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突变波涛涌(风云突变波涛涌)(1)

风云突变波涛涌(风云突变波涛涌)(2)

1927年是党史、国史、军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是中国革命的分水岭。这一年风云变幻,从年初到年尾,从南方到北方,发生了许多影响中国未来的大事件。这一年,北伐军势如破竹,战果赫赫;这一年,蒋汪集团背叛革命,血雨腥风;这一年,共产党人奋起反抗,武装起义;这一年,毛泽东勇闯新路,引兵井冈。回首1927,中国革命经历了大革命、大屠杀、大起义,实现了由国民革命向土地革命的伟大转折。

1927年1月初,北伐战争把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烈火从广州烧到长江流域。3月2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打败军阀部队,占领上海,迎接北伐军进城。3月26日,蒋介石进入上海。至此,长江以南的地区完全为北伐军占领。北伐军10个多月时间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北伐军所到之处,军阀统治被推翻,工农运动如火如荼,规模空前。在工农运动的大潮下,1927年2月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这是近百年来中国反帝外交斗争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

风云突变波涛涌(风云突变波涛涌)(3)

但共产党和国民党,是性质和宗旨完全不同的两个政党,党内合作的不平等为大革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面对日益发展壮大的工农运动,蒋介石一方面不愿意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分享权力,另一方面又担心工农运动损害自身利益,必然会在掌握大权后镇压工农运动。3月,北伐军在江西战场取得决定性胜利后,蒋介石的反共面目日益显露,赣州总工会委员长、共产党员陈赞贤,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他指使杀害的,陈赞贤是第一个牺牲在国民党反动派屠刀下的共产党人。

蒋介石选择充当新军阀、买办集团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代理人,悍然叛变革命“清党”;汪精卫打破共产国际和陈独秀的讨蒋幻想,撕下假左派面具“分共”,蒋汪集团先后对曾经给予他们巨大帮助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1927年春夏,烽烟四起,血流成河,猝不及防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

大革命失败,客观上是由于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资产阶级发生严重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分化、蒋汪集团投入反革命阵营。主观上是由于这一时期的党还处在幼年,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缺乏经验,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没有深刻的认识,缺乏应对复杂局势的政治经验,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难以摆脱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出现了右倾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致使党在危急时刻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但这场失败了的革命,又是未来胜利了的革命的一次演习,我们党积累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也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准备了必要条件。

风云突变波涛涌(风云突变波涛涌)(4)

面对凶狠强大的敌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彭德怀、贺龙、郭沫若、徐特立等在白色恐怖下毅然入党,这些优秀共产党人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主心骨作用。

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指示,中共中央改组,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组成中央临时常委会,陈独秀停职。7月15日,汪精卫不顾宋庆龄等左派的坚决反对,悍然“分共”“清党”。极端凶险之际,中央临时常委会果断决定了三件大事: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发动武装起义;组织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农民发动秋收起义;召集中央紧急会议讨论决定大革命失败后的新方针。

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着重批评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央所犯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正确方针,选举出以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进行自我革命,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纠正自身错误,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深刻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在会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风云突变波涛涌(风云突变波涛涌)(5)

8月1日凌晨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2万多名颈扎红领带、臂绑白毛巾的起义将士,以“山河统一”为口令,打响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10月21日,朱德、陈毅率800余人部队来到江西安远天心圩,此时部队军心动摇,有溃散的危险。次日傍晚,朱德在排长以上军官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黑暗是暂时的,要革命的跟我走,中国也会有个“1917”年的,革命一定会成功!”信念坚定的话语点燃了战士们的斗志,稳住了军心。朱德接着领导部队开展了“赣南三整”(天心圩整顿、大余整编、上堡整训),在部队建立党支部,实现党对军队的全面领导,为保住革命火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到1927年底,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发动起义,这些起义,一部分很快就失败了,一部分坚持了下来。能坚持下来的地区,大多处在数省边界、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偏僻山区,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血的教训证明,简单复制俄国十月革命模式,不适合中国革命的实际。肩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探索一条新的革命道路。

风云突变波涛涌(风云突变波涛涌)(6)

9月29日,起义军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毛泽东在这里进行了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于一体的“三湾改编”。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茨坪,开启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井冈山的意义,不仅仅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薄弱的地区发展革命,更重要的是找到了通过土地革命,动员农民阶级加入到中国革命队伍中来,并成为其中的主力军,让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得以燎原。无产阶级领导农民阶级,构成了中国最强大的政治力量,这股力量,远比当时中共其他领导人所渴望的苏联援助更强大,足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和最广大的人民站在一起,为最广大的人民谋利益,这就是井冈山道路越走越宽阔,中国革命在毛泽东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全部秘诀。

记者:雷茜 整理

图:网络

,