对着杨志他们叫道:“倒也,倒也!”大家头重脚轻,瘫倒在地上。七人将车子上的枣倒在地上,将十一担金银珠宝装在车上,扬长而去。原来这酒本来是沒放药的,吴用摸透了杨志的心思,他是决不会随便让士兵们买酒喝的。为了打消杨志心中的疑虑,先让这些“贩枣汉子”喝掉一桶,然后又在那桶没卖掉的酒中,命人当着杨志喝了一瓢。药是放在第二个汉子瓢中的。第二个汉子舀酒时,卖酒人把有药的酒抢了,倒在桶中。这毫无半破绽的演技,终于迷惑到了行事谨慎的杨志。

施耐庵用丰富的想象,高超的技艺,细腻的手笔,把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智取”,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拍案叫绝。

浅谈《水浒传》

(十七)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青面兽杨志在宋朝的犯罪记录,到这次已有三次了。因此,在官场上争个一官半职的梦想彻底破灭,唯一的出路只有落草为寇。当时被白衣秀士王伦请到山寨,劝他入伙时他不干,因此也无脸再回梁山。倒楣的杨志身无分文,只能到一酒馆厚着脸皮吃“霸王餐”,后被人追赶,由此而认识了林冲的徒弟操刀鬼曹正。在曹正口中得知,在此地不远,有一座山叫二龙山,山上有一宝珠寺,寺中主持邓龙聚集了四五百人,返俗作了强盗。这山山势险要,易守难攻,是个落草的好出处。杨志二话没说,向二龙山走去。半路上碰见了也想去二龙山落草的鲁智深,因山上头领邓龙不愿他入伙,但打又打不过鲁和尚,只得关闭山寨,拒鲁智深于寨外。窝了一肚子火的鲁智深,一看到杨志时便把火全撒在杨志身上,二人因此打斗了起来。真可谓是不打不成相识,二人成了志趣相投的伙伴,决定合伙拿下二龙山。在曹正的帮助下,捆了鲁智深来到二龙山,谎说鲁智深喝醉了不肯还酒钱,还说要去报人打你山寨。趁他醉得不省人事时把他捆了,送与大王。这一招真的骗到了邓龙,鲁智深、杨志轻而易举地拿下了二龙山宝珠寺,降服了众喽罗,两人总算有了栖身之地。

再说那些被麻药麻翻了的士兵、虞候和谢都管回到北京,把丟掉生辰纲的责任一古脑地推到了杨志头上,说杨志和七个假扮贩枣客的贼人,串通一气,药翻了大家,劫走了生辰纲。梁中书气个半死,没想到自己这么看重杨志,杨志却和贼人串通一气,劫走生辰纲。梁中书把生辰纲被劫的消息,报告给了在京城中的老丈人。这伙强人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气得够呛的蔡京马上下文书到当地官府,限济州府尹十日内破案,如案不破,后果难以想象。官府是一层层往下压的,太师压当地官员,济州府尹便压手下办事人员,黑暗的官场就是这样。济州府尹理所当然地把担子压到了三都缉捕使臣何涛身上,告诉何涛,十天内案子不破,他将发配冲充军,还在何涛脸上预先刺上了“迭配……州”字样,只空着州名。

何涛的弟弟何清是一个不务正业的赌徒,可能打听到了一些有关案子的消息,他在哥嫂面前夸下海口,说“这伙贼,我就捉在便袋里了”。看来,案子必有眉目了。

浅谈《水浒传》

(十八)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当何涛一听到弟弟说“这伙贼,我都捉在便袋里了”时,他眼晴都发亮了。原来弟弟何清不久前在北门外一个叫王家客店的地方当记录,记录那些住店客商的情况。发现晁盖七人推着七辆装枣的车住在店中。晁盖不认识他,他却认识晁盖。后来又来了一个挑着酒的汉子,店主认识他叫白胜。黄泥冈上生辰纲被劫案发生后,何清便认定这案是晁盖、白胜他们做下的。这真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何涛赶快带着弟弟何清报告给济州府府尹,府尹马上派人到白胜家,抓了个人脏俱获。事不宜迟,何涛带上二十几个公人去郓城县捉拿晁盖。何涛是一个办案老手,怕人多走漏风声,便独自一人先去了郓城县。

