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女儿所学的电影导演专业,注定了我与电影的不解之缘。

怎么与电影制片人打交道(我与电影一)(1)

01

2014年夏天,在美读研的女儿,临时决定要利用暑假回家乡武汉,第一次尝试拍自编自导的短片《江上》,反映武汉的码头文化、市井生活。

由于时间紧,让我提前帮她找适合拍摄的江边码头,回来再进行确认。

后来才知道,这活,行话叫探景,学名称外联制片。

第一次尝试,觉得有趣,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了解不同的武汉码头特色,最关键的是,能检验我的实操能力。

02

于是,先从所住的青山区码头开始打探。

小时候到汉口必乘的蒋家墩码头,我最熟悉,可惜早已荡然无存。那就到最偏僻的青山镇码头,瞧瞧。

一天周末的下午,我一个人乘215公交车再转乘20路到青山镇站,步行约10分钟,来到荒凉寂寂的青山镇货运码头。

见周围只有两三只货船停靠在此,悄无一人,如风平浪静的江面。我便沿着江边往西走,途中稀稀疏疏遇见了两三人,向他们打听,都不知道此船由谁负责。

又往西走了几百米,见茂密的树林里,有一个小卖部,里面坐着几个正在抽烟的男士。

我探头进去,说明来意,老板娘听见后,从屋里出来,满脸笑意,指着一位和善稳重的中年男士对我说:

“怎么找到这里来了?你今天真是有火(武汉话,有运气),正好碰到了丁船长,你问他就行了。”

我一边与丁船长打招呼,一边在店里买了2包烟,给大家撒上。

丁船长吸了一口烟,很直爽地说,青山码头不认识人,这里也没有人气。我在王家巷码头*号船当船长,如果需要,可以提供方便。

我顿时激动不已,点头如捣蒜,连声说谢谢、谢谢。

“莫客气,都是当家长的,孩子干点事,不容易!”

留下联系电话后,我又返回码头,想确认晚上的照明情况。

此时夕阳正在下沉,天空渐渐灰暗下来,码头上已出现零零星星的灯,江对岸则是漆黑一片。

显然这个码头不适合,我便打道回府。

接着又抽了半天时间,到武昌沿线的铁机码头、徐家棚码头、月亮湾码头、大东门码头等转了一圈,都不符合要求。

03

有天丁班长当班,我和他约好在王家巷码头碰头,他很热情地带我在船上船下转了转,并介绍了周边的情况。

我将收集的信息反馈给女儿,她说大船可以,旁边还需要一条能住人的小船(划子)。

我又联系了丁船长:“那得去集家嘴码头看看。”

到了那里,还真看见了几艘小船,我兴奋极了。

04

暑期不期而至,女儿带着以色列摄影师同学,从美国飞回北京,再与北京几个朋友汇合,一起回汉。

第一步就是探景,我带他们直奔汉口集家嘴码头。

摄影师说,小船的外形倒是挺合适,但室内空间太狭小,摄影机无法正常工作。

我们只有开车继续沿江堤寻找。开到古田一路附近的汉江边,忽然看见宽阔的江面上,停靠了两艘装沙子的货船,旁边还有一艘小船。

顿时,大家惊呼起来。赶紧停下车,往岸边跑,跳上大、小船,反复测量、考察……

最终,女儿激动地拍拍我的肩膀:“妈,就定在这里了,周围环境也好,剩下的就靠你了!”

其实他们在探景时,我就已经打听了,货船每天要运输沙子到工地,不能随便租用。

第一次做外联,虽然是临时的,可关键时候不能掉链子,我思量着,必须把它拿下。回家后便发动亲友,四处打探,顺藤摸瓜,最终成功地租下了大小两条船。

时间定在7月21日下午3点至第二天早上6点,我像一名安保员,全程参与,一夜未合眼。好在有细细低低的蝉鸣,微微的江风和几颗耀眼的星星陪伴。

对了,晚上还免费请来了20多个群演,自然少不了我。

不知不觉中,我又兼顾起生活制片人、群演、出品人等多重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