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巴林的市场,会看到各种水果琳琅满目。但,要是问摊主老板,“巴林当地有什么水果时?”他可能只会指着摊上的椰枣。

是的。巴林本土产的水果很少。这个被誉为“百万棕榈树”的国家,椰枣可能是最能拿得出手的水果了。

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吗(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1)

巴林当地人正在收获成熟的棕榈果

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巴林盛产的椰枣和水果有哪些吧。

二十多种椰枣品种,名副其实的百万棕榈树之国

巴林如同其名字一样,在国人的印象中是个存在感很小的国家。

的确,它非常小,小到连香港的面积都不及 。

以至于在开采石油之前,整个国土布满了棕榈树,还曾被誉“百万棕榈树之国”。这里种植了至少20多种棕榈树,相应椰枣也有着20多个品种。

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吗(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2)

棕榈树曾广泛分布在巴林的土地上

椰枣属于棕榈科,和椰子是亲近。

棕榈树上的果实变化多样,成熟时的椰枣果会有棕色、红色或黑色的颜色,果肉甜而粘。

但对于国人来说,多数只吃到过晾干的椰枣。其实,新鲜成熟的椰枣,也可以生吃,而且其甜度非常高。

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吗(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3)

巴林棕榈树上的椰枣果

在巴林,你可以在水果摊上看到,有很多种椰枣出售。有一串串成束的,或被摘下,单颗单颗的售卖的。

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吗(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4)

美卓枣晾干后的样子

在巴林最常见的椰枣品种是美卓枣。这种椰枣成熟后会非常大,果实大小接近于我国的红枣。

椭圆形的果实,新鲜时成红色,晾晒干后呈红褐色,果皮微皱,果肉粘而稠,不论外观和口感皆和我国晒干的红枣十分近似,估计这也是“椰枣”得名的原因。

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吗(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5)

像葡萄果一样的阿萨伊椰枣

阿萨伊椰枣是另一种常见的品种,新鲜的果实,像一串串葡萄挂在树上。

相比美卓枣,阿萨伊椰枣外形偏圆形,而且成簇成簇的结果,一串果实便有500-900颗左右,可谓产量惊人。

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吗(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6)

PINDO椰枣有些像未成熟的柿子

PINDO椰枣也是另一种非常具有特点的品种,因为成熟时它的果实为黄色或橙色,和其他椰枣色彩上有卓明显的区分。

另外,其果胶含量非常高,又被称为果冻椰枣,也真的可以用于制作果冻等食物。它吃起来有些像香蕉和菠萝的混合体,带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吗(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7)

桃棕榈果有着桃子一样的外形

三角形的桃棕榈果,则是另一种在外观上有着明显区别的果实。

因为三角形的果实,在众多椰枣品种中,很容易被识别出来,一大束的桃棕榈果,可以重达26斤。

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吗(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8)

一看外观就知道油脂含量很高的油棕榈果

最后一种不得不提的,则是油棕榈果。

顾名思义,油棕榈果有着极高的油脂含量,平均每一百斤果实可以产出高达22斤的食用油,这也是它可以遍布在巴林以及全球各个热带地区的原因。

除了上述椰枣品种外,巴林还分布着槟榔棕榈果、锯棕榈果、蛇棕榈果等很多种品种。

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吗(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9)

巴林当地的一些其他棕榈果

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吗(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10)

巴林产的小众棕榈果

但是,以前的“百万棕榈之国”,正逐渐变得“名不副实”。

正在减少的棕榈树,让巴林可能有一天所有水果都会进口

巴林的气候终年高温、干燥,而且国土上92%的土地都是沙漠。

和科威特一样,这里并不适合很多水果的种植,虽然巴林农业部发布过一篇,关于巴林可以出产的很多种水果清单,其中包括了冷温带地区的水果:包括香蕉、芒果、梨、樱桃和李子;暖温带地区的水果:包括葡萄、橄榄、杏、苹果、杏仁…… 热带水果:如香蕉、芒果、椰子树、可可等;亚热带水果:棕榈、柑橘类水果、番石榴、橄榄等,均可在巴林生长,但仅2%的耕地面积,和高昂的农业种植成本,都限制了巴林种植水果的可能性。

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吗(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11)

除了棕榈果,木瓜是当地最多的水果

虽然上述水果,在巴林并不适合很多种水果的生长,却是棕榈树生长的理想环境。

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吗(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12)

这棵黑棕榈树为雕塑,以纪念被砍伐的棕榈树

但,自从1933年发现石油之后,巴林成为海湾地区最早开采石油的国家,而且巴林还是海湾地区的金融中心。

城市化急速扩张和石油开发,让当地人不得不舍去棕榈树,以换取经济发展。

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吗(9成以上土地是沙漠)(13)

巴林的水果超市

或许有一天,你去到巴林,再问水果摊主,哪一种水果是巴林本地产的话,他可能只能摇摇头、摆摆手了。

结尾:

巴林是一个并不适合水果生长的地方。但因为国土下大量的石油储藏,让他们根本不需要种植水果。毕竟,全球一体化可以让巴林人吃到全球各个地方的进口水果。

只是,如果连棕榈果这一当地特有的品种,也需要进口的话,“百万棕榈之国”将不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