郓城县押司宋江是一个特别讲义气的人,而何涛来到郓城县衙时,正值宋江当差。当宋江听到案情,知道自己好友晁盖犯下了杀头大罪时,便第一时间通知晁盖,告诉他案发,白胜被捕的情况,并叫他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听到消息的晁盖,迅速和吴用、公孙胜及刘唐等人,商量对策。

不愧称为智多星的吴用,对这突然变故,马上做好了部署,他主张带上所劫的财宝前往石碣村,找阮氏三兄弟,然后前往梁山入伙。当晁盖担心心胸狭窄难以容人的王伦,不会接纳他们入伙时,吴用很自信地说:“我等有的是金银,送献些与他,便入伙了”。

这么大劫案的犯人就在本县,知县十分重视,马上派马、步二个都头朱仝、雷横领兵捕拿。一更时分,二位都头和济州府来的缉捕使臣何涛,一起来到了晁家庄。朱仝与雷横和晁盖全是好兄弟,朱仝怕雷横不讲兄弟情分,故要雷横去前门,自己去后门,这样便于放走晁盖。在前门的雷横,生怕晁盖不知道,故意大呼小叫给晁盖报信。闻讯的晁盖等人把房子放了火,急忙从后面逃跑。挡在后面的朱仝,只是虚晃一枪,把晁盖等人放走。为了让晁盖知道自己的人情,他还特追上晁盖,告诉晁盖说:“保正,你兀自不见我好处!我怕雷横执迷,不会做人情,被我赚他打你前门,我在后面等你出来放你。你见我闪开条路,让你过去。你不可投别处去,只除梁山泊可以安身。”就这样,晁盖这伙劫生辰纲的巨盗,公然而然地跳出天罗地网,前往石碣村。

施耐庵以高超的手笔,写出了当时社会兵匪一家的实况。宋江作为一个县衙的押司,当听到自己好友犯下大罪时,在国法与人情面前,亳不犹豫地选择了人情;朱仝、雷横,这二个捕头,捉拿盗贼是他们的职守,但在国法与人情面前,二人都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国法,选择了人情。特别是朱仝,还特意追上晁盖,向晁盖倾诉了自己的“良苦用心”,并为晁盖指出了唯一的出路,就是入伙梁山。

在这一章节中,当吴用说“我等有的是金银,送献些与他,便入伙了”时,作者便作了一首耐人寻味的小诗云:“无道之时多有道,英雄进退俩俱难。只因秀才居山寨,买盗犹然似买官。”而在朱仝、雷横捕盗放盗时,更写小诗道:“捕盗如何与盗通,官赃应与盗赃同。莫疑官府能为盗,自有皇天不肯容。”好一个“买盗犹然是买官”、“官赃应与盗赃同”,诗中把一个官匪一家、兵匪一家,讽到得淋漓酣畅,不得不为作者高超的手笔所倾倒。

浅谈《水浒传》

(十九)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一干人逃往石碣村,官府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他们。在何涛的带领下,大队官兵连同百十只船只,来到了石碣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阮氏三兄弟和乡亲们一起,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了不起的水上工夫,加上公孙胜的法术,用智用勇,烧毁了官兵的船只,将官兵全部消灭于水泊中。这儿作者写得有些夸张,这么少的人能把官兵全部消灭,很难令人置信。在从阮小五、阮小七唱的歌儿“忠心报答赵官家”及“京师献与赵王君”中,便可见到,在这儿,作者已为这伙“替天行道”的强盗,只反贪官,不反朝廷和皇帝,埋下了伏笔。

杀了这么多的官兵,这儿绝对是呆不下去了。通过朱贵,来到了水泊梁山。梁山泊首领们开始还是蛮客气的,全到寨外列队迎接。当王伦听到晁盖他们,不光抢劫了生辰纲,还在石碣村杀死了这么多官兵时,他心里直打鼓。这些人都是有胆有识的人物,留下了他们,我一个“村野穷儒”,能驾驭得了?再有,他们犯下如此大罪,朝廷派兵征剿,水泊梁山岂不如倾巢之卵,危在旦夕!留与不留,他并没马上表态,只是好酒好菜招待众好汉。

晁盖一伙看到王伦这个热乎劲,倒也十分高兴。只有智多星吴用看出了王伦的心思,因此决定利用林冲对王伦的不满,挑起他们火并。

这晚,林冲来看众好汉了。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吴用怎么会放过呢?他向林冲说,既然王头领不欢迎我们入伙梁山,我们明天就走。想到自己当时,即使是拿柴大官人的荐书来投奔梁山,也被王伦放肆阻止和为难,把自己几乎逼入绝境。晁盖他们今天的处境,就是自己昨天的遭遇。林冲怒火中烧,对晁盖他们说出了“量这一个泼男女,腌臜畜生,终作何用!众豪杰且请宽心”的话语。吴用知道,他撺掇林冲火并王伦的计划,成功了一大半。当晚,吴用便安排了明天火并王伦的准备工作。

第二天,当王伦说到“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时,林冲憋了多时的怨气终于爆发。林冲骂道:“这是笑里藏刀,言清行浊的人。我其实今天放他不过!”接着说:“量你是个落第穷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抓住王伦,“去心窝里一刀,肐察地搠倒在亭子里”。当杜迁、宋万、朱贵想要来救王伦时,早被晁盖等人控制住。

林冲成功地火并了王伦,留住了晁盖一伙豪杰,梁山开启了新的篇章。

其实王伦的担心并沒有错,但林冲杀王伦也没有错。施耐庵写王伦为梁山首届头领,除了是把王伦做为过渡外,另外更是要突出社会腐朽,在百姓无法生活时,即使是没有本事的穷儒,为了生活,也会揭竿而起。这大概是施耐庵著水浒时,塑造王伦这么一个角色的初衷吧。

浅谈《水浒传》

(二十)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林冲火并了王伦,晁盖等人推林冲为山寨头领,林冲坚决不干,要晁盖坐了寨主的位置。俗语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但此时的林冲还有地头蛇的优势吗?他杀王伦,在梁山旧人马中已成了天怒人怨的对象,这新来的七人中,又个个都是好汉英雄,你还能压住强龙。林冲是个聪明人,当然知道自己的处境,离开这七人,自己已是孤家寡人,这头把交椅是决然坐不得的。况这七人也不会真正地让自己坐上头把交椅。因此在排座次时,林冲推来让去,总算还是坐上了第四把交椅。其余梁山旧臣杜迁、宋万、朱贵都只能排在这些新贵的后面。这次是结结实实地来了个强龙压过地头蛇。

何观察何涛领兵围剿石碣村,落了个全军覆灭,自己也被俘,割去了二只耳朵。虽然败得很惨,但官府决不会就此罢休。济州府尹又派团练使黄安,领一千多兵、船只四五百只向梁山向梁山进发。

这次是军师吴用运筹帷幄,大败了官兵,活捉了团练使黄安。梁山大败官兵,获得大批物资。在俘虏的官兵脸上刺上字,置于军队中干粗活、重活。又在朱贵的配合下,劫取了二十余辆车的金银财宝,此时的梁山,真是人财二旺。

晁盖、吴用等七人,能有这样的好的结果,自然是和宋江朱仝这两位救命恩人分不开的。晁盖等人都是义薄云天的人,自然不会忘记这二位救命恩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晁盖打发赤发鬼刘唐下山,带上金子,去报恩宋江与朱仝。

这天宋江正向县衙走去时,被当地做媒的王婆叫住。原来有一位姓阎的二口子,带着十八岁的女儿阎婆惜,三口去山东投奔一个熟人,但没找着,流落在郓城县。不想这姓阎的又染病身亡,阎婆母女无力埋葬。王婆知宋江仗义,带着阎婆来找宋江周济。宋江出钱为她母女办好了丧事,阎婆出于感激,把女儿婆惜嫁给了宋江。

宋江有一个同事叫张文远,生性风流,长得眉清目秀,竟和阎婆惜勾搭成奸。宋江虽听到了流言,但认为这不是明媒正娶的妻子,也就不放在心上。

这天刘唐终于找到了宋江,他把带来的金子与晁盖的书信递给宋江,宋江只收了书信,把金子推了回去,并给晁盖写了回信。也就是这封回信,给宋江惹来杀身大祸,宋江的仕途也就走到了最后。

这里面施耐庵透露了一个细节,梁山把俘虏的官兵,也学着官府残暴的手段,在这些俘虏脸上刻上字。他这是为了透露这些义薄云天的好汉,也是有着凶残的一面的。

浅谈《水浒传》

(二十一)

宋江怒杀阎婆惜

宋江拒收了晁盖送给他的一百金子,送走刘唐,并再三嘱咐刘唐,以后千万不能冒险来郓城县。趁着月色,宋江往家中赶去,没想到在这儿碰上了阎婆子。在婆子再三请求下,宋江来到了阎婆惜的住处。

这阎婆惜自打和张文远勾搭成奸后,二人风流快活自不在话下,早把一个宋江忘记个一干二净。而宋江闻到风言风语后,更是不登阎婆惜的门,以图个清静。这次被阎婆子连推带拽来到阎婆惜房中,二人都相当尴尬。阎婆子见二人相处尴尬,赶快外去置了酒菜,左劝右劝,劝宋江饮了三五碗酒,但气氛仍没缓和。宋江见气氛紧张,很想脱身,怎奈婆子百般阻栏,难以脱身。正在这时,有一个叫唐牛儿的帮闲,想找宋江弄几个钱花花,来到了阎婆惜的楼上。宋江一见唐牛儿,便把嘴对着唐牛儿一努,唐牛儿很是乘巧,马上理会了宋江的意思,便假说知县有公事找宋江,要宋江赶快回县衙。宋江这一努嘴,早被这婆子看在眼里,加上这么晚了,县衙早已关门,如何能瞒得住这老于世故的阎婆子。她很生气这唐牛儿配合宋江唱双簧,于是不容分说,把唐牛儿打了出去。

宋江无法脱身,只能在阎婆惜处留宿。那阎婆惜心中,只恋着那年轻潇洒的张文远,早对宋江产生了无比的厌倦,因而态度十分冷淡,甚至睡觉都是和衣而睡,把一个宋江气得个够呛。好不容易挨到天亮,宋江急不可耐地离开了阎婆惜。

宋江路过县衙时,正碰上了卖早点的王老汉。王老汉热情地招待宋江喝了一碗热汤。宋江忽然想起,曾经答应过给这可怜的王老汉买副棺木,今儿碰上了,何不把钱给他好了。宋江拿钱时猛然发现,早晨走得过急,自己的鸾帶、刀子、招文袋全忘在阎婆惜那儿。这一下把个宋江吓得不轻,因为招文袋中装有晁盖写给自己的信件。宋江火急火燎地回到阎婆惜楼上,墙上挂的鸾带、招文袋连同刀子全不见了。宋江知道,在自己离开的时间里,袋子里的秘密被阎婆惜发现了。宋江连哄带骗,要阎婆惜交出招文袋,可阎婆惜死活不答应。最后她向宋江摊了牌,她要离开宋江嫁给张文远,宋江以前给她的财物不能要回,此次晁盖给宋江的一百两黄金,必须马上给自己。前二条宋江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她,但最后一条,宋江暂时无法满足她。宋江告诉她,自己把晁盖的一百黄金退了回去,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但可以回去变卖家产给她。阎婆惜哪里肯依,宋江急了,想拉她下床,被子被掀开,鸾带、招文袋连同刀子,全被阎婆惜抱在怀里。宋江急了,去抢招文袋,不想阎婆惜却大喊:“黑三郎杀人也!”这一句“黑三郎杀人也”不知是提醒了宋江,还是激怒了宋江,宋江抢到刀,一刀结果了阎婆惜。取过招文袋,先把晁盖的信件烧了,然后把自己杀了阎婆惜的事告诉了阎婆子,被阎婆子拉到了郓城县衙。

在这一章节中,当宋江听到阎婆惜和张文远的破事时,宋江并不放在心上,因为他认为这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的妻子,有与无都无所谓。就如一件物件一样,要时拿来用用,不要便可丟弃。可见在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

浅谈《水浒传》

(二十二)

朱仝义释宋公明

宋江杀了阎婆惜后,县中知县及差人,因都受过宋江恩惠,为了出脱宋江的杀人大罪,就把唐牛儿抓来当替罪羊,打入大牢。而真凶宋江却二脚抹油,逃离之夭夭。县中押司张文远,因恨宋江杀死了自己的相好阎婆惜,搬出宋江杀人的证据就是刀子,指出宋江才是凶手。知县知遮掩不住,只好派人去宋江住处捉拿宋江。知县以宋江早已逃走为名,敷衍了事。张文远便立上案,唆使阎婆告状。知县无法,只好叫宋太公来县中。宋太公拿出了事前准备好的,在前任官员手中办理好的文书,言宋江忤逆,早已将儿子逐出去籍,和宋太公已无关系。刘文远撺掇阎婆子,上县衙吵闹,并扬言,如果不公正判决,捉拿凶手,将去州府上告。知县无奈,只好派朱仝、雷横二位都头去宋家庄捉拿宋江。

二位都头带人来到宋家庄,公人在宋家庄稍稍搜了一下,没有宋江兄弟的影子。朱仝要雷横守住大门,自己再进去看看。朱仝径直“走入佛堂内去,把供床拖在一旁,揭起那片地板来。板底下有条索子,将索子头只一拽,铜铃一响,宋江从地窨子里钻将出来”。朱仝告诉宋江,这秘密是宋江曾经告诉他的,他要宋江赶快离开郓城县,免得夜长梦多。

二位都头离开宋家庄时,宋太公取出二十两纹银送给二位都头。两位都头为了笼络住下面人的心,将银子分给了下面的士兵。

公差走后,宋江与弟弟宋清,前往沧州横海郡投奔柴大官人柴进,临了,还念念不忘要等待朝廷大赦的那一天。

在柴进府中,宋江受到了柴进热情的招待。去小便时,不小心踩翻了一个火盆,把火炭洒在一个因患疟疾,在此烤火的汉子脸上。汉子大怒,抓住宋江就打。幸柴进赶来,喝住汉子。当柴进告诉这莽汉,此人就是及时雨宋江时,这莽汉纳头便拜。

此章中,作者以细腻的手法,勾勒出了封建社会官场上官官相护,栽赃陷害的黑暗场景。知县与公人们为了包庇宋江,把一个无辜的唐牛儿当作替死鬼,并用了大刑。“知县明知他不知情,一心要救宋江,只把他来勘问。且叫取一面枷来钉了,禁在牢中。”如果不是张文远三番五次来禀,说“现有的刀子是宋江的压衣刀,必须去拿宋江来对问,便有下落”,这个杀人凶案,肯定由无辜的唐牛儿当替死鬼无疑。也不管这张文远,是怀恨宋江杀了阎婆惜也罢,还是主持正义也罢,但他这的确是在禀公办案,绝对是无可指责的。

而朱仝前不久放走了犯下弥天大罪的晁盖,此次又放走犯有杀人罪的宋江,拿国家法度当儿戏,做人情。而宋江也是一样,在为犯下弥天大罪的晁盖报信时,还和这些劫匪相聚,完全是官匪一家。在宋江家中,不光宋太公为了免受连累,早做好和儿子宋江脱离父子关系的文书,并在家中特意建有地窖,以此逃避官府的追捕。施耐庵把一个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乱相,刻画得如此淋漓尽致,令人叫绝。

浅谈《水浒传》

(二十三)

景阳冈武松打虎

且说那莽汉听到此人是宋江时,纳头便拜。宋江得知,此人叫武松,清河县人。因与人争执,一时怒起,把人打昏迷了,当时以为打死了人,跑到柴进这儿来避难,已一年多了。后听到此人并没有死,准备返回老家,看望哥哥。因患了疟疾,故滞留在此。宋江十分喜欢这个气宇轩昂的弟弟。在武松返清河县时,不光赠送武松钱财,还和弟弟宋清一起,送了武松一程又一程,宋江的侠义,给武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武松这天来到了阳谷县地面,有一个酒店上面飘了一面酒旗,写上“三碗不过冈”的五个大字。原来这酒家的酒劲特别足,只喝三碗,平常人便会醉倒,故叫三碗不过冈。因为酒的味道太好了,好酒的武松不听店主的劝告,一连喝了十五大碗,随后提起哨棒,走出大门,还笑店家,“却不说‘三碗不过冈’ !”酒家赶过来挡住了武松,告诉他,前面景阳冈上出现了一只吊睛白额大虎,不知伤了多少人。武松认为这是店家是故意吓他,没好气地说:“你鸟子声!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

等到武松来到冈上的一山神庙时,见到了官府的告示,冈上有大虫伤人,过路行人必须在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防虎伤人。到此时,武松才相信酒家说的是真话。武松是个面子强过性命的人,刚才在酒家面前甩出了狠话,此时转回,面子放不下。因此大着胆向冈上走去。

此时的酒劲上来了,武松踉踉跄跄地走到一块大青石前,倒头待睡。只见一阵大风过后,一只吊晴白额大虎向他袭来。武松本能地跳了起来,酒也被吓醒了。武松一闪,躲过了老虎的攻击。老虎见没扑到人,又转身扑了过来。武松凭着身子的敏捷,一连躲过老虎几次攻击。瞅准当儿,用尽力气,对准老虎一哨棒。不想老虎打空了,哨棒劈在枯树上断成二截。武松丢掉哨棒,空手和老虎搏斗。武松看准档儿,揪住老虎脖颈处,用尽力气把老虎压在地上,用脚猛踢老虎的眼睛鼻子处,老虎的眼睛、鼻子、嘴巴里顿时全是鲜血。武松趁势压住老虎,用尽力气,把一只老虎活活地打死。

老虎打死了,武松不敢再过冈,缓缓地向冈下走去。

忽然,草丛中又蹦出了二只老虎。这下完了,武松想,自己力气已用尽,看来死期到了。不想老虎站了起来,原来是二个猎户。老虎伤人,县令命猎户限期把虎除掉,为此猎户们不知挨了多少板子。一听到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都把武松当成了神人。阳谷县令闻知,奖了武松一千贯钱。武松见猎户们因为了铲除虎患受罚,将一千贯钱全分给了众猎户。县令见武松如此义气,又有武艺,留下武松,在县中当了一名都头。

作者把武松打虎的细节描述得如此生动,其想象力真是海阔天空。

浅谈《水浒传》

(二十四)

王婆贪贿说风情

武松在景阳冈上打死一只白额吊睛大虎,阳谷县令爱其才将他留在阳谷县当都头。一天,武松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他,回头一看,正是自己的同胞哥哥武大郎。二人虽是一母同胞,武松身材魁梧,但哥哥武大却是身材矮小,相貌平平,还有个不雅的别名叫“三寸丁谷树皮”,为人老实本分,以卖炊饼为生。但他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叫潘金莲。此女本是一大户人家的使女,因大户老爷调戏她,潘金莲不从,还告诉了老爷的太太,使老爷大失面子。为报复这潘金莲,老爷将潘金莲嫁与了矮小丑陋的武大郎,武大郎倒是平白无故地得了个漂亮的老婆。有道是“一朵好花插在牛屎上”,潘金莲自不心甘,当地的浪荡子弟也因此常上武大郎家来骚扰。为避人骚扰,武大避居阳谷县。兄弟相见,互道了这一年多离别的相思苦,武松来到武大家。为照顾哥哥,武松从县里搬来和哥哥同住。潘金莲见武松一表堂堂,顿时心生邪念,多次用言语挑逗武松,被武松拒绝,并正言警告嫂子,激怒了潘金莲。武松也很生气,又搬回了县中居住。

也合该当有事,这天潘金莲用叉子去叉开那窗帘时,叉子没抓稳,掉了下去,正打在一个过路人头上。此人叫西门庆,是当地一个开药铺的,有些财产,常和官府人勾勾搭搭,当地人称他为“西门大官人”。西门庆样子倒还英俊,但品行却是很不端,见楼上掉下来的叉子,是从一个漂亮女人手中掉落的,他不但不生气,反而尽力和此女子拉近乎。潘金莲当然也会装笑脸道歉。这一幕,全被隔壁开茶楼的王婆看了个正着。心怀不轨的西门庆来到王婆茶楼,向王婆打听这女子的来历。正好,这潘金莲又是这王婆的干女儿。奸诈的王婆看透了西门庆的心思,当下和西门庆设下了局子,以要潘金莲为自己做衣服为名,把潘金莲约来茶馆,促成了潘金莲与西门庆的相会。一来二去,二人勾搭成奸。当然,王婆也在西门庆身上得到了不少好处。

从此,这对男女迷恋在这奸情中不能自拔,每天只等武大郎一出门,西门庆、潘金莲便来至王婆的茶楼,卿卿我我,好不快活。

俗语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二人的风流丑事,一下子传遍了街坊邻居,唯独只瞒了个武大郎。再说这儿有一个叫郓哥的小孩,靠买卖些新鲜水果,到附近酒店的客人中赚几个零钱,也因此常得到这西门大官人的一些小賞。这天为了找到西门大人得一些小赏,径直来到王婆的茶楼。为了不让这小子冲撞了西门庆与潘金莲的好事,被王婆挡在茶馆门外,不让这郓哥进门。不想郓哥在茶楼门口又吵又闹,并说:“直要我说出来,只怕卖炊饼的哥哥发作!”也正是这句话,戳中了这王婆的心病。气急败坏的王婆,狠狠地打了郓哥。郓哥打不过王婆,提着篮子,跑去找武大郎。也是郓哥这找武大郎,引发出以后一连串的命案来。

浅谈《水浒传》

(二十五)

淫妇药鸩武大郎

且说这郓哥挨了王婆的打,气不打一处来,索性将潘金莲与西门庆二人的丑事,全盘告诉了武大郎。武大郎一听大怒,立即准备去捉奸。还是这郓哥机灵,定下个计划,先由郓哥弄倒王婆,没有了王婆的阻挡,武大郎直接进茶楼捉奸。

第二天,郓哥故意找王婆吵闹昨天挨打之事,顺便将头一顶,想顶翻王婆,不想却把王婆顶在壁上。躲在一旁的武大郎见势,一下子跑进了茶楼。王婆见到了武大郎,想要阻挡,怎奈被郓哥死死地顶在壁上,脱不了身,只得大喊:“武大来也!”听到动静的潘金莲马上将门顶住,西门庆顺势钻进床下。武大郎在外将门擂得“嘭” “澎”作响。潘金莲见状,大骂西门庆平日里威风凛凛,此时却成了脓包,连个弱得不能再弱的武大郎也害怕。一语提醒了西门庆,开了门,对看武大郎胸前一脚,飞也似的跑了。可怜的武大郎,被踢得口吐鲜血,倒在地上。王婆帮着潘金莲,把武大郎弄回到自家的床上,武大郎伤在床上不能动弹。尽管武大郎伤得不能动弹,但潘金莲仍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去茶楼和西门庆鬼混。痛疼难忍的武大郎央求潘金莲,为自己买些膏药贴一贴,只要把伤治好,他可以不告诉弟弟武松。一说起武松,西门庆与潘金莲都感到一阵阵心惊,这可是一个惹不起的主。又是王婆给他俩出的主意:如果二人要想成长久夫妻,只有趁武松这时正出公差在外的当儿,用砒霜毒死武大郎。三人马上达成了共识,这个罪恶的计划就此形成,并付诸实施。

武大郎被杀害了,最大的障碍是团头何九叔,如果他在验尸时,看出武大郎是死于他杀怎么办?为了封住何九叔的嘴,西门庆找到了何九叔,给了何九叔一锭十两的银子。何九叔知其中必有蹊跷,但又不敢不收。他知道,这边他惹不起西门庆,那边他更惹不起都头武松。在验武大郎的尸体时,掀开武大郎身上的千秋幡的那会,何九叔忽然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在这儿,施耐庵以细腻的手笔,先描写武松拒绝潘金莲不正当的求爱,致使潘金莲对武松由爱生恨,当然这种怨恨也算到了武大郎头上。正在这当儿,又碰上了懂得风流,不知比武大郎强过多少倍的西门大官人。加上有了王婆的撮合,两人苟且之事也就顺理成章了。所有的事情都在有条不紊地发展,直到武大郎被杀。作者用神来之笔,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扣,把一个个活鲜鲜的人物及故事,完整地勾勒在读者的眼前。

浅谈《水浒传》

(二十六)

供人头武二郎设祭

何九叔这昏迷跌倒,是他装成的。因为他已看出了这武大郎不是正常死亡,是桩凶杀案。两边他都得罪不起,只能假装中邪昏倒。在武大郎火化时,有心计的九叔又悄悄地捡了二根殖骨,连同西门庆送给他的十两贿银包在一起,他知道,此事瞒不了武松。

武松去东京公干,来回已有四十余日。思念哥哥的武松,只等公事交割完毕,便风急火燎地赶到兄长家。武松一进门,见到的是兄长的灵位。武松强压心头的悲痛,细细询问前因后果。当知道是团头何九叔验的尸时,武松不再纠缠,直接找到何九叔。他把何九叔“请”到了一家小酒馆。酒过数杯,武松从腰间拔出一把尖刀插在桌子上,四周酒客吓得不敢向前,何九叔也吓得“面色青黄,不敢吐气”。武松说,冤有头,债有主,只要九叔说出真相,便不干九叔事。何九叔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殖骨和贿银,告诉武松,曾有一个叫郓哥的小孩和大郎一起捉过奸。武松和九叔一起找到了郓哥,问明情况后,武松给了郓哥五两银子,叫九叔和郓哥一起当个证人,来到县衙为兄鸣冤。怎奈县中一干人都与西门庆要好,故敷衍了事,当西门庆听闻武松在为兄鸣寃时,马上用钱财打点了县衙中一干人。知县受了好处,自然也就装聋作哑。武松知告状这条路已被堵死,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为兄报仇。这天,武松带领几个士兵,买上纸、笔、砚及酒肉、果类,来到兄长灵前,摆上供品,酒肉;把一干邻居请来,王婆及潘金莲也被请在内,名义上是答谢众人对哥哥的照顾。几杯酒后,武松掏出了明晃晃的刀子,叫大家一个都不许走,他决不会伤害大家,只请高邻们做个见证。并从中找了一个通文墨的人做记录,然后来到潘金莲和王婆面前,用刀顶住了潘金莲,逼她说出实情。并说“从实招了,我便饶你!”看到凶神恶煞的武松,对着明晃晃的尖刀,潘金莲哪见过这架式,早就吓软了。为了活命,便倒豆子般地全倒了出来。从如何在王婆的撺掇下和西门庆私通;武大郎被西门庆踢伤后,又是王婆的主意,用砒霜毒死了大郎。王婆见潘金莲全招了,也就只能招。武松叫二人在记录上画了押,四邻具上名,命士兵把王婆挷了,将潘金莲头割下,用布包好,请四邻稍等一下,自己出去就回。武松找到西门庆,将西门庆结果后,把两颗人头放在哥哥灵前,祭奠了哥哥,押着王婆子,到县衙自首。

在这章节中,施耐庵把一个快意恩仇的武松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他不光打虎,也杀人。犯完案后,又勇敢地投案自首。一个顶天立地、敢作敢当男子汉的形象,令读者无不敬佩。二年前,他和人争议,差点打死人而脚底抹油,逃之夭夭。今天为兄报仇,手刃仇人,他从不把法律世俗放在眼里,一切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哥哥武大郎固然是一个受害者,但嫂嫂潘金莲何尝不是。她聪明美丽,因为不想成为男主人的玩物,而被男主人嫁给了一个人不人鬼不鬼的武大郎。不平等的婚姻,更激起了她对幸福的渴望。见到气宇轩昂的小叔子,便想从小叔子身上得到她没能得到的爱;碰上了风流倜傥的西门大官人,爱情的激情自然会喷涌而出。当然不能容忍潘金莲残忍地剥夺别人生命的手段,但潘金莲之所以变成罪犯,完全是黑暗的封建制度,把一个聪明美丽,并有性格的潘金莲逼成罪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